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探訪布農族卓社群良久社 文物掌故 32 2017/06

文/翁世豪

翁世豪

漢族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助理研究員、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搜救員暨教練

自介登山經歷二十年,業餘從事登山安全教育,喜好中級山區探勘,尋訪山裡面的古道遺址挖掘未知有趣的故事。

 

 

 

探訪布農族卓社群良久社

一、前言

 

經建版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上,卓社林道東邊到濁水溪這一片山麓有標示文文社及良久社兩個部落,但覺得這兩個舊部落在地圖上的位置頗有疑問,於是查閱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圖(圖1),這份老地圖中標示良久社約處於海拔900公尺處,整齊的屋舍點綴於開闊的山稜上像是遺世獨立的桃花源2014年元月我們在寒冬中拜訪此一深山中的舊部落

 

圖1: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圖」上良久社位置及森林三角點「補藤36」位置。/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圖﹥,1933

 

二、拜訪

 

寒冬的清晨,山中小鎮埔里仍然被漆黑天色籠罩。行車到達拾壹分山,莊嚴華麗的佛寺是顯著的地標,續行不久遇到叉路,右轉沿投69可以到仁愛鄉中正村,中正村布農族語稱卡度社(Qatu),日本時代取名過坑,部分族人是從良久社遷到此處,2016年中正國小的小朋友也曾回到良久社尋根。從中正村後山有一條狹窄的車道可以爬上卓社林道,這是沿以前往良久社的步道闢成的,我們捨棄這條陡峭狹窄的捷徑,另選擇投71往武界方向行,良久社也是部分武界布農族人的米亞桑(mai-asang舊部落);自2006年卓社隧道通車後更便捷了埔里到武界的交通,然而要到良久社必須於隧道前右轉、續走舊投71線上坡再接卓社林道。

 

直抵卓社林道8.6k東支線林道叉路口處,此為進良久社口,入口的茅草仍然披著一層白霜等待朝陽的空氣特別冷冽往東支線廢棄林道路基尚可行機車,漫步其間見中央山脈南三段雄峙遠方,干卓萬山塊近在眼前,下方則是寬闊的濁水溪床這條在二戰後因林業經營所開闢的道路更深入到濁水溪西岸使得進入良久社更便捷,如今伐木盛況不再,只剩零星的疏伐作業進行。約行2公里後抵達可行機車之終點,往東入口處茅草打結為記,自此從海拔約1200公尺開始下坡,其間每隔一定距離埋設有南投縣政府編號252627之水泥柱,此處大約是經建版地圖中標示文文社位置處,在此尋找但並無任何部落遺址。再下至海拔約1000公尺處接上沿等高線開鑿的萬大卡社道路,寬度約1.8公尺(圖2),在古道上可聽見濁水溪床車輛猛烈的引擎聲。循此古道往北行,卻遭遇溪谷地形致古道坍毀,往上爬坡繞過坍塌地後旋即見整齊且大片駁坎,此即良久社家屋遺址。

 

圖2:萬大卡社道路現況

 

古道東側廣闊腹地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豎立在升旗台上,升旗台下方立有「卓社群尋根祖居地立碑紀念」石碑(圖3),每年都有布農族人回到良久社尋根,此處有升旗台及平坦寬闊腹地,猜測是日本時代良久社蕃童教育所的位址,教育所西側有階梯迂迴上到台地,其上分布數十間家屋,屋社頹廢只剩地基、屋牆之疊石駁坎及遺留之日常用具(圖4),而於家屋群最高點處有一階梯穿過高大的駁坎上到制高點,屋社遺址頗大視線良好,猜測是良久社警官駐在所遺址。從警官駐在所遺址繼續往上爬至一個獨立山峰,此行另一個探查目標森林三角點,完好的立在最高點,稍微整理並清洗後拍照,此山因為在良久社附近,本文暫名「良久社山」。

 

   

圖3:教育所升旗台及尋根紀念碑。Taki(社)Tudu(卓)

 

 

圖4:良久社住屋遺跡駁坎

 

三、良久社及萬大卡社道路

 

