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撫墾署的階段性任務 文物掌故 39 2019/10

文/王學新

王學新

王學新

現任臺灣文獻館研究員。曾習日文及歷史,尤愛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曾專注於總督府檔案翻譯,並旁及臺灣史及原住民的研究,目前對於幸福科學頗感興趣,希望理解歷史上人類追求幸福的過程與結果。


荷治時期(1624~1662)荷蘭人對待平地原住民極盡剝削之能事,但包裹著宗教的糖衣,再加上明鄭時期(1662~1683)遭當局屠戮虐待過甚,以致平地原住民厭惡漢人並幻想自己是荷蘭族,且對後來到臺灣的西洋人都抱持好感。如186511月英國探險家必麒麟(W. A. Pickering)到臺南探訪平埔族及高山族時,一平埔族老婦人對他說:

你們白種人是我們的親戚。你們不屬於那個邪惡的剃頭的民族中國人。可是你們究竟是哪一種人呢?啊!多少年來你們一直遠離開我們,到了現在,當我們的眼力昏花,快要死去的時候,我們的兩隻老眼睛才得以看到我們的『紅毛親戚』。(吳明遠譯,195960

可見平埔族一直受漢人虐待並盼望「紅毛親戚」來拯救他們。


日治初期總督府於各地設置撫墾署專管安撫原住民及山地拓墾事務,而當時又有一重要目的,即當時日方正與漢人激烈戰鬥,因而欲與原住民建立良好關係,以避免腹背受敵。本文即描述此時期內原住民對日本人的印象。1896年新竹五指山附近原住民對日本官員表達其意見於下:

我們平時看到清國政府及其人民等頻頻侵入我領域內,擅自從事樟腦製造等,而充斥憤懣之念。現在日本大人等來到本地,並親自頒賜訓諭,實在不勝歡喜之至。尤其是大人的頭髮都與我們相同,而更加激起我們親愛尊敬之心。我們的社內及其他社內到現在仍然還有疑懼之念,不敢迅速來本所面見大人。我們將逐一傳達訓諭。且將來若有公事,只要發布召集命令,就會一同前來。(臺灣總督府編,1896825日)

當時漢人留辮子,而日本人剪短髮,與原住民散髮不綁辮子的情形類似。由於辮子為漢人的象徵,因此也成為壞人的象徵。相對的,不綁辮子就被視為好人。又據新竹大湖方面原住民所言:

聽祖先說古時候有兄弟兩人,哥哥識字,明辨事理,但是弟弟無知識、充滿暴戾,因此他的父親大怒,最後把他趕出去。而我們蕃人的祖先就是弟弟的後裔。到現在仍然衣食只能充飢蔽體,且不識文字,實在不堪汗顏。(臺灣總督府編,189856日)

也就是說,原住民認為日本人就是古代他們祖先的哥哥的後代。當時山地原住民多半認為:「我們蕃人與日本人有同樣的國土及祖先,回到日本的是大人的祖先,留在臺灣的是我們的祖先。」(臺灣總督府編,18971014日)因此日據初期不論平地原住民(熟蕃)或是山地原住民(生蕃)都對日本人有著親切感,像是久經分離的同胞一般。林圯埔撫墾署員也認為:

原本蕃人一直對日本人有良好的感覺,這是因為他們一向厭惡輕視清國人,以及有著日本人與蕃人有同一祖先的觀念。於是他們每次見到日本人就常自己拍胸表示彼此是兄弟。若日本人也拍胸回應時,他們會呈現極度歡喜的模樣。此為各社蕃人之常態。(臺灣總督府編,18971110日:182-183

因此,明治291896)年5月宣布設置11處撫墾署後,撫墾署便成為專管原住民的機關。由於承接下原住民厭漢親日的歷史緣故,撫墾署想必會與原住民維繫良好的關係致而政策推行也必定順心如意了。其實未必。因為凡涉及原漢事務時,撫墾署若偏袒一方時必遭批評。這些事務以開墾製腦居多。如東勢角及大湖撫墾署轄內漢人遭受嚴重蕃害,認為日本人保護原住民太過,而感不悅,並希望日軍討伐蕃地。(臺灣總督府編,18971006日:36


明治30年(1897421日召開撫墾署長會議,22日下午討論諮詢案第七項「樟腦製造業者與蕃人之關係如何」?各撫墾署表達意見如下。(見圖1

 

