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撒奇萊雅族的服飾 老照片講古 42 2020/09

文/方兆鴻

方兆鴻

新樣工作室 研究人員

 

 

   臺灣原住民族現有16族。撒奇萊雅族在2007年1月17日正名成功,並且正式脫離阿美族成為臺灣原住民族第13族。

  撒奇萊雅族世居花蓮奇萊平原,範圍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的平原地區,即是現今的花蓮市一帶。在文獻史料中甚少有較為詳細的紀錄,日治時期也將其列為阿美族,因此在傳統服飾中,族人也已不復記憶。現今所見之服飾樣式則是撒奇萊雅族正名運動先驅,帝瓦伊.撒耘之子,督固.撒耘先生將成田武司於1912年所著之《臺灣生蕃種族寫真帖》中的奇萊地區阿美族照片提供予吳秀梅女士作為婦女服飾參考而來。吳秀梅女士除了本身為撒奇萊雅族人以外,不僅是服裝設計師也有設計過噶瑪蘭族服飾的經驗,由於本身的使命感,加上被認為祖靈所挑中的人選,因此參與了族服的設計。1

 

P087_0001

圖1 奇萊地區阿美族
圖片來源:成田武司 1912:16。

 

  在督固.撒耘挑選參考資料的過程中,從許多文獻中排除掉具有阿美族服飾的特色照片之後才選定本張,又考慮到本張照片拍攝地點就在現今的花蓮市,因此認為這個服裝或許有可能就是撒奇萊雅族所穿著的。本張照片可能也是唯一一張最清楚且具代表性的,關於撒奇萊雅族服飾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看見族人在廣場上彼此牽手圍成內外兩圈的圓舞,外圈幾乎為女性,且外圈的女子,身上最外層穿著有如長袍般的服飾,在長袍的下方露出長裙(族語為sukun)下襬,可以觀察到長裙下襬為橫向的布條裝飾,並且頭上穿戴華麗且頭帶垂墜及腰的頭飾,兩腿再包裹護腳布(族語為saliput),亦可見有女子外衣穿著如長背心的樣式,上述的服飾內容與現今所見之婦女服飾款式幾乎相同。至於男子服飾則由曾任原民會撒奇萊雅族族群委員的撒韵.武荖提供繪圖檔予吳秀梅女士製作。而吳秀梅女士參與設計的服飾尚有青壯年男子頭飾(族語為buut)、文化袋(族語稱為alubu)及少男少女服飾。

  由於撒奇萊雅族也有年齡階層,因此之後的服飾設計上又區分為頭目、長老、年輕長老、青年、青少年及兒童的款式,女子則分為成熟婦女及未婚女子等等,而各部落又有部分樣式上的差距。雖然服裝樣式繁多,但服飾上的色彩皆是相同。由於史料照片上無法觀察到顏色僅能區分深淺,因此有關色彩的部分,是再透過族人討論而決定並再賦予其意義。該族服飾色彩上分別以「土金」、「暗紅」兩色作為主色。土金色代表土地,暗紅色代表血液。另以其他五種色彩作為輔色,由於族人長期與阿美族人居住,因此以「藏青色」代表對於阿美族的紀念、「綠色」代表刺竹及年齡階層、「黑色」代表部落及祖靈、「山棕色」代表祖先逃難腳踩泥濘,象徵吃苦之意,然後以「白色」代表眼淚。至於服飾上的一些珠飾,則是有代表逃難中沾染到的樹葉、樹枝等等含意。所謂逃難及眼淚係指清治時期因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族人遭到屠殺,倖存的族人逃至阿美族部落隱姓埋名與阿美族人一起生活之事件。

  文化袋(或情人袋,族語稱為alubu),類似阿美族的背袋,本張照片並未顯示,但目前也已是撒奇萊雅族重要的服飾配件。製作之初,因族人已習慣了花蓮阿美族的方形背袋,因此款式上亦製作成方形,以藏青色為底色,背帶上有五片白色布條,分別代表撒固兒、磯崎、水漣、馬立雲、新城五個部落,然後再以土金色的肩飾帶將之串聯,象徵以土地串連各部落之意。至於袋面上的圓形與三角形圖案則是來自於族中的神話故事。

  撒奇萊雅族重製後的族服設計構想主要係提醒族人勿忘過往加禮宛事件的慘痛歷史,立族精神,並要做到敬神、勤奮、自愛、愛人的責任,且有各部落團結一心之意。此種賦予多種意涵的服飾,在臺灣原住民族當中,可能也僅見於撒奇萊雅族。

 

附註

[1]根據作者2017年與督固.撒耘先生及吳秀梅女士之訪談。

 

引用書目

成田武司

1912 《台灣生蕃種族寫真帖》。臺北:成田寫真製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