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臺灣原住民族神話傳說凸顯的功能與特色 本期專題 28 2016/08

文/浦忠成

 

近年來,有些書籍歌頌席捲全球的科技與現代性,提倡世界是平的。……我有幸見到的世界,幾乎可以保證不是平的。這個世界高高低低,遍布山巔低谷,充滿引人好奇的異象,或妙不可言的事物。歷史並未停下腳步,在今日,文化變動與轉化的過程,也一如以往充滿活力。那些只用自己那一套單一文化典範來理解各種經驗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有單一的色調。但對於那些用雙眼去看、用心去感受的人而言,這世界依舊保有豐富而複雜的心靈地貌。Jade Davis(2012)

 一、前言

 

    神話傳說是散體的故事,神話、傳說本各有明確的範疇與定義,前者指涉有關天地創造、人類起源、天災、天象、神靈、宗教、生死、天界、冥界、文化產生等;而後者與歷史現實有關,內容包括人物、動植物、地方、工藝、土特產與風俗等(金榮華,2015)。全世界所有民族,不論其已經高度發展如城市化、數位化的族群如歐美諸國,或者如依然沿襲著祖先傳統,以狩獵、漁撈及採集植物維生的民族,如昔日稱「布須曼」人(bushman,居住矮樹叢的人,此為貶抑之詞,該族自稱Song),以及居住澳洲已經數萬年的原住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神傳說話,只是其內容之繁複、簡略,以及是否已經載入文字,或是依然靠著口耳相傳的方式延續的差異。在臺灣許多人熟知的「口傳文學」(oral literature),其實它的意義與民間文學(folk literature)相同,只是以口傳文學專指原住民族所有,則是在強調它依然存活於口耳相傳的環境如部落內的組織與各類活動。

    臺灣原住民族的語言並沒有可以直接對譯於「神話」、「傳說」的辭彙,只有近似的表達詞語;譬如布農族將以口語敘述昔日或古遠年代的故事的說話方式稱作halihabasan,其意為「古事」(或故事),該族並不區分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泰雅族也不作區別,稱這種說話方式與內涵為ywaw raran,(ywaw為事,raran為古時候)也有「古事」、「故事」之意1。排灣族有milimilingan(或mirimiringan),也是「古事」或「古代發生的事」之意,其意義有三:一是指太古的事跡;二是指靈異之事;三是指靈怪的神人2。這一類是比較古遠、神怪而與人世疏遠的口傳故事。(《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2003)同時在milimilingan出現的人名或神名,通常採用重疊稱呼,譬如Pujajuyan(男子名),稱作Pujajuyajuyan,而Choko(女子名)則稱Chokochoko;而日常生活裡則不存在這種情況(小林保祥,1998,頁90)。對於時間較為接近,也比較可靠的故事稱為tjautsiker,即「新的故事」之意。卑南族(南王puyuma部落)將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稱作tinu pa’ti Ta tomuamuan,即「祖先的話」或tinu pa’ti Ta ma’iTangan「老人的話」;另外,有一些英雄事蹟或好的榜樣,具有真實性和值得後人學習者,稱mutu ngayingayanmutu ngayingai,即「典範事蹟」,譬如〈卑南二少年英雄〉3;卑南族人要講述「祖先的話」之前,必須進行一項儀式,即以右手食指蘸酒,再輕灑於空中,行三次,並禱唸祖先之名,請求准許講述屬於祂們的神話傳說與事蹟,也請求祖先在一旁協助與引導,稱之為kianun nitia,意為「跟祖先打招呼」,如此,講述者才能敘說流暢,也不會遭遇到不測和不幸的事。4(宋龍生,1998)阿里山鄒族稱故事為’oenhava,此詞由“enha”(說、述說)、“va”(…的事)、“oenha”(常說…),即「常常說的事」或「口碑」,屬名詞;而講述故事則稱ehohamo,此詞由“eho”(說,說起)、“hamo”(大神或天神)組成,表面詞意為講述天神事蹟,但是講述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都可使用此一詞彙,它屬於動詞。

     「古事」、「古代發生的事」、「祖先的話」、「常常說的事」明白呈現這些敘事就類同漢語「講古」(阿美族港口部落近來也挪用此語而稱pakongko),是後人藉以知悉從前的重要方式。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經上演過一齣齣壯闊華麗的歷史劇場,部落間衝突、攻伐或結盟、和解,以及日常的耕作、狩獵、漁撈與採集,森林谷地間高亢悠遠的呼喊,部落裡低迴不絕的吟唱,搭配著驚心動魄的英雄傳奇,或遙遠年代極度乾旱與洪水淹沒世界的故事,在男子會所、祖靈屋、獵寮、田間小屋的火塘邊,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部落子民。所以在遙遠而混沌的年代中,這塊土地上早就產生了最原始而純樸的敘事文學,這種文學與真實的生活緊緊牽繫著,部落或群體的所有成員,都能參與它的創造、傳播與實踐。

