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劉斌雄老照片中公廨的變與不變 老照片講古 37 2018/12

文/段洪坤(Alak Akatuang)

段洪坤(Alak Akatuang)
西拉雅族吉貝耍(Kabua Sua)部落人,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系碩士,從事西拉雅族復名復權運動以及文化復振運動20多年。著有《阿立祖信仰研究》、《臺南基督教信仰研究》、《東山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西拉雅遺珠》、《西拉雅族吉貝耍信仰傳說故事集》、《吉貝耍老照片1-2集》、繪本故事《渡海》、《阿瑪阿立的兒子大加弄》等書。

劉斌雄老照片中公廨的變與不變

一、  前言

1957年擔任中研院民族所助理研究員的劉斌雄老師,受當時民族所長凌純聲指派,到南部地區調查平埔族群的祀壺習俗,劉斌雄找了好友,時任省文獻會採集組組長劉枝萬協助,請他聯絡南部縣市文獻委員幫忙做阿立祖信仰調查方面的引導。劉枝萬先生帶劉老師拜訪了臺南文獻委員吳新榮、江家錦,左鎮地區就找了陳春木當嚮導,分別到了臺南佳里、左鎮、新化。1962年劉老師又在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的資助之下,針對南部地區的祀壺行為展開了為期四週的全面性田野普查,包括臺南縣各地(包括吉貝耍、番仔田、頭社、灣丘、六重溪、險潭等)與高雄縣甲仙與六龜等十六個鄉鎮。在劉枝萬的幫忙下,他們拍下了數量相當可觀的南部地區西拉雅族與大武?族的公廨、祀壺、地貌、人物、建築等珍貴田野照片,可以說是戰後研究平埔族群信仰文化相當重要的一批影像文獻。本次專題礙於篇幅,只能以老照片中所見臺南地區公廨的變化來做主題描述。

二、  公廨的變與不變

公廨,是漢人的他稱,是西拉雅及大武壟社群信仰的中心,等同於祖靈屋的概念,族語稱為kuva、kuwa或kuba。劉老師調查完隔了好久,才由中研院臺灣史田野工作室的人員,幫忙謄寫、校對田野手稿後,在《臺灣風物》發表一篇〈臺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文章,但原來左鎮地區的文字散落遺失。這篇民族誌他提到的公廨,包括:蕭?社的北頭洋、番仔塭(劉老師稱之為阿立祖廟,因為跟漢文化無主孤魂合祀)、吉貝耍公廨;麻豆社番仔田公廨;目加溜灣社頭社公廨;大武?派社六重溪公廨、茄拔社的彎丘公廨,當然還有一些家戶自己祀奉阿立祖蓋的小茅屋、磚屋,我們西拉雅族人會稱祂為「家裡的阿立祖」,不能稱公廨,以及將軍區角帶圍公厝內阿立祖祀壺,也不在這次主題討論內。

圖1:1957年的北頭洋公廨影像。


圖2:1957年的番仔塭阿立祖廟影像。

圖3:1967年的白河鰗鰡坑公廨影像。

 

對照典藏於中研院的這批照片,沒有發現文章裡提到的頭社、番仔田兩地的公廨,而文章沒提到的公廨,照片裡卻出現疑似公廨的建築,經田野調查發現其中有位於白河的哆囉社的鰗鰡坑公廨(1965年白河水庫建成,此處哆囉社人將公廨遷徙回更內山原居住地險潭,目前險潭公廨仍保留著)、山上區新港社隙仔口公廨、大內區嗚頭公廨。這些年來公廨本體建築形式其實變化不大,只是在建材的使用上從茅草、竹子,轉變成了磚塊、水泥、琉璃瓦,而內部神聖空間的擺設,大抵上變化不大,變化比較大的是嗚頭公廨、隙仔口公廨、番仔寮阿立祖廟,筆者在田野調查過程中,發現此三處的群族認同相較於其他西拉雅部落低、西拉雅族裔屬於弱勢,參與阿立祖信仰活動人數偏少,再加上主事者以漢人為主,信仰文化的內外表現跟六十年前劉老師的紀錄差異甚多。如果再以這些老照片背後所傳達出的文化本質內涵來看,經過半個世紀強勢漢文化的衝擊、同化政策侵蝕,各地方對於自己信仰文化的理解、承續、操作,都有程度不一的失落,一方面是認同的污名下文化記憶選擇性的消失,一方面是傳統神職人員斷層而不得不求助異文化協助,加速母文化的變質,飽受批評。如:楠西區彎丘公廨,近年來田調所見其祭典跟一般民間廟宇拜拜謝戲酬神、辦桌餉兵沒什麼兩樣,原來是部落裡的尪姨(漢人他稱,文獻裡記錄inibs)、向頭等神職人員凋零所致,劉老師所記錄到的禁向、打向鹿、開向儀式,蕩然無存!北頭洋公廨「立長宮」前建了漢人寺廟「立慶宮」,必須立牌告訴大家「阿立祖在後面」;當然,也有堅持傳統、努力恢復流失文化的部落,如:吉貝耍部落,祭典文化保存、恢復甚佳,2013年吉貝耍夜祭與孝海祭被文化部審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

圖4:1967年的白河六重溪公廨影像。

圖5:1967年的吉貝耍大公廨內空間擺設影像。

 

圖6:2017年的吉貝耍大公廨內空間擺設影像。

 

圖7:2018年的番仔塭阿立祖廟影像。

 

圖8:北頭洋公廨目前在這座立慶宮廟宇後面。

 

圖9:往公廨指示牌。

 

三、 結語

人類學家進入原住民部落,早期常被批評「伴隨著殖民政權而來,為殖民主義服務」,但這批臺南、高雄地區的平埔族群老照片,已脫離日治時期哪種人類學式的調查拍攝,足可供為地方文化復振的影像參考文獻,可惜的是在學術殿堂裡,對於這批資料不是很重視,目前典藏在中研院的這批影像基本資料,如:拍攝地點、時間都有相當離譜的錯誤,而想讓民眾透過瀏覽知其文化意涵,更是緣木求魚。臺灣邁已向「後殖民時期情境」,要建立在地知識、本土史觀,一定讓這些影像重返地方、進行影像座談與耆老訪談,才能產生影像有效知識,進而解構殖民,讓這群被拍攝者的族群文化記憶,得以透過圖像來恢復、建構、傳承下去,而不是放在冰冷的網路世界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