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紀念1878」紀念碑與族裔的戰役歷史詮釋對話
文物掌故
第37期
2018/12
文/潘繼道
潘繼道
花蓮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東臺灣原住民族史、東臺灣歷史文化等。著有《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等。
從「紀念1878」紀念碑與族裔的戰役歷史詮釋對話
一、 紀念碑碑文內容
圖1:「紀念1878」紀念碑。(資料來源:潘繼道攝,2018年11月5日)
在今花蓮市國福里的「加禮宛戰役∕達固湖灣戰役紀念園區」,豎立一座2015年11月15日由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聯盟、原住民族委員會、花蓮縣政府、花蓮市公所共同設立的「紀念1878」(註1)紀念碑,其內容寫著:
光緒初,清帝國覬覦臺灣東土揮軍侵略。一八七八年農曆五月初一,撒奇萊雅族與噶瑪蘭族埋石締盟共禦外侮。九九重陽奇萊平野失守,文獻載為「加禮宛事件」。兩族史觀自主,各以「達固部灣戰役」及「加禮宛戰役」謂之。五至九月,聯盟地利人和勝多敗少。清軍幾經增兵,九月初三,臺北、基隆援軍部署就緒。初五,砲擊美崙溪沿岸重創撒族。初六,於須美基溪伏擊示警救援之噶族青壯,頭目Tabi Wanlu出師未捷捐軀留憾。初七,南北兩路火燒圍攻達固部灣,撒族頭目Kumud Pazik憂心滅族慟令撤離,並為緩敵偕妻Icep Kanasaw赴營議降詎料被俘;軍父Bakah Tiway銜命突圍魂斷茄苳腳。初八,噶族加禮宛六社寡不敵眾,遭抄斬數百人並焚村滅社,Kulu Tawan、Kulu Semen、Kuyliw Utay、Titay Lulu等父長壯烈犧牲;撒族五社十地同遭駢戮,攜手鏖戰百又二十五日,枝幹殆盡殉難數千。末日,清軍為儆效尤,凌遲碎身頭目夫婦示眾,並勒遷嚴管兩族餘眾。族人從此漂泊孤隱,幸阿美族人扶濟庇護得保血脈。
圖2:紀念碑碑文。(資料來源:潘繼道攝,2018年11月5日)
碑文內容綜合相關文獻、研究與先人的口述歷史,述說兩族結盟抵抗清帝國的外來侵略及戰敗的處分,並強調兩族史觀自主,不以「事件」來定義此次戰事,而各以「達固部灣戰役」及「加禮宛戰役」稱呼此次抗官行動。其中,Tabi Wanlu即福建巡撫吳贊誠相關奏摺中記載的大肥宛汝,Kulu Tawan為姑乳斗玩,Kulu Semen為姑乳士敏,Kuyliw Utay為龜劉武歹、Titay Lulu為底歹洛洛,其中,大肥宛汝中砲陣亡,其餘則被捕後處死。(吳贊誠,1966:24-25、29-30)
二、 與族裔的戰役歷史詮釋對話
撒奇萊雅人的傳統領域,除了建立達固部灣社之外,還有飽干等社,碑文所謂「撒族五社十地同遭駢戮」,似乎意味著是「全族」共同參與這場戰事並同遭處分。但如果從筆者的研究來看,飽干社似乎並未受到戰事影響。筆者根據胡傳《臺東州采訪冊》記載1892(光緒18年)年南勢阿美各社正副社長口糧銀的資料,飽干社正副社長月領銀五、三圓,脂屘屘社正副社長月領銀五圓〔按:無副頭目〕,而歸化社〔按:巾老耶社(撒奇萊雅)戰事後被改為歸化社〕正副社長月領銀四、二圓,而得出推論:
撒奇萊雅族人常提到當時應該是所有撒奇萊雅族人都有參與抗官事件,從上述飽干社及附入飽干社的脂屘屘社的相關資料來看,似乎他們是沒有參與事件,或只是觀望,因此,並未受到處分。(潘繼道,2010:45-47)
另外,碑文提到戰事造成族人嚴重犧牲--「枝幹殆盡殉難數千」。
根據許毓良(2008:61、332、562)的研究與推估,為了平定這場抗官行動,當時清軍動員人數為1435人,且武器明顯優於反抗的加禮宛與巾老耶社原住民;而反抗的族社,連同老弱婦孺約略為2000人。(註2)
圖3:戰役前奇萊地區庄社分布圖,◎或◎上再加三角旗者,為清光緒初年勇營的駐紮處。(資料來源:夏獻綸,1959:70-71;黃清琦(編),2010:88-89。)
至於事件前加禮宛人與巾老耶社到底有多少人口?目前並無精確的統計。根據曾擔任臺灣總督府通信局長兼參事官的鹿子木小五郎,在其《臺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中提到:
加禮宛人,人口二千五百人,分成五社:加禮宛大社、武暖社、瑤篙社、竹仔林、七結社;近旁有竹窩宛社,亦人口二千五百。(鹿子木小五郎,1985:171)
他的人口數字不知從何得來,但大致透露出一個訊息,即兩社人口大致相近。如果從臺灣鎮總兵吳光亮呈報給閩浙總督何璟的文書、福建巡撫吳贊誠給光緒皇帝的奏摺中記載被殺(與巾老耶共計200人),及之後被召回的加禮宛人「不滿千人」來估算,加禮宛人至少是超過1000人以上的強勢社群;而撒奇萊雅族人的數字,康培德認為應該與七腳川、荳蘭、薄薄等社旗鼓相當,也是超過1000人以上的大部落(康培德,1999:191)。而如果再對照吳贊誠奏摺的說法「計四日之戰,共殲番二百餘名」,那麼「枝幹殆盡殉難數千」的說法,其族人犧牲數可能是高估了。
上述加禮宛戰役∕達固湖灣戰役紀念園區「紀念1878」碑文寫道「〔九月〕初六,於須美基溪伏擊示警救援之噶族青壯」,提到加禮宛的青壯(少壯番,青年)被清軍伏擊示警。吳光亮呈報給何璟的文書中,亦提到「〔六日〕詎意該兇番固執不從,先將老幼男婦預匿西山深林之內,其余〔餘〕兇壯逆番決意負嵎死守」,亦即少壯番先行將老人家與小孩子藏匿於中央山脈深林之中,並決心持續抵抗清軍的攻擊。
保衛族社、挺身出來與入侵者戰鬥,原本就是原住民族青年或較低階年齡階級的天職,但還得將之放在敬老與服從的傳統來看,因為發號施令者是由長老會議或頭目等領導階層來執行。
長久以來,學術界對於「加禮宛事件」發生時,加禮宛社內部長老與少壯輩的立場、服從長老與年級階級是否崩解有不同的意見。
