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顯羊
排灣族/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碩士
誰是斯卡羅?從一場「尋親」/「尋跡」活動談起
一、看到灰燼而留下的Kahabu
恆春半島的人群組成包含了排灣族、排灣化卑南族、阿美族、撒奇萊雅族、馬卡道平埔族,更有福建(漳、泉)、廣東籍的漢人,共同交雜出恆春半島多元文化混雜的族群環境,並且在本地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合作與衝突、通婚與互助的相互關係(許世融2012)。
清朝的文獻裡便關注到了這個現象,並將此地區所形成的關係稱為「琅嶠下十八番社/恆春下番」,而在日治時期的文獻裡,「琅嶠下十八番社/恆春下番」又被稱為「斯卡羅」。根據日治時期的調查,斯卡羅由四個主要家族組成,分別統領了恆春半島南邊的阿美族、排灣族、平埔族等約十八個番社,以及其他非番社地區的漢人。斯卡羅以豬勞束社為最核心的部落,(註1)其頭目(Garuljigulj家)亦被稱為大頭股(目)/總頭目,其次為射麻里社(二頭股Mavaliw家)、(註2)貓社(三頭股)以及龍鑾社(四頭股Ruvaniyaw)。(註3)四者共同形成一個跨越部落、族群以及文化的區域型的治理模式。
在過去統屬下的各部落與這幾個家族,可能有土地從屬關係,或是政治協商的關係,亦要繳納租粟,並以豬勞束社為首(小島由道2003 [1914];林家君2008;移川子之藏等2011/2012[1935];許世融2012)。不過曾經如此龐大的政治體制,在短短的三十年間(1890~1917)已被視為其穿著與文化生活與漢人無差異(林開世2016;許世融2012)。今日,來到過去大頭股與二頭股所在的滿州鄉,已不見傳統文化表徵(語言、服飾、祭儀)的存在。
隨著1990年代過後,本土化運動帶起的傳統文化復振運動,滿州鄉在1999年開始舉辦以「原住民」為名的活動,而非特定的「祭儀」或以「族群」為名的活動。1999年至2016年間,共舉辦了六次,不過每年的時間及活動主軸都有所不同,但皆是以「運動會」形式作為舉辦的方向,除了有原住民歌舞的表演外,大部分都是運動相關的田賽與競賽內容為主。較少與「傳統文化」及「文化復振」的相關內容接軌,使得活動所產生的效益及續辦的動力減少,這類活動舉辦的形式與內容,並未能建立起認同感讓地方成員與文化連結。
這樣的情況到了近年已經有了轉變。巴代出版了《檳榔?陶珠?小女巫、斯卡羅人》(2009)一書並獲獎,使得更多人有了對「斯卡羅人」有了基本的理解,或是認定了「斯卡羅人」就是如小說內容訴說,巫術高強並獨霸恆春半島三百年,也更使外界知曉「豬勞束社」與「知本社」之間的一段歷史。2011年,在國家考試中的原住民族特考,更出現相關的考題。(註4)此外,劉還月也在2015年出版了《琅嶠十八社與斯卡羅族》。這些作品使斯卡羅人/族的相關論述及內涵不斷地被討論,甚至相關地區也有具體的文化活動舉行,(註5)而潘裕隆議員在2015年滿州鄉原住民運動會裡,亦提出了「斯卡羅」的概念,期許滿州鄉的族人,能夠跳脫當前身分別登記下為排灣族的情況。
關於「斯卡羅」的討論已有不少人提出不同面向的看法,如潘志華(2014)透過字根探討其語意、林開世(2015)整理了各時期的文獻,試圖窺看恆春半島的這個政治體,為何到日本時期的文獻才出現斯卡羅一詞,以及當中隱含的殖民思維與族群化分當中的權力問題、陳文德(2015)從近年最常談及斯卡羅族(人)的卡大地布(知本)部落的卑南族角度來看,要突顯他們與其他卑南族的差異,卡大地布(知本)部落所形塑的斯卡羅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互動情況,而產生出來有別於排灣族或是卑南族的論述情形、潘顯羊(2016)則是從文化活動舉辦與口傳歷史的討論,反思當地人的所使用的認同範疇與斯卡羅之間的連結與差異。各研究者已經從文獻與語意的探討,更進一步從當地人的角度出發,探討地方如何運用其特定的模式展開行動,論述出自我詮釋的方式。
滿州鄉於2017年7月,由原住民籍縣議員潘裕隆主導名為「滿州—斯卡羅尋跡活動」來回應2014年由卡大地布部落主辦之「『尋找』歷史—嶠斯卡羅族暨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斯卡羅族」尋親聯合祭祖文化交流活動。因此,我好奇的是兩個地區在「族群認同」與「文化資源」不同的情況下,(註6)是如何呼應「斯卡羅」的認同召喚?而當中的實踐圖像又有何異同?
