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的徵集與選錄(中) 本期專題 31 2017/04

文/郭俊麟

【作者介紹】

郭俊麟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三、地圖徵集及國內外館藏現況

 

有關「荷西、明鄭及清領時期」的原住民族相關主題地圖,南天書局長期已跟國外典藏機構、收藏家個人簽訂有授權或使用協議,並持續從各種管道蒐集。然而「日治時期」的蕃地地形圖相關套圖,則因為版本眾多且典藏單位分散,需要再對國內外典藏單位進行系統性的調查、比對後,再進行徵集。

 

徵集過程中,以《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的版本最為複雜,也是本計畫徵集的重點。為此調閱單位包括國外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臺灣協會、日本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戰史研究中心閱覽室、日本公文書館等六處;國內典藏單位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經濟部水利署、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南天書局等九處,共調閱了863張地形圖(表2),發現有365種在圖名或地圖內容、圖幅資訊相異。換言之,若這套地圖只有單一版本,理應出現68張分屬於不同圖幅的差別,而不同單位館藏交叉比對下出現的365張相異的地圖,也代表著該套地圖有不同版本存在。就地圖內容來看,初步可將其分為圖幅內容並不完整的公務用「應急版」、圖幅內容看似完整,但沒有標示出版單位或年份的公務用「完成版」,以及由臺灣日日新報社公開發行販售及清楚標示出版項的「正式版」。(註1)

 

從表2可得知典藏《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地圖原件數量最多且較完整的單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其次為國立臺大圖書館;日本國會圖書館雖然僅有67張,卻都是單一的版本,僅差一幅就有一套完整圖幅。中研院的地理資訊專題中心雖未典藏地圖原件,但藉由數位典藏計畫的合作,已彙整了林務局、水利署、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相關地圖,得以整合一套完整圖幅,並結合網路地理資訊系統,提供地圖套疊瀏覽服務。(註2)

 

2:《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主要收藏單位及地圖張數(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序號

區域

收藏單位

原件張數

涵蓋圖幅

備註

1


國立臺灣圖書館

256

68

119張有數位掃描

2

國力臺灣大學總圖書館

181

63

59張有數位掃描

3

林務局<1.各州廳管內行政區劃圖>

73

52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林務局<2.國立公園>

17

17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4

水利署

60

60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5

南天書局

62

42

 

6

山岳協會<1警察官吏駐在所及路線>

30

21

 

山岳協會<2蕃地圖散圖>

23

23

 

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1

9

 

8


日本國會圖書館

67

67

 

9

日本臺灣協會

14

14

 

10

日本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

9

7

捐贈數位檔案給臺大

11

美國國會圖書館

46

43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12

日本學生社出版社

14

14

 

 

 

總計

863

68

 

 

徵集過程中,研究團隊對於只要有覆蓋原住民地區的相關套圖皆一併整理與調查,相關主題地圖之散圖及書籍附圖,也盡量記錄整理。故徵集之數量及內容,遠多於計畫書原擬的數量及範圍。這些礙於篇幅及類型,不及於此部「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複刻,或可以成為後續計畫的基礎。以下以日治時期套圖為主,分別就地圖徵集過程及國內外典藏的現況說明之。

 

(一)地圖徵集經過-國內收藏單位

 

1、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戰前為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戰後改隸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該館共藏有256張《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其中日治時期舊藏111張(數位化69張),包含完成版33張,正式版78張。1991年後購入的50張地形圖(數位化50幅),包含應急版3張,完成版14張,正式版78張。

《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中,已數位化掃描的總計119張,當中包含舊藏69(註3),大部分為臺灣日日新報社公開發行的正式版,後購部分,已數位化50張,含3幅應急版、15幅完成版,32幅正式版。尚未數位化的部分,其實未必是複本,該館選擇複本時,僅辨別圖名,並未辨識及區隔版本差異,故許多不同的版本未製作數位典藏。這些已數位化的地圖可在「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中檢索並瀏覽高解析度地圖影像。遺憾的是,日治時期舊藏111張在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時代,曾被作為卷軸並將圖廓切邊處理,導致部分地圖的測圖、製版時間被切除,而不易直接從圖面上得知,也影響到檢索系統詮釋資料登錄的完整性。

