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的徵集與選錄(上)
本期專題
第31期
2017/04
文/郭俊麟
【作者介紹】
郭俊麟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地圖可指示方位、呈現地形、地貌、計算面積,也是地理空間概括化的具體成像。同一區域內若能有不同時空的地圖比對,在時間軸上可呈現歷史連續性;在空間上則突顯歷史事件的區域特色。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文明的進展,地圖不僅是行政統治、國家邊界的依據及權力的象徵,更是展現原住民族時空發展軌跡的重要紀錄。
一、認識原住民族的空間史料
臺灣的地圖繪製是在晚近的四百餘年前才開始,在歐洲海權強國西班牙、葡萄牙在世界版圖中往東、西方向擴張時,才在世界地圖上逐漸出現東亞的中華、呂宋、福爾摩沙、琉球及日本等地名。也因航行路線頻繁在東亞的交會,而將「福爾摩沙」藉由不同的語言與名稱呈現在地圖上,並在不同的出版品中相繼被記錄下來。有關臺灣(福爾摩沙島)的發現與認知,也是經過這些海洋探險中的傳聽、想像、探險、接觸、乃至於實測的過程中,陸續被記錄在地圖中。就臺灣的地理位置與名稱而言,從首先出現的花彩島(琉球諸島)到小琉球(Lequiho pequinho)、Fremosa、Fermosa、Lequio grand到Formosa;地貌也從混淆不清比琉球還小的島,到呈現比琉球還大的島;直到西元1624年荷蘭人抵臺,才確認出單島形式的福爾摩沙地圖。
在荷蘭、西班牙人陸續的探險、殖民後,福爾摩沙也出現在不少大比例尺地圖上。由於當時漢人的移住有限,歷史地圖上所呈現的訊息中,反而原住民族的記錄居多。從港口到平原地帶,標記了不少原住民部落的名稱,也記錄了當時的地理特徵與空間認知,這些地圖也因此成為我們了解原住民族與外界互動及族群分布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然而,臺灣原住民族在近四百年與外來勢力的接觸、紛爭、隔離、入侵到統治,也隨著地圖測繪技術演進,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反覆的被記錄在各類型的地圖史料中。
荷、西、明鄭至清領期間所繪製的地圖中,多呈現島外人登陸島上與原住民族最初的接觸與認知,再進入後山的過程。清領後期的開山撫番政策下,才開始有比較完整的原住民族部落的空間記錄,並可從地圖訊息中看到原漢互動的空間界線與國家勢力的進入。然而這時期仍未有大規模的山地測量,僅能作為認識原住民族概略分布及原漢界線的歷史地圖。到了日治時期由理蕃事業所啟動的大規模山地測量,結合軍事武力,以探險測量的方式深入山地原住民部落,不僅建立了規格化基本地形套圖,也詳細紀錄了日治前期部落的空間基礎資訊。此階段的地圖測繪技法與清領以前的地圖截然不同,也是日本殖民政權在臺灣山林調查、殖產開發的重要底圖。當國家的力量深入山地,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與生活方式受到重大的改變,理蕃事業結束後的蕃地行政區劃分、集團移住管理,也再次刻畫在蕃地地形圖上,乃至影響了今日原住民族的居住領域。
在上述的歷史及地圖技術發展背景下,為了系統性地進行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的徵集,研究團隊分為以下兩個地圖繪製階段來進行調查:
(一)荷西、明鄭、清領時期主題地圖
這階段的地圖史料較為稀少,以各外來勢力的繪製成果最具代表性。在徵集調查過程中,以有具體描繪原住民族相關資訊的主題地圖為收錄對象。西方地圖最早出現相關原住民族地名比漢人村落更多。這階段的主題地圖多包含平埔族的紀錄、代表性的歷史事件、或不同抄錄版本的關鍵地圖等。以牡丹社事件(1871–1874)為例,相關地圖就有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擔任美國領事及日本外交顧問時,分別以英、日文製作手稿、印刷地圖之區別,繪製內容與邊界皆有顯著差異。
(二)日治時期的基本地形圖套圖