卡大地布部落的活動始於2012年,族人希望能重新踏上過去先祖的路,並重新述說過去知本社人南遷的歷史,不僅讓年輕人能知道這段故事,也讓長者記憶起過去的歷史、緬懷南遷的親族與銜接知本社口傳故事的記錄,同時能與相關的部落重新連結彼此之間的關係。此計畫稱為「斯卡羅人探源尋根活動」,預計2012年走訪東部各斯卡羅口述歷史之地區(卡大地布-南田),並且預定在隔年(2013)完成最後一段的行程(阿朗壹-滿州),抵達位於滿州鄉的豬勞束社(里德)、射麻里社(永靖)以及牡丹鄉的牡丹灣社(旭海)。不過,整個活動卻到2014年才完成,並改稱為「斯卡羅人尋親活動」。其路線規劃是根據口述歷史以及結合各地的傳說,主要由曾建次主教以及Mavaliw家族帶領整個活動的進行。
而滿州鄉這一頭的回應,在卡大地布活動過後,經過3年的醞釀成形。期間於2015年時,滿州鄉原住民縣議員潘裕隆曾受邀並參與卡大地布部落7月的小米收穫祭,潘裕隆議員感知其活動的盛大及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決定在2017年於卡大地布部落小米收穫祭時帶領滿州鄉的族人們前往參加,然祭典舉辦前夕,因卡大地布部落一位rahan過世,使小米收穫祭延期,活動便由「卡大地布小米收穫祭文化交流」改為「滿州—斯卡羅尋跡活動」。
首先,我想從活動名稱的定調來看兩者間的差異:「尋親」與「尋跡」。卡大地布部落的「尋親」活動,已將遠在他地的斯卡羅族人視為親族,因此,此活動的目的是探訪失連已久的親人,重新連結起彼此的關係,更透過共同祭祖的方式,無疑是肯定了兩者間有共同的祖源。然而,對滿州鄉而言,這段歷史在原先的記憶裡是不存在的,對滿州鄉的原住民而言(除了長樂村與港口村部分人仍對於其身為排灣族/阿美族有明確的族群認同範疇以外)其他人對於登記在排灣族的身分認同相當低落,同時也是潘裕隆議員舉辦這次活動的思維。
表1:兩個活動的比較(註7)/作者整理
活動名稱
|
滿州—斯卡羅尋跡活動
|
「尋找」歷史──琅嶠斯卡羅族暨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斯卡羅族尋親聯合祭祖文化交流活動
|
地點
|
卡大地布
|
旭海、永靖、里德
|
祭儀
|
無
|
里德(豬勞束社)、永靖(射麻里社)、旭海(牡丹灣社)
|
服飾
|
無
|
排灣、阿美、卑南(旭海部落)
|
歌、舞
|
無
|
|
參與者
|
滿州鄉各村(原漢皆可、共九村分四天到訪)、中老年人居多。
|
卡地布部落族人為主(先期拜訪與活動當日)青年/中年/老年人數平均。
|
活動召集人潘裕隆表示:「這次會將各村都帶上來,無非是想透過這類的活動,試著讓大家都知道斯卡羅的存在,讓一些概念在他們心底萌芽,慢慢的或多或少會影響他們的認同,再來是透過這些活動,試著讓大家勾起記憶。」由此可見,滿州鄉所謂「尋跡」仍處於對自我祖源與傳統文化歸屬該如何恢復的一種摸索、以及探索排灣族與卑南族文化之間的關聯,這也是為何在「尋跡」活動中安排了發祥地解說及卡大地布文史及遷移史的說明,當天知本部落主席便著重說明知本人如何南遷的故事。
再者,比較兩個活動的祭儀與歌舞可以發現,滿州所主辦的活動,沒人穿著傳統服飾、無吟唱歌曲及舞圈的舉行,而卡大地布所舉辦的活動,由於在旭海部落所舉行,因此旭海部落在仍保有傳統文化的情況下,可看到多元族群(阿美、排灣與卑南)的服飾及歌舞於活動中呈現,這也是當初卡大地布部落活動的舉行,選擇旭海的最主要原因。