此外,臺灣圖書館還藏有「蕃地里程表」及眾多與原住民相關的書籍附圖。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圖書館另藏牡丹社相關印刷地圖一批,為1932年北海道廳寄贈。該系列地圖之原件手稿圖,現藏於日本公文書館。

 

2、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灣大學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成立於1928年,日治初期的地形圖套圖較少,但中、後期的各類型基本地形圖之收藏版本最為豐富,各圖幅的版本相當多元。研究團隊親赴調查時,多數歷史地圖仍尚未編目,為釐清是否有蕃地地形圖散佚於不同圖櫃中,研究團隊調借出館內所藏《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土木局版五萬分一地形圖》、《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日治時期臺灣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共4套日治時期地形圖,計2,162張地圖,記錄每幅地圖的製作單位、出版單位、測量、製版、發行時間、秘等及版別等資訊,並辨識版本。

其中與原住民族歷史地圖最為相關的《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經清點後確認臺大總圖書館館藏181張(另2張僅見數位檔案),覆蓋63圖幅,缺「西瓜園」、「成廣澳」、「南大武山」、「枋寮」、「枋山」5幅。就版本而言,臺大擁有應急版3張、完成版45張,正式版133張(但製作數位典藏時,只限原農經系舊藏的59張)。需要留意的是,目前圖書館編目的詮釋資料紀錄並未仔細核對每張地圖的差異,將地圖製作單位全部填寫為警察本署,出版單位全部填寫為臺灣日日新報社,部分地圖的年份也以再版時間填入,在版本比對上需特別注意。(註4)

此外,臺大也收藏1903年製圖之《內灣蘇澳間蕃地豫察圖》全套8幅、1911年製版《二十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全套5幅,這兩套都是《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完成之前的豫察版本,相當具有史料價值。另一方面,2013年東京大學總合博物館贈送一批數位典藏地圖給臺大圖書館,其中包含《二十萬分一蕃地地形圖》5張,及《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9張,包含7圖幅(註5),這些都是較晚期由臺灣日日新報出版的正式版。

 

3:調查臺灣大學4套地形圖之基本資料(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組名(通稱)

圖組(原名)

製作單位

測製時間

圖幅數

清點數量

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

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警察本署

1908–1916測圖

68

179

土木局版五萬分一地形圖

五萬分一地形圖

臺灣總督府土木局

1920–1922縮製

29

27

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五萬分一地形圖

陸地測量部

1924–1945測圖

110

861

日治時期臺灣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

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

陸地測量部

1921–1943測圖

173

1,095

 

3、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原住民族地圖相關典藏主要為「各州廳管內行政區劃圖」73幅及「國立公園區域圖」17幅。前者均使用《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添繪,後者為部分使用《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添繪各蕃社管轄範圍,目前已由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專題中心協助其製作地圖數位典藏。這幾組添繪地圖另有一覽圖及地圖封面,分別稱為臺北州、臺南州、高雄州、花蓮港廳、臺東廳「管內行政區劃圖」(註6),一覽圖中另標記有總督府文號及裁決日期,例如臺北州管內行政區劃圖之文號為「總內第321號」,昭和六年二月三日決裁),各州廳的文號時間介於19291932年之間。這些圖組現存73幅,其中臺北州12幅、臺南州6幅、高雄州16幅、花蓮港廳22幅、臺東廳17幅,由於各州廳分別製作的因素,跨越州廳界的圖幅會重複,各添繪其中一個州廳的蕃社名稱與界線。

林務局另一套原住民族相關地圖「國立公園區域圖」共31幅,在地形圖上添繪國立公園界線,其中使用《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為底圖有17幅,其餘使用日治後期《五萬分一地形圖》或《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日治時期臺灣約於1932年起開始推行國立公園設立運動,1937年指定「大屯」(相當於今日陽明山、觀音山區)、「次高???」(雪山太魯閣)和「新高阿里山」(玉山阿里山)三座國立公園。這三座國立公園中,「次高???」與「新高阿里山」屬於高山地帶,在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一地形圖》尚未製作完成的區域,繼續使用《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此圖可以對照日治時期國立公園與現行國家公園範圍之差異。

 

4、經濟部水利署

 

