:::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到圖書館讀書兼看展:國立臺灣圖書館的原住民族主題特展 時事快遞 45 2020/12

文/王鵬惠

王鵬惠

《原住民族文獻》特約學術專員

 

  喜歡參觀原住民族歷史文化展覽的觀眾,除了可至博物館參訪之外,圖書館策畫的主題展亦不容小覷。

  坐落在新北市中和區的國立臺灣圖書館,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圖書館,典藏大量珍貴古籍,歷經日治時期到戰後多次組織變革與移地擴建,館內的臺灣學研究中心是臺灣研究的重要寶庫。其實,除了圖書典藏之外,該館經常策畫大大小小各式主題展,關於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特展,經常出現在各個樓層展區,供讀者在掩卷休憩時,也能起身舒展筋骨,參觀館方精心策畫的內容。

  從2020年9月1日起推出的「『原』來如此—館藏舊籍原住民族類書展」,是該館珍藏的原住民族相關典藏之集大成,展示內容包括荷西時期原住民族的「教化」、新港文書、清治時期的原住民族統治、《采風圖合卷》中的原民圖繪、清治時期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日治時期「理蕃」政策、戰後原住民族改稱「山地同胞」,及推動「山地平地化」政策等。史料、典籍、文物一字攤開,讓觀眾一窺原住民族在四百年歷史中的身影與境遇(圖1、2)。

  

P079_0001

圖1 「『原』來如此—館藏舊籍原住民族類書展」主題看板
(圖片來源:王鵬惠攝,2020/11/1)

  

P079_0002

圖2 「『原』來如此—館藏舊籍原住民族類書展」介紹看板與書籍展櫃
(圖片來源:王鵬惠攝,2020/11/1)

  

  該館對於原住民運動的關注,反映在2019年12月與原民會合辦之「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巨幅垂掛黃底紅字的「臺灣原住民族」布條,在熙來攘往的一樓大廳格外搶眼。從1980年代開始出現的原運,以文字、史料、照片陳列在展場,現場還播放相關人士回顧原運的訪談影片,讓觀眾認識原住民族爭取權利的艱辛過程,及正名運動的深刻涵義(圖3)。

  館方還與學校合作推出「采風新繹—臺灣古地圖與風俗風物教育特展」,以新媒體技術結合創意教具,為《臺灣番社圖》與《六十七兩采風圖》這些典籍賦予新生命(圖4)。「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介紹排灣族獨特的手文文化,內容包含耆老珍貴影像、採訪影片、刺文工具、手文圖案說明及木雕刺文人像等(圖5)。2020年10月展出「拿麼厲害:Macaqu/Malmananu/Matamasaz」,這個標題是當代原住民對族人成就稱許與肯定的讚嘆詞,介紹多位在各領域表現傑出的原住民,還有獨特的「部落紅榜」文化,展現原住民的幽默語言(圖6)。作為一座圖書館,館方也經常推出原住民族主題書展,寄望藉精選主題書讓民眾了各族歷史典故,尊重傳統文化。

  圖書曾是民眾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隨著傳播形式多元化,現在的圖書館不只提供圖書、影音資料供讀者觀覽,還兼主題策展,以具體展示強化歷史文化的臨場感,擴展讀者獲取知識的另類管道。圖書館的職責顯然更加任重道遠了。

  

P080_0002

圖3 「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周年主題特展」主題看板與展示文物
(圖片來源:王鵬惠攝,2020/1/12)

  

P081_0001

圖4 「采風新繹─臺灣古地圖與風俗風物教育特展」展示內容
(圖片來源:王鵬惠攝,2020/6/16)

  

P081_0002

圖5 「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主題看板
(圖片來源:王鵬惠攝,2020/7/22)

  

P081_0003

圖6 「拿麼厲害:Macaqu/ Malmananu/Matamasaz」主題看板與人物介紹
(圖片來源:王鵬惠攝,20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