在明治32年(1899年)四十萬分之一地圖以及大正3年(1914年)繪製的蕃地地形圖「萬大」圖中,於良久社位置處卻標示為????社(lakulaku),其西方有一座山形壯大聳立,海拔約1800公尺的????,根據《高砂族調查書》敘述該山東側山腹為????社,一直到大正九年(1920年)臺灣行政區域改為州制時,總督府官報仍然使用????社的名字,目前筆者查到最早出現良久社名稱是紀錄大正10年(1921年)229日良久社蕃童教育所成立,日本時代臺灣許多山區常見????日文漢字為「樂樂」,在日本本土漢字地名則有「良久良久」,據此推測,良久社之由來應是在大正九年(1920)臺灣行政區域變革時,許多地名以發音相似的日文漢字命名而造成。

 

昭和5年(1930年)第13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因霧社事件引責辭職,隔年繼任總督太田政弘特別對理蕃政策制定經濟、教化、道路方面等八項大綱,萬大卡社道路在這樣的政策下編列五萬圓修築,當時臺中州年收入可超過五萬元的大富人僅6人,與昭和7年(1932年)新高郡魚池及水裡兩庄加起來的歲入預算五萬六千元相差不遠。原本萬大社至卡社間屬於小型步道,這次開闢的規模路寬要超過一間(約1.8公尺),動用霧社原住民785名,道路實際上具警備功能的規模,當時日月潭水力電力工事由武界壩引水至日月潭的工程正在施工,卡社至武界壩這條道路又被稱警察道路。至今此一道路除了因尋根活動一段數百公尺尚有利用外,其餘荒廢多年,草木橫生,經過溪谷則崩塌,路況不良。

 

根據《新高郡管內概況》、《能高郡管內概況》及《高砂族授產年報》記載:「昭和612月至昭和74月(1931年至1932年)修築自巴庫拉斯至萬大社警備道,全長9里(約35.3公里);昭和74月設置良久社警察官吏駐在所,散佈於卓社大山山腳下的阿桑來嘎社(asang-laiga)、帕那帕南社(panapanan)及黑老社(hilau)此三社全部一起沿著拉庫拉庫山東方的萬大卡社道路遷移到此,後來稱此地為良久社,獎勵集團定地耕種,食衣住改良計畫教化善導,至昭和8年(1933年)時共移住30431人」。集團移住政策到了昭和9年(1934年)更有目標性實施,局理蕃課擬蕃人移住十計畫預計在十年內遷4,649 30,052。昭和13年(1938年)為了支援中國戰場的物資,日本政府組織山地開發調查委員會,派員到良久社調查可作為軍需物資的植物資源;三年後,臺中州警察部長兼軍司令官滿富俊美也來到良久社視察,還集合了360餘名社眾宣示一番後,然後進行「銃後奉公」,即後方支援的戰爭任務。眾人捐了5張鹿皮給軍司令,當時一公斤的獸皮大約0.6元,一石米則約24元。根據良久社教育所小學生的愛林文章,此地森林並不茂盛,水源不足,水田耕作困難;日式教育深入到部落,在深山的學童能以流利的日文書寫部落的情況:

 

「我的部落叫良久社,以輪作方式耕種。部落中的青年團每日早起進行美化的工作,種植許多櫻花及桃樹,又加強工作,連晚上也種,因我們是學童所以不用工作,部落現在種了很多櫻花。因為採用輪耕方式,所以要種很多樹,樹木多的話就可以種水田,這是部落可以考量的,目前部落水田耕作最大的困難是缺水問題。再者,像卓社大山裡有很多可以合抱的大樹,村子鄰近因為有森林可以涵養充沛的水源。但是目前部落的森林並不茂密,所以水源並不充沛,沒有水源則田地無法耕作。部落的人很努力種樹,不砍小樹使之長成大樹,我現在看到中這麼多小樹很期待,當我長大成人時,現在種植的小樹會長得多大啊!部落若沒有森林大火的話,樹木可以早日長大,所以要特別小心,要非常珍惜山上的樹木,早日讓附近的地方生成大樹,早日可以做成家屋,所以務必要很謹慎,要非常珍惜山上的樹木。」~作者︰????????tashibaroanbo

 