經濟部水利署所藏原住民族相關地圖主要為《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共60幅,包含完成版43張,正式版17張,部分正式版是較晚期(1930年代)的版本,目前已由中央研究院GIS中心完成數位典藏。除了《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的套圖之外,水利署所藏其餘大量歷史地圖主要為各時期治水計畫之地圖,部分靠山區域有使用到《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並在其上添繪工程規劃圖。此外,水利署另藏有完整的「各州廳蕃地里程表」,可做為了解日治中後期理蕃道路開設及路線規劃之參考。

 

5、中華民國山岳協會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收藏有《警察官吏駐在所位置及路線圖》一組,共68幅。其中23幅以《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為底圖紅字添印,餘45幅使用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一地形圖》為底圖,圖幅切割則與《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相同。《警察官吏駐在所位置及路線圖》以紅字紅線凸顯了警察官吏駐在所、理蕃道路、及隘勇線的位置,許多紅字添印的道路與地名為原始底圖所無,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圖2)。山岳協會另藏有《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散圖23幅,全為日日新報的正式版。

2:《警察官吏駐在所位置及路線圖》「????山」的局部,鹿場大山附近。(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藏)圖中可看出許多紅字添印的道路與地名(如鹿山、曙、北坑等)為《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原始底圖所未有之資訊。

 

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前身為臺灣省文獻會,典藏臺灣總督府檔案、專賣局檔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等重要檔案史料。1996年曾編有「總督府地圖檔案清查表」1–4冊。臺灣文獻館所藏地圖以「檔案附圖」的型態蒐藏,因此從檔號、檔案名稱對應地圖內容之清查並不容易。目前已得知有11幅《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用作檔案附圖(表4)。可作為確認蕃地行政範圍變遷之參考。例如霧社支廳是日治置廳時期(1901–1920)於蕃地內設立,透過總督府公文類纂的檔案及附圖,可清楚還原其變遷之概況。北海道帝大演習林即今中興大學惠蓀林場,當年設置時的檔案附圖也清楚標繪出此演習林是由霧社蕃、白狗蕃、????蕃及道澤蕃等部族的狩獵地與農耕地所組成(圖3)。

 

4:臺灣文獻館檔案附圖使用蕃地地形圖底圖之基本資料(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年份

檔案名稱

地圖檔號

底圖圖名

1914

霧社支廳設置

000022430229002002M

霧社

1919

南投廳支廳管轄區域變更認可

000066680249002001M

白姑大山

1919

南投廳支廳管轄區域變更認可

000066680249003001M

霧社、萬大

1920

北海道帝大演習林設置

000030280059002004M

霧社

1925

蕃地指定地追加及一部變更?件通達

000072960069002003M

里?

1925

蕃地指定地追加及一部變更?件通達

000072960069002003M

老吧老吧

1925

蕃地指定地追加及一部變更?件通達

000072960069002003M

??????

1925

蕃地指定地追加及一部變更?件通達

000073010109002001M

李崠山

1930

蕃人所要地保留認可?件

000041310019002001M

枋山

1930

臺北州官有地無料使用許可?件

000041210169002003M

????山

         

 

3:北海道帝大演習林設置相關檔案附圖。(臺灣文獻館藏)此圖以《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霧社」為底圖添繪,標繪出此演習林由霧社蕃、白狗蕃、????蕃及道澤蕃等部族的狩獵地與農耕地所組成。

 

7、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為總督府博物館,為臺灣最早之博物館,其館藏之主題地圖為原住民相關地圖,包括《高砂族分布圖》、《埔里社、日月潭一帶輿圖》、《艾爾摩沙島西班牙人港口描述圖》、《艾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述圖》、《康熙臺灣輿圖》、《岸里社蕃把守之圖》38幅,相關資料整理如表5所示。

 

5:臺灣博物館原住民相關地圖收藏(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序號

圖  名

時  間

比例尺

檔案編號

地理範圍

地圖內容

1

艾爾摩沙島西班牙人港口描述圖

1626[c.1935]

不詳

AH-1594

基隆附近

西式繪圖

2

艾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述圖

1626[c.1935]

不詳

AH-1595

臺南附近

西式繪圖

3

康熙臺灣輿圖

1700

不詳

AH-1624

全臺

中式繪圖

4

岸里社蕃把守之圖(共38幅)