不過在滿州所舉辦的「尋跡」活動中,由於有長樂村的參與,在活動中可以哈現一些有趣的現象,例如對於排灣語與卑南語的相似及差異、祖靈屋與祭儀的亦同進行比較等等。當長樂村族人一行人隨著部落導覽員抵達「鹿發案」發祥地的時候,由於臺東許多族群(阿美、排灣、卑南)皆有於「鹿發案」上岸的傳說,因此三個族群都有在此立石碑,而身為排灣族認同的族人,卻不是那麼在意卡大地布部落的石碑內容,而是聚集在排灣族所立的石碑前,討論其家族名與遷移的內容。
最後,我想討論關於參與人員的差異性,在活動前與潘裕隆議員的聊天中,他透露:「我沒有設定要原住民才可以參加,你也知道我們這邊原漢通婚很久了,只要試有興趣、有心的人都歡迎,才可以有更多人了解,把東西帶回去。」這段話,其實也重新反思了「斯卡羅」在恆春半島的狀況,其建立了一個跨族群的關係系統,當今的原漢差異,也只是某種認同的範疇,並非當地人對於誰是誰的一種認定或是選擇方式。這樣的人群互動方式,就如同陳文德(2015)對卡大地布如何實踐並想像斯卡羅的一種情況,透過人與人的互動,來跳脫排灣族或是卑南族的認同框架。不過不同的是,卡大地布部落,在現在原有的文化底蘊底下去述說與實踐,相對於滿州地區,更有力與立場,雖然兩者間都在談論「斯卡羅」,但其當前的認同與文化資源有所差異的狀況下,形成了某種同步不同調的情形,因此,滿州鄉的後續發展,我認為是值得注意的。不過我認為這兩個活動仍都著重在「互動」,並非在自己的地方舉行,而是到對方的地方舉行,使得人群的互動仍在做動。
陳文德(2015)與潘顯羊(2016)都關注到「斯卡羅」實踐過程裡最重要的問題,即是人群與人群之間的互動關係。近年來,有許多聲音在討論斯卡羅是否為一個族群,或是欲成為一個新的族群產生,我認為,這與斯卡羅實踐的核心(人群互動關係)是一個有趣的關係與討論。
陳文德(2015)關注到斯卡羅在臺東地區,已從他者轉變為自稱的模式;而林開世(2016)也寫道「斯卡羅」其實隱含了權力關係,即掌握權力者才被稱為斯卡羅,在日本時期斯卡羅的出現,可能是感知其權力瓦解,必須透過聲稱自我為斯卡羅,來重現過去佔據核心的樣貌,滿州地區的口傳猴與象故事亦有這樣的意味(潘顯羊2016)。我們都知道的是,臺灣各個原住民族群的認定和設立,幾乎是因殖民角度的統治與研究而生,當中亦隱含了權力的關係。而當人群被認同框架給限制後,便會形成固定的圖像,因此,當斯卡羅要成為一個族群之時,是否就會失去人群互動關係的核心價值,便是一個最重要的課題。
表2:「斯卡羅尋親活動」活動內容。/作者整理並繪製。
次序
|
活動內容
|
說明
|
1
|
相見歡
|
卡大地布部落青年,從部落外部跑向旭海頭目家門口,與旭海部落青年連杯共飲。
|
2
|
旭海部落舞圈
|
旭海部落青年(男性著卑南族知本系服裝;女生著阿美族服裝;亦有著排灣族服裝者)與卡大地布部落青年於頭目門庭的舞圈,以旭海傳唱的歌(阿美族)為主。
|
3
|
進場
|
抬雙方頭目(卡大地布Mavaliw的rahan以及旭海頭目)進入會場(宗祠)。
|
4
|
祭儀
|
卡大地布部落主祭者為Mavaliw家族的pulingaw,(註8)而旭海則是高士部落的pulingaw。
|
5
|
開場
|
簡介來賓。
|
6
|
口述故事
|
由卡大地布部落曾建次主教以及旭海部落潘進茂耆老講述。
