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烽火.離散重生—— 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一四○週年紀念活動實錄
時事快遞
第37期
2018/12
文/伊央.撒耘
伊央.撒耘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博士。目前擔任仲恩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管處協理、財團法人花蓮縣帝瓦伊撒耘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行政院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委員會撒奇萊雅族委員、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撒奇萊雅族委員。
穿越烽火.離散重生——
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一四○週年紀念活動實錄
三立電視陳雅琳主播:「如果我們把二二八當作一個平臺,臺灣從荷蘭人時代開始,臺灣原住民族是不是有無數次類似的二二八事件呢?」這答案是肯定的,在臺灣除了少數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事件如霧社事件、牡丹社事件之外,其實鮮少人知道,曾經發生在東臺灣奇萊平原導致噶瑪蘭族和撒奇萊雅族同時消失的原住民族對抗外來政權的侵略戰爭。在這場戰役中還有第三支關鍵的原住民族必須被提及,即是為掩護及延續瀕臨滅亡民族的命脈,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默默地接納二族的阿美族,她們甚至在百餘年後展開博愛的翅膀,再對噶、撒二族的復名運動給予支持與祝福,如此事蹟應永久傳頌與紀念。因此,二族人希望在戰後的一百四十年,透過紀念活動的舉辦喚起族人,不能遺忘原住民族祖先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戰役及其背後意涵。尤其是這場對照臺灣原住民族包容博愛及重返榮耀的侵略戰爭,應該喚起臺灣人民甚至世界公民的重視。但在活動籌備之初,對於人口相加起來不到2500人的二個民族而言仍有難以跨越資源不足的障礙,所獲內外奧援始終有限,不足以支持大型活動的舉辦,因此筆者於2018年6月28日召開之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委員會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時以「制定同二二八紀念日規格之原住民族和平紀念日或族群感恩日」為題進行五分鐘的提案報告,向總統及全體委員發表提案目的及五項建議,並尋求總統及所有委員支持「穿越峰火.離散重生: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一四○週年」紀念活動,會後總統立即正面回應對本活動的支持以及對未來其他族群重要歷史事件的紀念、討論或研究,政府也應給予同等的尊重和支持。再加上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部、花蓮縣政府、花蓮市公所、成功大學、東華大學、慈濟大學、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等單位給予充分的援助,活動得以順利於9月15日如期在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辦。
圖1:「穿越烽火‧離散重生─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一四○週年紀念」活動開幕二族族人大合照。(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花蓮縣帝瓦伊撒耘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經過一百多年的顛沛流離,以及戰後噶瑪蘭與撒奇萊雅遺族們為避禍,被迫隱藏自身的身分和語言,透過婚姻與混居等方式融入阿美族之中,因此被高度同化,常被誤認為是阿美族支系,文化語言也因時間的洪流正快速的流失。相形之下,兩族所面臨文化流失的危機較其他原住民族似乎更加險峻,而這場一四○週年紀念活動所背負的意義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主辦單位安排四個主題,第一個活動主題是結合兩族工藝與當代藝術的紀念特展,以此呈現獨有的文化特色,展期自9月15日至12月31日止。紀念活動由兩族代表撒奇萊雅族自治委員會委員長黃金文及新社部落噶瑪蘭族頭目Solam簽署締約續盟再肯認儀式揭開序幕。
第二個是紀錄片播映,9月15日的活動現場同時播放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潘朝成所製作二部影片,一是片長十六分鐘《穿越烽火.離散重生》紀錄片,透過噶瑪蘭族和撒奇萊雅族的歷史影像,表達兩族人從土地安居到戰後顛沛流離,隱藏身分的命運,藉此緬懷先人奮勇抗敵的精神,也提醒族人這段無法磨滅的歷史。另一部是潘教授於2000年拍攝的珍貴紀錄片-Pagalavi除瘟祭,Pagalavi是Metiyu(祭師)專屬的祭祀與醫療行為,透過幾位祭師與族人從祭典前在山林河川的食物採集,以及祭典食物的禁忌等,呈現重要的祭祀儀式。片中紀錄長輩的身影,有多位已不在人世,他們的子孫觀看後泣不成聲,現場氣氛感人,足見原住民族影像紀錄工作是與時間賽跑的重要工作,亦是族群文化延續的管道之一。
圖2:專題演講人臺大榮譽教授陳耀昌醫師(前排中)與撒奇萊雅族青年合照。(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花蓮縣帝瓦伊撒耘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第三個活動主題是分別在9月22、23日同樣於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會館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及兩族觀點論壇。為闡述加禮宛∕達固部灣戰役對於原住民歷史文化的影響,學術研討會邀請東華大學、政治大學、慈濟大學、雲南大學、西拉雅部落發展促進會及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數位專家學者發表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的相關研究與對談。兩族觀點論壇則以對談方式邀請二族老中青三代表述復名前後對身分的轉換與重新認識族群文化的歷程。兩族觀點論壇開始之前,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臺大榮譽教授,同時也是臺灣歷史文學作家的陳耀昌醫師,以〈由Bangas∕苦楝花,談臺灣感恩日及漢原雙名論〉為題,勉勵國人以寬容、智慧與和解充滿臺灣,並期盼國家訂立代表族群和解的臺灣感恩日向原住民致謝。
如果我們深究加禮宛戰役,可以發現其實受傷害最深的應屬噶瑪蘭族,自1796年漢人入蘭開墾後,噶瑪蘭多數族人被迫自原鄉蘭陽平原遷?至花蓮加禮宛社,後來更因1878年的加禮宛戰役與撒奇萊雅族人聯手抗清敗北,被迫第二次遷?至豐濱的新社、立德建立部落,寄居於阿美族下隱姓埋名過日。因此在一四○週年紀念的最後一個主題,即是排在10月13、14日兩天,二族人相約回到蘭陽平原漢人最早入蘭開墾之地宜蘭頭城烏石港展開文化巡禮與祭祀祖先的活動。慈濟大學傳播學系潘朝成教授為此次活動做了最終的註解與盼望:「噶瑪蘭族在漢人入蘭後南遷至花、東一帶,兩百多年來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此行來到烏石港,瞭解歷史變遷始末,並紀念祖先遭受屠殺的苦難,政府推動轉型正義,不能忘記原住民傳統領域,盼落實歷史正義,讓宜蘭噶瑪蘭族後裔,恢復族籍登記及平地原住民身分。」
圖3:噶瑪蘭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達固部灣戰役一四○週年宜蘭巡禮,活動結束前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人共同宣示蘭陽平原是噶瑪蘭族人傳統領域。(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花蓮縣帝瓦伊撒耘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除了持續在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文化會館的靜態特展外,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就在噶瑪蘭族文化巡禮結束後畫下句點。如同二二八和平紀念日的宗旨,我們紀念戰役的活動不是在挑起族群間的對立與仇恨,而是希望透過反思了解族群對等相互尊重與包容的真諦,並透過轉型正義落實族群平等的目標。本次活動主題「穿越烽火.離散重生」所代表的是一百四十年前的加禮宛∕達固部灣戰役清軍以火攻擊退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從此流離失所隱姓埋名,一百三十餘年之後,兩族再因火神祭而重新聚首再續盟約,我們二族將再為下一場族群及文化重生的和平戰役中繼續奮鬥,取得重返榮耀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