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原住民族衝突與和解 本期專題 41 2019/12

文/本刊編輯部

 

基於臺灣原住民族因受到歷代不同政權統治和壓迫,土地、傳統領域與自然資源遭受剝奪,及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導致無法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行使發展權,蔡英文總統於201681日的「原住民族日」,代表政府公開向原住民族道歉,並宣布成立「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設置土地、文化、語言、歷史、和解等五個小組,進行歷史真相的釐清,使臺灣繼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等國際轉型正義的反省聲浪之後,成為第一個由國家元首代表歷代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的亞洲國家。

 

道歉文中運用泰雅語的「sbalay」,字義為「追求真相」,引申為「和解」之義,通常展現為一個儀式,但更重要的是促成儀式的社會過程,不論造成傷害或是被傷害者,在此過程中都應有機會提出他們自己的說法,彼此驗證並尋求共識理解。原住民族各族面對衝突時,皆有其不同的和解方式,致使其社會繼續保持和諧共存。透過瞭解各族和解文化的多元形式,亦可試圖尋找原住民族與政府及臺灣社會不同族群之間可行的和解途徑。

 

本期專題先初步探究臺灣原住民族和解習慣與規範,透過文獻資料彙整及田野訪談調查,整理各族群和解習慣相關詞彙和處理衝突之和解方式,並提出符合當今各族群認可的和解管道建議。接著以羅妹號事件和其後的南岬之盟為著眼點,重點放在事件的主角─龜仔律(甪)社,結合考古資料進行不同視角的探討,究竟是誰的衝突?誰的和解?而轉型正義視野中的鄭成功銅像又是如何?另由生態思維切入,延伸至由原住民族狩獵文化得到的啟示,思考衝突與生存的課題。此外,追溯西拉雅族後人之母親口述資料與文獻資料,嘗試呈現臺灣經歷清國、日本及國民黨政府三個殖民統治時期的平埔族群樣貌,並回應當今臺灣政府提出的平埔族群相關政策。最後,藉由老照片,從高雄市拉瓦克迫遷案來看都市部落的生成與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