圖1:撫墾署長諮問會筆記。(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編,1897年9年17日:262-267)

1:撫墾署長諮問會筆記。(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編,1897917日:262-267

 

大湖撫墾署?山清利表示轄內業者常不願贈與充分物品,原住民也不易同意,以致和約甚少達成。但即使已訂好和約者由於懼怕危險也不敢輕易入山。且撫墾署不宜牽涉到締結和約之事。一旦撫墾署涉入和約之事

時,原住民就會拿日本人跟外國人相比,由於以前外國人贈與多量物品,故日本人若贈與較少時,原住民會說閒話。因此,撫墾署並不涉及和約之事。只是凡欲訂和約者,須先獲撫墾署許可,並在署員面前締結而已。


五指山撫墾署長山口義耀表示該地方大致由製腦者與原住民自行交涉後進行,但亦有未獲原住民同意而逕行製腦者,如此自然遭到殺害。


叭哩沙撫墾署長小野三郎認為該方面由製腦業者透過通事與原住民交涉,贈與物品後締結和約。撫墾署也儘量不涉入,一旦涉入就會產生許多弊端。


埔里社撫墾署長檜山鐵三郎表示尚未遭遇製腦業者與原住民糾紛之事。但認為若要制定一定的制度,則無論公私都會造成困難,不如隨著撫育上之必要,而採取臨機處置之方式。


東勢角撫墾署長越智元雄表示轄內業者欲製腦時須先贈與原住民物品,獲彼同意後,始成立和約。雙方於談判時常因贈品數量而爭論,以致無法達成協議。撫墾署認為若放任不顧時絕非上策,故仍隨時密切注意。


撫墾署認為和約所須贈與之物品並不多。但締結和約後,原住民出來時要花費的宴饗費卻甚為龐大,但依其地方而有差異。即原住民常出來的地方所須花費之費用就跟著龐大。


越智署長又提及罩蘭庄有12村,其中4村撤去舊隘勇後遭原住民襲擊,幾乎有80戶不知去向。罩蘭庄人民雖欲和平,但要求撫墾署居間調停。至於罩蘭庄為何遭到如此殘酷襲擊,?是以前該庄人無故殺害原住民所致。(臺灣總督府編,190211日)這種仇恨深重難以化解。是故撫墾署必須涉入。但和約締結後依舊有暴行發生,此多半是沒有制定罰則的緣故。因此即使和約的履行任由雙方決定時,和約之條項也要預先知會撫墾署,以作為他日撫蕃之參考。


林圯埔撫墾署長齊藤音作表示只有嘉義方面的製腦業與原住民有關,但已於明治28年(1895)中止。製腦業者於製腦前須向總土目贈送物品,再分配給相關各社。但他認為撫墾署應介入和約過程,並朝向逐漸廢除此惡習之方向去努力。(臺灣總督府編,1897917日:262-267


此外,齊藤署長又於明治30年(1897619日提出「林圯埔撫墾署概況並施設之方針」。其中表明林產物利用之障礙即為原住民。此因原住民相信山林為自己所有,自然以地主自居。至於排除障礙之法則主要為設法讓他們了解一般山林為國有,而非蕃社所有。(臺灣總督府編,18971110日:146


於撫墾署長諮問會議結束後,其筆記印刷成一冊,送教各縣廳各撫墾署,以供參考。然而,被忽略掉的台東撫墾署長相良長綱的意見頗值得注意:

由製腦產生的國家利益與由化育蕃人產生的國家利益相比較時,當然並不是說蕃人化育為重而製腦為輕的意思,但相信損害蕃人感情導致撫蕃上的不利益,儘管如此來發展製腦業是沒

有必要的。因此與蕃人有關的地方的製腦,其撫育若未達充分完備後則不予核准。台東地方雖然樟樹繁茂,但撫蕃之事未臻充分以前,希望能儘量不開始製腦事業。(見圖2

圖2:撫墾署長諮問會議議事要錄。(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編,1897年10年6日:70)

2:撫墾署長諮問會議議事要錄。(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編,1897106日:70

 

如上所述,撫墾署起初雖能與原住民關係保持良好關係,但由於無法解決原漢衝突及山林開發的難題,以致撫墾署的定位逐漸陷入迷思,尤其是與樟腦業有關的撫墾署。以下舉大嵙崁撫墾署為例。