 

 

二、原住民族神話傳說的重要內容

 

     在臺灣這塊土地擁有最早生活經驗的民族,累積最原始、多樣而綿長的部落集體經驗與記憶,亦即神話傳說的創造與傳述,部落依然存續的神話傳說,遠非簡單分類可以全盤涵括,謹舉大者以述其要:

(一)人類起源故事:神靈降生(阿美族、雅美族等)、土生(鄒族)、巨石生(泰雅族)、木生(鄒族)、葫蘆生(布農族)、高山起源(太魯閣族)、昆蟲化生(布農族)、蛇生(排灣族、魯凱族)等是祖先起源依託,形成繁複的類圖騰的區別符號、意涵。

(二)黃金年代故事:強調昔日無須狩獵、採薪、耕作、編織,即可獲得溫飽,年壽亦長久如山中巨木,此美好情境卻遭貪婪或懶惰者毀壞。這是艱苦歲月中,人類不肯放棄對未來希望的堅持與想像。

(三)天象與射日月故事:早期人類經歷許多的天象與氣候變化,這些驚異、恐懼的體驗都沉澱在射日、射月與鳥類推高天空的神話描述。

(四)洪水故事:大地淹水,人類逃到高山的記憶,幾乎所有族群都有如此的敘事,許多科學證據顯示這些絕非無稽的幻想,而是遠古曾經發生的自然災害,由人類集體思維傳遞,藉以戒惕後人的警覺。

(五)作物獲得:珍貴的糧食作物,據說來自地下、海外、神授,或由動物如鳥雀、田鼠食用而啟發等方式獲得,此類敘事隱喻糧食作物取得不易,諭示人類應該珍惜資源。

(六)文化創造與發展故事:部落位址的尋獲與建立、各種文化習俗的萌生與發展,部落的遷徙、征戰、結盟等故事,說明人類如何邁向文明進步的過程。

(七)類文化圖騰故事:動植靈物如百步蛇(排灣族貴族祖先)、葫蘆(布農族起源之物與排灣族產生穀物之物)、飛魚(天神賜給雅美族人的珍貴禮物)、小米(神授之物)、老鼠(啟示榖種者)、麻雀(叼火者)、羌(洪水時取火者)、sisilig(泰雅族神鳥,舉天、占卜之鳥)、松鼠(鄒族小米女神的神聖珍物)、山豬(土地神豢養之物)、鹿(啟示鄒人如何揉皮)、蒼蠅(搓手搓腳啟示人類鑽木以取火)、蚯蚓(大水後生成土地,喻示肥沃之地)等與人類的互動,拉近人與物的距離與區隔。

(八)四方奇人故事:如矮人、巨人、巨陰人、地下人、女人部落、食人族、食蛇族、食香氣族等。呈現昔日先民對於四方人種的認知、遭遇經驗與印象,經常有誇大、扭曲的描述(如《山海經》)。

(九)祭儀源起故事:蘭嶼雅美族飛魚祭儀(飛魚與人類相互的承諾的實踐)、鄒族mayasvi祭儀(孩童被帶到天上學習祭儀,長大後降下教導族人)、賽夏族矮靈祭儀(矮人臨別教導族人學習祭儀與祭歌,舉行祭典即是履行承諾);各族群不同形式的收穫祭,係酬謝農作神靈或土地神的幫助。

(十)靈魂歸宿之地:身軀死亡,靈魂不滅,紋面族群(泰雅族、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等),深信靈魂要走上彩虹橋通往祖靈之地(起源之地paqpaq waqa / pinsbukan / pusu qhuni);排灣族的祖靈就在大武山上,賽夏族相傳其祖靈石像仍然在大霸尖山矗立(想當然其歸宿地即在此),而鄒族認為人間生命結束,靈魂會回到稱為hohcubü(神靈聚居之處)的塔山。顯示先民如何嘗試超越生命的有限。

 

神話傳說試圖解釋的涵蓋群體與個人生命的經驗、期望與想像,隨時隨地都可能因為一個事件與靈感而被創造。全世界所有民族的神話傳說基本結構,是對照著人類共同的心靈需求,所以大致相似,但是情節內涵就會因地因人而有差異,韓國人蔘故事、蘭嶼雅美族飛魚故事,以及夏威夷大島嶼火山密切相關的pele復仇的神話5,都是無可替代的故事;即使相同主題的神話,如希伯來神話中由耶和華震怒於人類惡行而降下的洪水,與發生在中國華北而由大禹所治的洪水、臺灣鄒族因鰻魚堵河而造成的洪水,其具體內容都大相逕庭。這些差異、獨特處,就是這些故事價值所在。

