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當代都市阿美族的木工歌 文化觀察 28 2016/08

文/楊士範

 

    回顧原住民歌謠發展史,戰後誕生了許多描寫工業資本主義下的勞動心聲歌謠。筆者初步整理了若干戰後的原住民勞動歌謠,如表一所示。這些歌謠,可以具體反映出戰後原住民主要從事的幾個行業:煤礦業、遠洋漁業及營造業。從歌謠創作的角度來看,這些歌謠,主要是集體創作,其次才是個別創作。集體創作的歌謠,大多是先在原住民離散者之間傳唱,後來才被採集、編譜,書寫固定下來;個別創作的作品,則透過唱片公司發行卡帶、CD等的方式傳播開來,成為小眾或大眾的流行歌曲。其中,有關營造業的勞動歌謠,又以描繪板模工的歌謠創作最引人注目。當中,1980年代誕生的都市阿美族人集體創作〈木工歌〉,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歌〔1〕。之前,筆者在田野調查中最早蒐集到「桃園版」的木工歌,亦即歌詞的臺北改為桃園而已,其餘歌詞都一樣。後來,我曾在新店地區訪問過一些阿美族板模師傅(從業約二、三十年),但這些師傅都未曾聽過這首歌謠。從這些少許的跡象,或許可以推測這首歌流傳的過程最早可能制限於某些地方(例如桃園地區),後來才慢慢傳入臺北市或新北市阿美族的生活領域中。例如,近幾年新北市新店區的溪洲部落的居民,是透過新北市部落大學的課程,才接觸到這首歌謠(雖然說溪洲部落的住戶有高比例的建築板模師傅)。這首歌,其傳播的方式是透過阿美族工人們下班之後的自娛娛人吉他彈唱,隨著轉移到不同工地而開始流傳。其傳播的地區剛開始可能不大,後來才逐步擴大。這跟唱片工業的「歌曲」傳播方式很不一樣。

 

     除了上述集體創作的〈木工歌〉之外,另外,近來還有個人創作的歌曲,例如阿美族歌手夏國星創作的〈釘板模的心聲〉、排灣族樂團Boxing的〈山上拉釘人〉及阿美族歌手查勞.巴西瓦里的〈板模工人〉等,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這類的創作都是經過CD的方式流傳。亦即歌手個人創作的作品,透過唱片公司灌錄成可販賣的商品(大量生產成卡帶、CD形式),將「聲音」資本主義化。比起上述面對面傳唱的〈木工歌〉歌謠,這些市場取向的歌曲可以傳播的更遠,也可以跨越不同族群與職業類別閱聽人群的限制。

 

(製表/楊士範)

 

    都市阿美族人集體創作的〈木工歌〉,歌詞是這樣寫的

 

Niyaro  no  Taypak  o  pimokongan

Niyaro  no  Taypak  o  pimokongan

Siyakay  toktok  katawako  ko  ´orip  ni  natrieng

Macokako  malokelon  ´say to loti

Misiyapan  to  dadaya  kocihang  sako  toki

Maherek  a  malafi  si´ayaw  sato  lawmiciw wisepsasimi

 

(臺北這個地方是做木工的大本營/每天所聽到的是工地裡敲敲打打的聲音/在樓梯間上上下下/做到下午五點後才收工/晚飯後只見到全身疲勞的人/面對著老米酒、維士比、沙西米作樂)

 

    這首〈木工歌〉流傳於大臺北地區,但詞、曲作者皆已不可考。不過,如果我們分析這首民謠的歌詞內容,將看見一些有趣的現象。〔2〕首先,歌詞的第一段,Niyaro是部落之意;Taypak 是臺北;pi-mokong-anmokong,即木工之外來借詞),做木工的地方(pi-×××-an為阿美語法中的處所焦點)。整段,意為臺北這個地方是做木工的大本營(部落)。其次,第三段中的Siyakay是日語「社?」(????,shakai)的外來借詞,指的即是「社會」;toktok為阿美語,「敲敲打打」的意思;Katawako也是外來借詞,日語的「型?」(????,katawaku),指的是「模板」;´orip為阿美語,「生活、生命、生計、人的一生」之意;na-tireng也是阿美語,「身體」之意。第三段整段大意即:每天所聽到的是工地裡敲敲打打的聲音。

