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結成海洋連理
本期專題
第44期
2020/11
文/謝世忠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第四世界概念出現迄今50年,它是悲情和力量的雙重組合,前者凸顯了全球原住民族共同承受的跨世紀苦難,後者則藉此凝聚大家共謀族群文化的重新亮眼,並確保世世代代立足於世。第四世界是一永不歇息的全球原住民族積極與世界對話的超大型社會運動。本期專題標示出此一概念,然後開放臺灣作者們發揮,終而匯集了6篇專文,成就出刊物本土與世界連結的特定理想。
從探討的範疇觀之,我們有最巨觀的原住民族在代表性國際組織中的半或類立法發展史描述(高德義),和略次於此之中型規模觀察角度的北美印地安原住民法政制度經驗討論(謝育恩)。然後,就是南島語族區域的一國一國例子,從與臺灣距離近遠立場來看,分別為北菲律賓(王瑄、陳明揚、賴澤志、羅永清)、中菲律賓(官大偉)、紐西蘭(鄭宇荃)、以及斐濟(施雄偉)。高文與謝文的結語均趨近正面樂觀,全球性的原民未來理當如2007年聯合國原民權利宣言所承諾,而紐國一步步回歸原初條約的履行,毛利族人讓世界聽得見的寬闊聲音,就是明證。屏東大學與政治大學一南一北,陸續和菲國建立學術機制與草根文化的密切關係,傳達了各項驚豔式的交流成績,外加施文顯現出的排灣企業輝煌紀錄,它們無疑為高和謝的希望論述,注下一劑強心針。原住民族前景光明。
其實,臺灣的南島連線,過去十幾二十年間,多半就是跨過東南亞,而遠眺大洋洲和南太平洋,也就是本專題文章的斐濟和紐西蘭範圍。換句話說,紐西蘭一直是原民政策與生活實踐的典範,臺灣早已充分參考,因此,鄭文的產出,可說是臺紐原民綿密關係的一項紀錄,文中清楚寫出白人政府與人民誠心處理毛利權益的歷程,當然,文章的刊出,又增添了一筆跟先進者學習的知識。施文屬報導文學文類,作者和家人的下山、入城、出國、跳島、環球、回臺、上山、返家等一連串精采人生記實,坐實了一名成功企業家的原民榜樣。而與他共舞者,正是我們的南島老朋友:斐濟。
與東太平洋和紐西蘭延續往來,那是臺灣原民對外的「正常」事務,畢竟早有豐碩成果。那麼,島嶼東南亞的陌生南島地域又如何?那裡多數業已伊斯蘭化或天主教國教化,因此,欲以傳統南島樣態打入,並不容易。但是,政大官教授和屏大羅教授團隊,真正做到了結交新朋友的目標。這個交友可不是泛泛一般,它造就了許多新生代學術夥伴,也踏實地讓優質學者有了更多學術反思的機會。記得這份友誼必須是終身維護,人類學與民族學的田野終身屬性就是如此,屆時它的情誼光芒必會四射,以至於人人皆曉,典範於第四世界。那麼,高文和謝文的宏觀理想未來架構,當又次獲得肯認。
本期專題能有諸多賜稿,而且全數是新穎報告或創意書寫,我們深覺有幸,刊物文類多元並置,資深與年輕、學術與從商、機構與個人、山地與平地、法約與生活等等,大家匯集說法,相對性與協調性者均備,一起努力,持續牽繫第四世界,搭建不間斷的海洋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