|
7
|
知本部落舞圈
|
卑南族歌舞。
|
8
|
用餐
|
晚餐由曾建次主教進行飯前禱告。
|
9
|
餘興節目、舞圈
|
雙方準備的表演,以及旭海部落特有的抬頭目舞。
|
10
|
賦歸
|
|
表3:「滿州—斯卡羅尋跡」活動內容。/潘裕隆議員提供。
時間
|
項目
|
說明
|
負責人
|
06:20
06:30
|
集合
|
滿州鄉公所前
|
各村負責人
|
06:30
09:30
|
路程
|
滿州—志航空軍基地
|
各車自由發揮
|
09:30
11:30
|
參訪
|
志航空軍基地簡介及參訪
|
副主席潘義輝
|
11:30
11:50
|
路程
|
志航空軍基地—臺東市餐廳
|
各車自由發揮
|
11:50
13:00
|
午餐
|
臺東市餐廳
|
玉玲
|
13:00
13:20
|
路程
|
餐廳—卡地布部落
|
各車自由發揮
|
|
第1車
|
第2車
|
第3車
|
|
13:30
14:10
|
祖靈
尋跡
|
卡大地布文化園區導覽
|
陸發案發祥地解說
|
部落文史暨遷移史座談會
|
部落解說員
部落主席
林金德
|
14:30
15:10
|
陸發案發祥地解說
|
部落文史暨遷移史座談會
|
卡大地布文化園區導覽
|
15:20
16:00
|
部落文史暨遷移史座談會
|
卡大地布文化園區導覽
|
陸發案發祥地解說
|
16:00
16:10
|
路程
|
卡地布部落—臺東大學圖書館
|
各車自由發揮
|
16:10
17:00
|
參訪
|
臺東大學圖書館
|
玉玲
|
17:00
19:00
|
返程
|
臺東大學圖書館—滿州可愛的家
|
各車自由發揮
|
參考文獻
小島由道原著,蔣斌主編
2003[1914]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第四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開世
2016 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
林家君
2008 模糊的邊界與差異的人群──滿州鄉「里德人」的人群分類與實踐。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移川子之藏原著,楊南郡譯註
2011/2012[1935] 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全二冊)。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出版社。
許世融
2012 清末到日治初期恆春地方的族群分布(1870-1900)。發表於語言文化分布與族群遷徙工作坊(未出版)。
陳文德
2015 當代族群分類的現象與發展:以卡大地布(知本)卑南人為例。發表於「第四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11月20日~21日。臺北,南港(未出版)。
潘顯羊
2016 一個地方/人群的認同變遷:豬「勞束社人」:「里德人」;「排灣族」: 「斯卡羅人」。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