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地圖?誰的故事? —為什麼要出版《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
本期專題
第31期
2017/04
文/雅柏甦詠・博伊哲努(Yapasuyongʉ Poiconʉ)
【作者介紹】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Yapasuyong? Poicon?)
鄒族/原住民族委員會綜合規劃處副處長
「地圖掌握了我們之所以為人的線索。地圖確實描述並重塑了我們的歷史,反映出我們最好與最壞的特質—發現與好奇、衝突與毀滅—並且也標記出權力的更迭。」(賽門?加菲爾,地圖的歷史)
據說,人類最早的地圖是獵人在塵土上繪製,用來分配追擊獵物的路線,這樣的地圖繪製後隨即消失,無法留存。在人類綿長久遠的歷史過程中,絕大多數時期繪製的地圖,都是屬於這種功能性、及時消失的地圖,在這個階段,空間知識的建構與傳遞方式,是以口傳及親自踏查為主,直到如今,仍有許多地區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傳承相關知識。
1492年開啟西方人所謂的「地理大發現」時期,此一時期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有地圖的民族」與「沒有地圖的民族」之間的相遇與接觸,西方殖民國家駕駛船艦,帶著槍、砲、彈藥及繪圖師,四處探勘、掠奪、宣示主權、並繪製地圖,短短數百年間,地球上大多數地區,逐漸被劃入殖民者所繪製的地圖(及海圖)中。
地圖是以繪製者為中心,地圖要呈現何種內容,是由繪製者的角度、需求、目的等因素決定之。所以地圖不只是空間知識的客觀載具,而是帶有目的性的,比如當地圖做為版圖的圖象,就會成為彰顯國家主權的工具,此時,當某個地理空間被繪入地圖,就不只是地理知識的擴充,而是象徵國家權力的伸入。比如大英帝國在殖民北美洲的過程中,會與當地各個原住民族簽訂條約,條約內容除了主要是宣示皇室主權的、規範化的條約文字敘述,也必定包括一張地圖,以顯示原住民族依該條約得以擁有、使用之土地範圍,在這個架構下,至少在大英帝國的觀念中,該地圖是帝國主權的宣示,該地圖所涵蓋的地區及人民,從此歸併入帝國,原住民族則是在帝國主權下,對於條約土地享有有限的權利而已。
基本上來說,「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以下簡稱「地圖集」)也是上開脈絡的產物。雖然大陸的漢人世界很早就有關於臺灣的記述,但基本上來說,直到四、五百年前,臺灣仍只是想像之域,直到四百餘年前,臺灣被捲入「有地圖的民族」與「沒有地圖的民族」之接觸的浪潮中,才逐漸從想像的疆域成為現實的世界,這本地圖集,可說是這個過程最直接的紀錄。
對於臺灣原住民族來說,作為「有地圖的民族」所繪製的地圖,地圖集所呈現的是以「外來者」觀點所繪製的地圖,以1735年繪製的「福建省圖」(地圖集編碼Ⅲ.1.02)為例,其中臺灣地圖只繪製西部海岸線到中部淺丘的半個臺灣,以東則是一片空白,主要原因是當時清帝國眼中,其統治區域僅及於所謂「民番界址」以西,以東則屬於禁地(limited),無法進入實測(也無測繪實益),遂留下該張東部空白、頗具歷史況味的地圖。
從地圖集可以發現,隨著國家統治力逐漸深入臺灣,地圖的繪製越來越全面、精細,臺灣中央山區與東部也不再空白,日治時期,與國家全面統治相應,原住民族傳統生活領域被精細測繪。
原住民族作為沒有地圖的民族,並非表示其欠缺空間知識,在原住民族社會中,該知識是以不同的方式建構與傳承。比如在澳洲原住民族的故事中,大地是由祖先唱出來的,整個澳洲大陸就是由一首一首的歌所交織組串而成,那些歌就是原住民族的地圖,透過歌曲的吟唱,祖先走過的路徑、觸摸過的石頭、嗅聞過的花朵躍、作為生存夥伴的各類生命躍然浮現。臺灣各個原住民族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知識,以鄒族為例,天神Hamo在玉山搖落楓葉,創造鄒族的祖先以後,為了讓鄒族生存、繁衍,於是將大地踩平,留下腳印,成為族人居住的部落,這些腳印構成鄒族整體生存領域的基本架構,不同社(hosa)有自己的領域,各氏族在領域裡擁有獵場(hupa),透過故事的代代傳誦,以及每一代族人進入並守護領域,將獨特的空間知識傳承下來。
為了記錄原住民族的空間智慧,2002年起,原民會開始進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讓族人說出土地的故事,並繪製「會說話的部落地圖」,標註傳統地名、獵區、採集區、神話傳說及其他各類知識,讓地圖呈現原住民族代代口傳的知識、族人與土地的關係、以及對於傳統領域的概念與價值觀,此外,部落地圖也是原住民族對於土地權利主張的基礎,並表明原住民族對於土地權利具有多元的觀點,與當代法律所架構的權利體系並不相同。
地圖集出版後,加上原先已經完成的部落地圖,我們已經擁有二套不同的地圖。這二套地圖同樣以原住民族為主題,前者呈現國家主權深入原住民族領域的歷程,是臺灣原住民族被繪入以國家、乃至於全球架構下的地圖;後者講述的則是原住民族自身代代守護的故事,是原住民族主體意識下的空間認知與主張。
如上所述,地圖有其權力/利面向,而原住民族的土地權利訴求,是國家法與原住民族法之間的對話,也可以說是這二套不同地圖之間的對話,如何以部落地圖裡所蘊藏的豐富、多元觀點,與地圖集所呈現的、較為僵固的國家法意志相互折衝、涵容,創造符合原住民族需求、也能支撐臺灣永續發展的原住民族土地制度,當是我們擁有這二套地圖後,必須謹慎思考的事情。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附導讀指引)
作者:郭俊麟、魏德文、鄭安睎、黃清琦
出版:原住民族委員會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9860484458
規格:盒裝 / 416頁 / 63.5 x 93.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