清代(乾隆末)

不詳

AH-1586AH-2233-2266AH-2381AH-2393

中部山地

中式繪圖

5

埔里社、日月潭一帶輿圖

清代後期

不詳

AH-1412-3

埔里、日月潭一帶

中式繪圖

6

高砂族分布圖

1930年代

30萬分1

AH-1277

全臺

9族分法,阿美族採Pantsua,與移川子之藏同

 

8、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與臺灣歷史、民俗相關的文物,地圖為其重要收藏類別。有關原住民族相關地圖的典藏多以主題地圖為主,包含「臺灣蕃族分布圖」、「臺灣蕃族分佈圖附歸順程度」、「臺灣蕃地圖」、「討伐軍隊行動一覽圖」,詳細資訊如表6所示。

 

6:臺灣歷史博物館原住民相關地圖收藏(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序號

圖名

時間

比例尺

檔案編號

地理範圍

地圖內容

1

臺灣蕃族分布圖

1906.4

1/120

2004.020.0023

全臺

高山族區分為六族

2

臺灣蕃族分佈圖附歸順程度

1912

2009.011.0376

全臺

高山族區分為9族,附歸順程度、蕃社戶口

3

臺灣蕃地圖

1913

1/50

2006.008.0011

全臺

以「某某蕃」注記,未區隔族系

4

討伐軍隊行動一覽圖

1913

1/60

2008.004.0085

臺灣北部、中部

北蕃地區征討路線

 

9、南天書局

 

南天書局所藏荷西、清領時期的原住民族相關地圖非常豐富,是本地圖集荷西、清領時期原住民族地圖的主要提供單位。南天書局所收藏的早期原住民相關地圖,包含1636Vingbons的《福爾摩沙與漁翁島圖》,到1724年才被BraanLinden出版;清領時期地圖在康熙皇帝命耶穌會士測量大清各省後大量出現,即《皇輿全覽圖》。其中1713年馮秉正等3位耶穌會士來臺實測,後在《書信集》與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中華帝國與其所屬韃靼地區之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生態之描述》的法文「福爾摩沙島圖」中出現臺灣全島與番界線,同時也有中文版地圖出現。十九世紀臺灣開港後涉外事件頻傳,羅發事件、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及臺北建府、臺灣建省後的開山撫番政策進入禁地,以上事件之相關地圖皆已被南天書局購置典藏。

日治時期的《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南天書局收藏共62張,共覆蓋42圖幅,包含應急版8張,完成版19張,正式版35張。特別的是南天書局收藏「李崠山」、「????山」、「????社」3幅應急版(注記為假版或假製)除了有繪製過程中的方眼網格,並罕見的圖框下方標示了蕃地地形圖圖例(圖4),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4:《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李崠山」的方眼網格及圖例。(南天書局藏)

 

此外,南天書局另收藏有數張山地測量時期的小比例尺地圖,包含1909年蕃務本署繪製的《二十萬分一北蕃圖》、1911年蕃務本署測繪的《二十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第1號(臺北、桃園、宜蘭)、1911年英文版「北蕃圖」及「南蕃圖」,這些都是《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完成實測前地階段性蕃地圖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外,南天書局另有收藏太魯閣討伐戰相關手稿地圖數幅,及其他原住民相關主題圖等。

 

 


(註1)有關《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地圖版本的相關說明,請參閱《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導讀四。

(註2)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線上服務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閱覽時間2014.12.1

(註3)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正式版共68幅,因「???大山」曾改名為「白狗大山」,臺灣圖書館同時收藏有同圖幅不同圖名之該圖

(註4)該套地圖詮釋資料填寫有誤之處約55筆,201310月已彙整相關資訊提供館方修正。

(註5)詳細清單可參閱,郭俊麟、魏德文、黃清琦、鄭安睎(2013)附錄2捐贈地圖明細表,臺灣舊版地形圖選錄 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藏近代亞洲地圖資料典藏:臺灣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註6)研究團隊於徵集過程中並未發現新竹州與臺中州的圖組,僅有臺北州、臺南州、高雄州、花蓮港廳、臺東廳「管內行政區劃圖」。

 

因網頁篇幅限制,故本文分為上、中、下三則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