詹素娟認為戰事發生時,加禮宛內部意見相當分歧,長老與少壯輩的立場明顯不同(詹素娟,1998:225);筆者則依據事件前加禮宛的少壯番意圖唆動南勢阿美的少壯番共同抗清,以及事件中與老番意見相左,推論在漢化的過程當中,加禮宛人服從長老與年齡階級的傳統已經崩解(潘繼道,2008:77);李宜憲則以1890年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傳教時的見聞,提到加禮宛的青年仍舊對長老表示服從與畏懼,認為他們並未因「加禮宛事件」而造成社會組織解體(康培德、陳俊男、李宜憲,2015:77-78)。
然而如果從吳贊誠(會閩督銜)的奏摺中所提及「各老番尚知情理,曉其子弟不可妄為。其少壯之番,則出言無狀,轉責老番不是」、「臣等伏查加禮宛等社少壯之番,向來自立勻頭名目,不受老番約束」、「係現獲之姑乳斗玩及在逃之姑乳士敏二人把持,主令無知少壯所為,老番力阻不聽」(吳贊誠,1966:19、22、24),戰事發生當下,加禮宛內部面對國家力量入侵、逼迫難堪時,的確存在著不同的立場。
再者,關於加禮宛人在奇萊地區所建立的番社,1879年夏獻綸所撰寫的《臺灣輿圖》〈後山輿圖說略〉附錄番社中記載:「加禮宛六社:加禮宛、竹仔林、武暖、七結仔、談仔秉、瑤歌」(夏獻綸,1959:77),但是到了1890年9月4日(西曆)天將黑時馬偕牧師進入加禮宛時,其所見到的村落「一共有五個村子:就是教堂所在的大社(Toa-sia)、竹仔林(Tek-a-na)、武暖(Buloan)、Iauko及七結(Chhit-kiet)──全部居民大約500人」(G. L. MacKay,1960:96)。其中,大社即加禮宛,Iauko即是瑤歌。從馬偕牧師的記載中,可看出談仔秉聚落已在加禮宛消失了,而在花蓮市郊已有加禮宛平埔族遷徙在該處。另外,1894年完成的《臺東州采訪冊》,對加禮宛聚落的記載亦只有加里宛社(加禮宛)、瑤高社(瑤歌)、竹仔坑社(竹仔林)、七結社、武暖社等五社(胡傳,1960:38),筆者曾推測至遲在1890年談仔秉已在加禮宛消失了。至於談仔秉的消失是否因1878年遷社的影響,或因族群間的遷移,或因兼併而消失,則仍有待考證(潘繼道,2001:191-194)。
而從吳光亮(1878)呈報給何璟的文書中所寫的「該番敗遁社西山上,陳得勝即令大魯閣生番截殺,各軍立將加?宛大社、竹仔林、武暖、搖歌、七結等社焚燬踏平,並奪回來復銅砲一尊,其外,奪獲鎗刀鏢箭不少」的文字來看,可以推測在加禮宛四日戰事前即只剩下五社,早已沒有談仔秉社,但目前仍無法確認其消失的原因。
至於吳光亮等清政府官員是否曾強制遷社、如何安插,或者加禮宛人、撒奇萊雅人是主動或被動遷社的問題、清政府如何善後、外太魯閣人為何勢力大增,建議可以參閱詹素娟、筆者等人的專書與論文,在此就不再贅述。
註:
(註1)1878年即清光緒4年。
(註2)晚清勇營編制一營508人,營以下分為4哨,每哨85人,哨以下再分隊。
參考書目:
G. L. MacKay(著),J. A. Macdonald(編),周學普(譯)(1960)。臺灣六記(臺灣研究叢刊第6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光亮(1878)。光緒四年(1878)總兵吳光亮呈閩浙總督何璟「為呈報事」、照會恆春縣「為抄文照知事」(勦後山加禮宛社與巾老耶社番戰勝與奏請賜卹陣亡將領)。歷史類數位影像資料(館藏編號:AH000766-054)。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臺北。
吳贊誠(1966)。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胡傳(1960)。臺東州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8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獻綸(1959)。臺灣輿圖(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
康培德、陳俊男、李宜憲(2015)。加禮宛事件(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一)。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許毓良(2008)。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
鹿子木小五郎(1985)。臺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臺北:成文。
黃清琦(編)(2010)。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詹素娟(1998)。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臺北市。
潘繼道(2001)。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臺北:稻鄉。
潘繼道(2008)。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潘繼道(2010)。「加禮宛事件」後奇萊平原與東海岸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活動空間變遷探討。載於潘朝成、施正鋒(編)。加禮宛戰役(45-47頁)。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