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原住民生命史
本期專題
第40期
2019/12
文/本刊編輯部
自1960年代起,在工業化與資本主義的浪潮下,都會地區工商業工作需求量增加,為尋求就業機會,因此大量原住民自原鄉遷徙至都會區生活,為都市的發展建設付出勞力,甚至付出生命。他們有的從事高風險的礦工、有的從事遠洋漁業,也有從事營建業粗重的工地工作,或因建教合作到紡織廠工作、學習美髮等。
然而,2000年之後臺灣產業結構轉變,現已有多半都市原住民從事服務業,進入後工業時代,這群原住民族與上一代其實存在著勞動生命史世代差異。而隨著原住民大量移居都會地區生活,都市原住民族人口數逐年增加,按2019年9月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都會區原住民族人口數已占原住民族總人口數約四成七,按比例來看,又以桃園市、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四大城市居多。因此,愈加需要關照都市與原鄉的連結與互動,且積極正視都市原住民之需求與權益,包括經濟、健康、文化、居住、社會歧視等議題,以及當代都市原住民青年或青少年面臨到的認同議題。
本期專題先以對都市原住民田野實作與生命史研究,提出個人經驗分享以供讀者參考;再由身為都原第二代青年,探討都市原住民的健康議題,嘗試釐清、反思長輩們「被迫遷徙」的歷史遭遇,目前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又將從何而去?宗教方面,也以一貫道為例,來探索都市布農族當代宗教信仰生命歷程。而有關「家」的觀念,將討論國宅帶來的特殊制度條件與物質基礎,如何與當代阿美族人的「家」相互共構。此外,1970年代的原住民青年遭遇迫害與打壓,反抗後的結果為何?北投保德宮和凱達格蘭潘姓家族之間,關於番仔王爺信仰中的原漢互動關係與發展又是如何?最後,藉由老照片講古,述說都市原住民一路走來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