早在日治初期明治37年(1904年),lakulaku社頭目因為卓社群所居住的土地貧瘠,發現過坑地方豐饒且良好耕地,率領938人移居卡度社(今仁愛鄉中正村),日後陸續遷出到武界、中正等部落,昭和16年(1941年),日本政府將原先從良久社移住卡度社約30餘戶400人,用25輛大卡車遷移到信義鄉久美部落,也是此行升旗台下尋根紀念碑是信義鄉長所題的緣故,直到光復後,良久社已人去樓空(圖5、圖6)。

 

圖5:卓社群移住遷移圖。/陸地測量部,《四十萬分之一臺灣全圖》,1899

 

圖6:集團移住統計。/《高砂族授產年報》,1936

 

良久社成為布農族卓社群遷移的重要據點,也曾保有卓社群的文化,日本時代曾有來自臺北的學者到此學習布農語執政當局集團移住的政策也伴隨著「改良蕃屋」的實施,著名建築學者也是登山家的千千岩助太郎憂心這樣的政策將會導致原住民傳統家屋消失,積極記錄與調查,前後共花了十年的時間,也確實在良久社族人移住到久美後,日本人請了建築師傅來協助建造嶄新的日式房屋,戰後這位師傅曾回來拜訪並在屋前與友人合照留念。昭和12年(1937年)的冬天,千千岩助太郎來到良久社,描繪家屋狀況:「良久社的住家保留比較多的建築原形,牆壁及屋頂用粘板岩堆疊成人字形,建地是在很陡的斜坡地整平,所以前庭比地面低45公分,屋內更是挖深比地表低60公分,住家內外皆用粘板岩建成。穀倉的左側為放置薪材等雜物的置物間,前庭的一旁是簡易的雞舍」(圖7)。今日臺灣若干原住民紀念文化園區中的屋舍,多是依照千千岩助太郎調查資料建築而成。

 

 

圖7:良久社家屋及構造圖。/千?岩助太郎《臺灣高砂族住家?研究》第2報,1939

 

從教育所往西北方爬升,遇一寬闊道路後續往上爬,見到一完整駁坎,中間有石階梯而上,此處居高臨下可管控整個部落,易守難攻,猜測是警官駐在所位置。臺灣日日新報記載此次開路只新增一個拉窟拉窟駐在所,也就是良久駐在所。1930年代推動集團移住的新建駐在所是以「集團化據點式駐在所」設置的,此種配置方式是沿警備道路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處,刻意避開聚落,選擇視野開闊處便於監視部落的位置(圖8)。這些在深山的駐在所又被當時日本人稱山中孤島,良久社駐在所的一名巡查就因得到恙蟲病而病歿。

 

  

圖8:良久社警官駐在所今昔。/右圖來源:《能高郡下駐在所記念寫真帖》

 

過警官駐在所後繼續往上緩坡爬,抵一高起之獨立山頭,即見方形測量基石埋設於上(圖9),此處海拔1,080M,基石種類為森林三角點,等級為4等,編號補藤36,材質觀音石,每個森林補點間相距23公里,在萬大卡社道路沿線皆有埋設。大正14年(1925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開始進行全臺灣的森林計畫事業,其中境界測量即要埋設森林三角點,依測量精度分為主點、次點及補點,萬大卡社道路沿線森林三角點的等級多屬於補點,良久警官駐在所後方的三角點補藤36意思為補點、以測量班長名字第一個字「藤」冠字、36為編號,可能是在昭和13年(1938年)之後埋設,森林三角點一點平均設置費用116.35圓,當時一般警察乙種巡查月薪約30圓。森林計畫事業將國有林野地分為「要存置林野」(即今國有林班地)、「不要存置林野」(即今林野地)、「準要存置林野」(即今原住民保留地),埋設森林三角點後經過三角測量將這些地劃分出來,至今仍攸關山林政策,也關係到在山上生活的人。

 

圖9:良久社森林三角點

四、結語

 

此行探訪確定經建版地圖上的文文社並不存在於地圖上所標示的位置;但對於良久社的位置則可以更精確的定位,也藉此行更加明暸此一山區的人文歷史;布農族卓社群仍然舉辦米亞桑(mai-asang舊部落)尋根活動,時光荏苒,有如七十餘年前良久社的青年團栽植許多櫻花樹苗,小學生在作文中期待日後的大樹,今已枝葉繁盛,紅色山櫻花在藍天下點點綻放,傳承的足跡連成一條線在綠意山林中串起今昔。(圖10

 

 

圖10:長成大樹的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