日本於大嵙崁設撫墾署後,當時附近蕃社之總土目代麼密鮮率領各社表示歸順,亦接待來訪之日本官員,並對日本統治表示支持與期待。明治29年(1896)底代麼曾依照大嵙崁撫墾署長宮之原藤八之命令,率領部下驅逐集結在水流東蕃地之土匪。同年12月中旬得報發現三角湧及水流東一帶有土匪出沒後,宮之原署長隨即向代麼密鮮請求協助,而獲其同意。於是1226日宮之原藤八及代麼率領生蕃隊62名入山,27日從三角湧後面生蕃地向匪徒集合地進軍,並出三角湧。(臺灣總督府編,1897925日)同月28日宮之原及生蕃隊與日軍一同回到大嵙崁,該夜擺宴犒賞原住民。宮之原曾密令總頭目代麼密鮮勿令土匪混入蕃地。他答道:

謹遵命令。但是當地人有人謠傳匪徒與蕃人勾結云云,這全是無稽之談,大人也親眼所見,我誓言不讓匪徒侵入蕃地,潛伏在蕃界內。請大人放心。(臺灣總督府編,1897925日)

據報當時抗日領袖詹振率部下潛伏於三角湧時,代麼曾率領多數蕃丁與大嵙崁撫墾署長一同前往其潛伏地,當日軍在前面攻擊時,他率領蕃兵於其後襲擊,致使匪徒倉皇四散。(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919日)此外又屢次協助日軍討伐蕃界土匪,可見其與日方關係密切之一斑。由於功績顯赫,故日治初期被日人譽為臺灣生蕃七傑之一。


代麼平時致力於農耕,一家和樂,社內和睦。(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916日)他嚮往田園生活,但眼見土地逐漸被漢人蠶食而悲痛不已,故常思索振興族人勢力。是以明治30年(1897)代麼受邀赴日觀光時,代麼曾表示不想去看那些繁華的地方,只想看日本的農藝而已。(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84日)可知他亟欲學習日本農業技術以提升自己族人的生產力。


明治30年(1897831日赴日觀光的原住民回到基隆,於往基隆辨務署途中,代麼指著附近山林說,「日本人計畫繁殖樹木,但相反的臺灣人只知砍伐,讓山地變得光禿禿,毫無道理。實在沒有比像臺灣這樣惡劣的人種了。我們一定要跟這樣的人種一起生活嗎?」而長嘆不已。(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912日)但他對日本人也有這樣的疑慮,尤其是見識過日本都市化的程度後。


早在明治30年(18974月大嵙崁撫墾署長宮之原藤八巡視轄內蕃社時,曾前赴宜亨社拜訪代麼,當時代麼就曾要求說:

舊政府官民以隘勇構築砲壘,以逞其開墾製腦之欲,故我等蕃人為此而遭受嚴重侵害,生存非常危險,日夜無法維持平安,遂而歷經數十次激戰,其間家人只能飲泣於飢餓中。而日本軍隊佔領本島,施行新政後,相信日本政府絕不會像舊政府一樣割據掠奪土地,陷蕃人於塗炭之苦。並希望日本人能夠不隨便入山。(臺灣總督府編,189751日)

宮之原隨即保證不會允許日本人隨意侵略蕃地,且日本人未經許可亦禁止入山,故不需憂慮。代麼及其他原住民等聽聞後大感欣慰。但不久之後他逐漸發現日本人亦與清人相同。


明治31年(1898630日總督府地方官官制改正,廢撫墾署,另置辨務署第三課處理蕃人蕃地事務。(臺灣總督府編,1898630日)原本保護蕃地方針開始轉變為開放日資入山製腦。以致於蕃地製腦之日本人與原住民間關係愈趨惡劣,日本人遭到蕃害者逐漸增加。此大致是原住民認為日本人在蕃地製腦後,隘勇、腦丁以及為開墾而進入蕃地之漢人隨之逐漸增多,而認定若不趁現在將日本人驅逐出蕃地,終有一日土地將會被漢人全部佔領。是以大嵙崁前山蕃似乎暗中與後山蕃密謀將腦寮全部逐出蕃地。(臺灣總督府編,190091日;臺灣總督府編,1900101日)終於在該年6月以日本腦丁與蕃婦私通為導火線而發生大蕃害。(森丑之助,1915629日)