當日本以近代國家體制進入臺灣山地後,啟動了大規模的蕃地測量事業,並發動多起跟原住民的戰爭。在現代化的測繪技術的輔助下,出版了許多不同比例尺的基本套圖。尤其是1908–1916年間測繪的《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乃日本殖民政府首次以較大比例尺全面測量原住民區域。測繪期間與原住民武裝衝突的過程中,也有不少內部版本或階段性的縮製地圖版本。若能系統性的整理出這些地圖套圖的測繪脈絡與版本差異,將更有助於瞭解日治時期原住民族遷移與部落變遷的進程。
就地圖的徵集數量而言,本地圖集仍以日治時期的基本地形圖套圖為大宗,其原因主要是日治以後臺灣大規模山地測量的套圖成果,及其複雜多樣的版本。因此本章首先就臺灣山地測量的時空脈絡開始談起,以太魯閣地區原住民族的相關地圖紀錄為例,說明山地探險測量的幾個重要歷程。接下來將介紹本研究團隊如何在現階段地圖數位典藏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國內外各館藏的地圖徵集與比對,並闡釋在這龐大的地圖史料中,如何進行盤點及選圖工作。最後說明本圖集出版的價值、意義,以及後續地圖導讀的重點。
二、臺灣山地測量的時空脈絡
荷西到清領前期臺灣的山地,對外界而言仍是一個尚未被探索的未知領域。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在多次涉外事件影響下,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開始了「開山撫番」,分北、中、南三路進入中央山脈,著手進行「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繪製,並在1887年調查得806社,丁口148,479人,這是日治以前臺灣原住民最詳細的一次調查與地圖製作。然而,其地圖測繪仍是山水寫意式的描繪方式,約略標示原住民的社名與族群的分布。以太魯閣地區為例,清領時期的「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僅在大濁水溪及得其黎溪間,標示了五個番社,從大濁水溪以南依序為石空社、魚登社、九宛社、七腳?社、得其黎社。往中央山脈方向則是簡單標注太魯閣內社、太魯閣外社及外社三個地名。當時雖然在太魯閣附近的大南澳、新港街設立了撫墾局,但從地圖上的標記來看,清朝政府對於太魯閣地區的掌握仍然非常有限(圖1)。
圖1:清領時期撫墾局製作「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的局部,1888。(南天書局藏)此圖為1895年由臺灣總督府陸軍局複製的摹本並重新命名為「臺灣蕃地圖」,圖中對於外太魯閣的描述僅有大老(魯)閣外社或外社的標記。
日本殖民政府啟動大規模山地測量後,遍布在臺灣山區的原住民部落才逐漸這些地圖史料中精確地被標示出來。從整體的測繪脈絡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山地測量準備、大規模山地測量、山地測量成果出版及添繪等三個階段。
(一)山地測量準備階段
日本殖民政府啟動山地測量工作後,最早製作的蕃地地形圖為1903年8月,由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蕃務掛製圖的《內灣、蘇澳間蕃地豫察圖》,內容包括「坪林尾」、「大豹社」、「屈尺」、「叭哩沙」、「天送埤」、「宜蘭」、「內灣」、「大嵙崁」等八幅。其比例尺雖然也是五萬分一,但與1908年起測繪的《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在圖幅切分、圖例系統以及內容上並不相同。功能上主要是豫察的性質,在地圖上標記警察官派出所、隘勇監督所、隘寮、廳界、道路、蕃路等資訊,做為當時隘勇線推進及山地探險時的基本底圖。
另一方面,1896年到1904年正是《臺灣堡圖》密集測繪的階段,雖然該套圖主要針對臺灣的平地地區進行測繪,但也跨越蕃界線,調查不少蕃地領域的地形基礎資訊。這些初步的測繪成果對日後《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的正式測量與製圖皆有重要的影響。
(二)大規模山地測量階段