 

    第四段,Ma-cokako 為阿美語「爬上」之意(動詞);ma-lokelon為阿美語「下去」之意(動詞);´say為阿美語「…之間」之意;loti為外來借詞,國語之「樓梯」。整段大意即:在樓梯間上上、下下。第五段,Mi-siyapan為外來借詞,國語之「下班」(siyapan),其中ma-mi-在阿美語語法結構中,被稱為「主事焦點」;dadaya,阿美語「晚上」之意;koci-hang為外來借詞,日語「五點半」(????,gojihan)之意;sako,外來借詞,日語「離去」之意;toki也是外來借詞,日語的「時」(??toki),之意。整段大意即:做到下午五點半後才收工(下班)。

 

    最後一段,Ma-herek為阿美語「結束」之意;ma-lafi為阿美語「吃晚餐」之意;si´ayaw也是阿美語,「面對,在前」之意;lawmiciw外來借詞,國語「老米酒」之意;Wisep也是借詞,國語「維士比」之意;sasimi,日語之「沙西米」之意。整段大意即:晚飯後只見到全身疲勞的人,面對著老米酒、維士比、沙西米作樂。

 

    就〈木工歌〉這首阿美族民謠整體的意義而言。首先,是整首歌的歌詞很多地方是日語及國語之外來借詞,諸如mokongkatawakushakailotisiyapankoci-hangsakutokilawmiciwWisep sasimi;這些詞彙是阿美族原本所沒有的,因著與外界的長期社會接觸,故使歌謠借用異族的語言,來指稱外來之物或新的事物。此歌謠用阿美語法,很有趣的將阿美語、日語及國語(北京語)串用其間。形成所謂的混雜性的現象。其次,此歌謠,用pi-mokong-an來指稱從事木工勞動的場所,也就是木工(板模)工人被集中勞動的空間。阿美語沒有「社會」的概念,他們用日語「社?」(????,shakai)來指稱「社會」。再其次,就勞動時間而言,此歌謠借用Siyapan(下班)、koci-hang(五點半)及toki(時間)之外來詞彙,來指稱木工下班的時間。最後,此歌謠最後一段則標示上班時間(雇主的時間)與下班時間(自己的時間)之區別;晚餐之後,為飲酒休息之休閒時間(非勞動時間)。(本文摘錄並修改自氏作《成為板模師傅:近五十年臺北縣都是阿美族板模工師傅養成與生命史》(2010)一書。)

 

 

 

阿美族板模師傅工地作業之一角,攝於新北市南勢角(圖片來源/楊士範)

 

 

 

 

〔1〕這首民謠,約誕生於臺灣都會區大興土木的1980年代。當時都市的公共設施、集合住宅或商業大樓,急需要大量的勞動人口投入建設行列,來都市的原住民前後透過社群網絡加入工地勞動的工作。之後,曾經有高比例的原住民勞動人口,從事營造業的基層工作。在建築工地勞動的工種分布上,排灣族偏向於鐵工工作(鋼筋工),而阿美族偏向於木工(板模工)。都市阿美族人,則常戲稱自己的木工職業為「木師」(牧師的諧音),或「男模」(男性板模工的簡稱),甚至稱自己為「做家」(作家的諧音)。女性多從事拔釘或傳料的工作,她們戲稱自己是「拉釘公主」或「拔釘公主」。

〔2〕 特別感謝陳正福老師(阿美族母語老師)逐字逐句的翻譯與解釋。

 

------------

 

作者簡介:

 

楊士範,現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研究興趣為都市原住民、當代原住民社會變遷、歷史社會學。主要著作有《平和(Piuma)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礦坑、海洋與鷹架》、《阿美族都市新家園》、《成為板模師傅》、《聽見「那魯灣」》,〈長嗣繼承制度與人口差別遷移—一個排灣族和平村城鄉移民的例子〉、〈當代阿美族都市移工、流動與扎根〉等專書及相關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