明治33年(19008月,日方由大嵙崁派出討伐隊,但31日於九瓜社一挫,導致98日小松組腦寮撤退,最後只得於二層坪以砲擊膺懲,並斷絕往來。(臺灣總督府編,190111日)而此役導致代麼密鮮及其弟馬來密鮮(???????)中彈喪命。(臺灣日日新報社,1900927日)

 

實際說起來,撫墾署只是一個暫時性的機構而已,它雖兼負撫蕃與開墾之任務,但這兩者其實是互斥的存在。於日治初期,當局為了全力剿滅漢人抗日勢力,而對原住民採取安撫策略,並利用原住民排除混入山地的「土匪」,這時撫重於墾。但隨著平地安定後,開墾的需求日愈增加,這時墾重於撫,於是盤據山林的原住民便成為礙眼的障礙了。如上述的代麼密鮮為保衛家園而甘為撫墾署效力,但終究發現日本人其實與漢人並無不同,皆是垂涎山林利益之徒。曾經承諾日本人絕不會入侵蕃地的宮之原撫墾署長之言猶在耳,士兵及大砲卻已進駐山地,畢竟撫墾署已經完成其階段性任務了。


 

 

  • 參考文獻:

  •  吳明遠(譯)(1959)。老臺灣,臺灣研究叢刊第60種。(原作者: W. A. Pickering)。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森丑之助(19150629日)。蕃界?今昔(四)。臺灣日日新報1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84日)。觀光蕃人  ??????觀光?所?問?。臺灣日日新報2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912日)。觀光蕃人歸後?消息。臺灣日日新報2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916日)。蕃社長??????。臺灣日日新報3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897919日)。蕃社長??????(承前)。臺灣日日新報2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5日)。生蕃七傑。臺灣日日新報3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013日)。大崁嵙方面?土匪討伐。臺灣日日新報2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900918日)。大嵙崁蕃人砲擊?詳報  ???????斃?。臺灣日日新報2版。
  •  臺灣日日新報社(1900927日)。大嵙崁蕃擊?結果。臺灣日日新報2版。
  •  臺灣總督府(編)(1896825日)。明治二十九年七月中事務報告(五指山撫墾署)。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84,件1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751日)。蕃社巡視狀況大嵙崁署長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4533,件2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7917日)。撫墾署長諮問會筆記。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180,件5。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7925日)。蕃地?集合???匪徒掃攘?關??件大嵙崁撫墾署長〔宮之原藤八〕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180,件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7106日)。撫墾署長諮問會議議事要錄。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180,件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71014日)。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中大湖撫墾署事務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163,件3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71110日)。林圯埔撫墾署長〔齊藤音作〕講話蕃情及施設方針。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180,件3。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856日)。大湖撫墾署三月中事務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323,件17。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898630日)。臺灣總督府報,第317號。
  •  臺灣總督府(編)(190091日)。明治三十三年五月中蕃人蕃地?關??事務及情況臺北縣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4622,件7。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900101日)。明治三十三年七月中蕃人蕃地?關??事務及情況臺北縣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4622,件9。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90111日)。臺北、臺中、臺南、宜蘭、臺東?三縣二廳九月分蕃人蕃地?關??事務情況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4647,件3。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臺灣總督府(編)(190211日)。街庄社民?蕃人??和約事項南投、苗栗廳長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卷4687,件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 [註1] 相良署長的意見並不收錄在〈撫墾署長諮問會筆記〉中。
  • [註2] 18981011日代麼密鮮率部下百名由蕃境前進,同時守備隊及憲兵巡查由大嵙崁進軍,一起討伐蕃界內土匪。(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013
  • [註3] 即牡丹社十八蕃?總頭目藩文杰、傀儡蕃七十社?總頭目塔卡屋那(????)、其子納馬寇(????)、嘉義阿里山蕃廿八社總頭目屋翁(???)、大嵙崁前山蕃總土目代麼密鮮(??????)、埔里社附近總土目比奇薩剖(????)、南庄長坪化蕃豆流明(??????)。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5
  • [註4] 日方於1900913日清晨起至14日上午於大嵙崁東南方8公里餘二層坪高地上架設臼砲2門,隔大嵙崁溪砲擊枕頭山、新孩兒、九瓜社。陣地左側即為大東商行開墾地,便於安置掩護之步兵隊及警察隊,於開墾地前方高地鋪設哨兵線,以防備原住民襲擊。共發射120發。臺灣日日新報社,19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