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主編序 本期專題 31 2017/04

文/郭俊麟

【作者介紹】

郭俊麟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國內有關「歷史地圖」的出版大概可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是利用現代的繪圖技術,考察歷史時代的相關地理資訊,做為呈現歷史時代空間資訊的新地圖;第二類則是重新出版過去歷史時代的地圖,並保留原來的製作內容及相關資訊。前者以現代技術諸如GIS所製作的地圖,儘管多有參酌史料或相關空間佐證資料繪製,但也加入的現代繪圖者的主觀意識及判讀的結果,雖然較易與現況的地理環境作比較,但不可避免的簡化了部分歷史元素,且因地圖註解方式與文獻檔案不同,而不易追溯其參考圖資的來源。後者的出版方式,則以是保留歷史時代所製作地圖的原始資訊為前提,進行復刻或作必要的修復工作。雖然早期歷史時代的地圖不強調精確比例尺、座標、方位,主要以示意為主要的呈現方式,卻蘊藏了當時的製圖者的環境識覺,或當時權力者對該區域地理空間的認知。百年前開始的科學化製圖,則有其統御、管理或軍事等特殊的目的,這些系統套圖的成果,也成為探索當時人文地理及環境特徵的重要空間史料。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乃是以前述第二類的方式,針對台灣的原住民族進行大規模的地圖蒐集與選錄,也是國內首次以原住民族為主題的地圖復刻出版計畫。這些與原住民族相關的地圖在時間尺度上橫跨四百年,歷經荷西、明鄭、清領、日治,隨著地圖技術的演進,有著各種不同繪製目的與標記方法。也因此一般民眾在這些歷史地圖的閱讀上有著難易不等的知識門檻。對歷史研究者而言,若沒有這些地圖測繪過程及相關圖例系統的參考資訊,也容易有解讀錯誤或無法有效應用珍貴圖資的遺憾。本導讀手冊特別邀集國內相關地圖史領域的學者,分別針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進行繪圖背景考察與測繪歷程的研究與撰寫工作。依照荷西到清領前期、清代開港及近代化、日治臺灣山地探險與測量、日治時期「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等四個主題撰寫導讀。這些導讀並不是原住民族的歷史地理研究,而是作為提供國內外的原住民研究工作者使用這套地圖集的檢索及參考。

 

歷史地圖豐富的空間資訊,不僅可與文獻史料相互對照,也可補充文字敘述之不足,提供視覺性的理解與思考,對歷史地理研究更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近年來對於原住民族部落變遷、傳統領域探討等議題的討論,需要更多空間史料作為佐證與深入探討之用。這次原住民族委員會所出版的《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及《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導讀指引》,相信將可為國內外的臺灣原住民研究打開另一扇探索的大門,是以為序。

 

(本文原刊載於《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