1908年4月,總督府指派野呂寧擔任蕃地地形測量主任,正式展開山地測量工作。在這之前雖然已有零星的小比例尺蕃族分布圖、豫察北蕃圖等,但地圖上資訊仍非常有限。1909年11月,蕃務本署首先以現有資料輯製成20萬分1的《北蕃圖》,次年4月又完成同比例尺《南蕃圖》,作為「理蕃」事業的依據,也屬於豫察的性質,為五年理蕃工作預作之山地測繪。1911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製作的《二十萬分一蕃地地形圖》,也是因應當時迫切的「理蕃」工作需要,在蕃地尚未全部測繪完成前應急製作的一套地形圖。然而《二十萬分一蕃地地形圖》與日後出版的《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在圖號編組與圖幅切割上並無關連性。其範圍也更含跨了蕃地以外的大部分臺灣區域。
此外,為了國際性的殖民宣傳,蕃務本署另製作有彩色英文版的五十萬分一南、北蕃圖,收錄於1911年 “Report on the Control of the Aborigines in Formosa”一書,為蕃地測量之初步成果。1913年另有一系列小比例尺蕃地圖出版,為1914年太魯閣理蕃戰爭前的階段性的蕃地繪圖成果(表1)。
(三)山地測量成果出版及添繪階段
1916年蕃地測量事業告一段落後,總督府也將相關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成果移交給臺灣日日新報社,於1920年代以15分×10分的制式五萬分一地形圖出版。然而在1920年代末期,為了因應蕃地行政區劃的管轄與治理,另以紅字添繪的方式,以相當於平地「大字」等級的區劃範圍,將各蕃社標示在《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地圖上,並以套圖方式命名為各州廳「管內行政區劃圖」。目前可取得的紅字添繪套圖包含「臺北州」、「花蓮港廳」、「臺東廳」、「臺南州」、「高雄州」,皆典藏於林務局。根據各州廳一覽圖上標示的文件號及決裁時間,該系列地圖添繪製作時間介於1929至1932年之間,為日治後期蕃地治理的重要空間史料。
表1:日治時期的蕃地測量與套圖出版(資料來源:《理蕃誌稿》第1-3卷、《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所有圖幅,本研究整理。)
年度
|
測量 (方里)
|
小比例尺蕃地圖
|
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套圖
|
理蕃/測繪大事紀
|
圖名
|
製版
|
圖名
|
測圖
|
製版
|
1903
|
|
|
|
警察本署設蕃務掛;製作內灣蘇澳五萬分一豫察圖(8張)
|
1904
|
|
80萬分1蕃族分布圖
|
1
|
|
|
1906
|
|
120萬分1蕃族分布圖
|
1
|
4月佐久間左馬太接任台灣總督;蕃務掛提升為蕃務課
|
1907
|
|
20萬分1北蕃圖
|
1
|
野呂寧進行測量講習
|
1908
|
66
|
35萬分1北蕃圖
|
1
|
訂定蕃地地形測量須知;野呂寧擔任蕃務課蕃地地形測量主任
|
1909
|
244
|
20萬分1北蕃圖
|
1
|
叭哩沙
|
1
|
0
|
10月蕃務課擴編為蕃務本署;設置測圖掛
|
1910
|
386.1
|
20萬分1南蕃圖
|
1
|
大南澳、璞石閣、大庄、卑南、阿里山、新高山、六龜里、西瓜園、南大武山、枋寮
|
11
|
2
|
第二次五年理蕃事業開始;5月蕃務本署增設調查課
|
1911
|
211.17
|
10萬分1北蕃圖
20萬分1蕃地圖
50萬分1北蕃圖(英文)
50萬分1南蕃圖(英文)
|
1
5
1
1
|
霧社、馬太鞍、丹大社、拔仔庄、郡大社、打訓社、知本主山、太麻里、巴塱衛、牡丹灣、枋山
|
22
|
2
|
開始利用兩萬分一堡圖以方眼描寫法進行實測圖缺描
|
1912
|
28.4
|
50萬分1蕃族分布圖
|
1
|
李崠山、????山、油羅山
|
25
|
2
|
|
1913
|
未記載
|
35萬分1北蕃圖
40萬分1蕃地圖
50萬分1蕃地圖
90萬分1蕃地圖
|
1
1
1
|
加禮宛、能高山
|
27
|
7
|
6月蕃務本署廢除調查課
|
1914
|
95
|
15萬分1太魯閣方面圖
25萬分1討伐軍行動圖
25萬分1北蕃圖
|
1
1
1
|
畢祿山、奇萊主山
|
29
|
28
|
五年理蕃計畫結束
|
1915
|
116
|
|
0
|
????社、????社、????社、???山
|
32
|
39
|
5月新任總督安東貞美上任;7月廢除蕃務本署,改隸警察本署理蕃課
|
1916
|
未記載
|
|
0
|
????社
|
33
|
55
|
|
因網頁篇幅限制,故本文分為上、中、下三則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