 

 

三、神話傳說的功能

 

     神話傳說在昔日是部落進行文化傳承時重要的課程,也是集體規範產生的源頭,藉由耆老不斷地講述,讓下一代能夠理解其內容、意義,而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實踐,神話傳說在部落存在鉅細靡遺的功能,謹取其大者敘述:

 

(一)空間指標

原住民族與臺灣土地有最久遠、最深厚的關係,所有的部落、族群在此地延續群體的生命,高山、山谷、草原、密林、湖泊、懸崖、瀑布等,都可能蘊藏神靈啟示、祖先腳蹤、浪漫事蹟、勇武行為的所在,這是原住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綿長歷史的最佳註腳。起源之地、多水蛭之地(花蓮水璉)、崩塌之地、廝殺之林、追逐之崖、矮人之洞、Alikakay(南勢阿美傳說的巨人)之地、地下人入口(布農族地下人ikulun故事)等等,在臺灣處處標示故事與祖先的足跡。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部落的幅員有一定的範疇,超越此範疇就是其他部落的領域,對於所擁有的領域,部落成員如經常遠行漁獵或征戰的男子、擁有部落特殊知識與經驗的巫者或祭司等,對於部落上下四方存有的事物現象,都會有一定的看法與敘述、傳承的方式;譬如年長的獵者對跟隨的初獵者沿途傳授山川地名與相關的敘事;在家族聚會中,長者會對青年敘述祖先遷徙的路線、建立住地或部落的地點,讓子孫了解家族發展與傳承的脈絡,這是最鮮活的地理課程。

 

(二)歷史回溯

各族部落耆老講述故事,恆有穩定時序:天地呈現、天象不穩,日月交替,人類生活艱苦,再有洪水肆虐,人類逃到高山,鳥獸聚集,取火取暖成為必要,等大水退去,人類下山尋找佳地重建家園、尋找食物、學習耕作,漁撈狩獵採集,獲取生活滋養,至此生活漸趨安定。至於部落遷徙、災變、衝突、結盟、豐穫歉收、疾疫流行等事,則各有差異,但是在在反映於自古相傳的故事敘述脈絡。這些神話傳說的內涵,即是部落綿長的歷史再現。

 

(三)文化標示

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群居住此地已達數千年,6所以在這塊土地擁有最早生活經驗,累積最原始、真實、多樣而綿長的部落集體記憶。由人類最初的起源,接著生養於天地山川與部落族群之間,不論是個體微小的存在,以及族群部落整體生命的維繫,以迄最後生命的終止,都有完整而特殊的安頓型態,這些自成一格的文化內涵與生活的觀念,點點滴滴,在部落成員共同傳續的口碑故事中,獲得不斷的詮釋、增添與調整,是一脈永不停滯與斷裂的活水泉源。這些初始的集體思維與記憶,渾融著自然與人類複雜的心理作用,並且深刻的鑿刻在族群與部落曾經生活的空間領域。

 

(四)人格塑造

部落成員長期傳述、聽聞先人事蹟,或有智謀的征帥、勇敢的戰士、多獲的獵人、破浪的漁人、無所不知的智者,以及遭人嘲笑、鄙視的怯懦、背信、偷盜行徑,這些或被讚頌、或斥責的言行,在集體的思辨、篩選的過程中,逐漸成為某種被遵循的典範,或迴避的敗德。各類社會遵循的規範、禁忌的事物,不必相同,其形成,正是源於神話傳說中人物典型的歸納。

 

 

四、臺灣住民族神話傳說的特色

 

     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中眾神競逐,言行演繹人間事態,人格和神性雜煣,人世與神界籠統,而每一神格逐漸被賦予獨特意義與屬性,在其後各類藝術創作中,其神群形象的昭著,成為神話與藝術結合的典型;生存於沙漠貧瘠土地的部落居民,在艱苦中擊敗對手,承襲早期蘇美人神話傳說,再逐步增添內容,成為獨特選民與唯一主宰神祇間互動的敘事,彌賽亞救世主與末日救贖,成為宗教與教義發展基石。耶穌及其門徒的故事,再次演繹先知的苦行與戒律,諭示新世界終將降臨。原本豐富多樣的漢族神話傳說,在文字發明後即被記錄傳世,卻在儒道學者的整理與詮釋過程,遭到哲理化、歷史化的整理與變改,用以寄寓、依託學者的主張,於是改變其原有的面貌,導致神話傳說素材分散於經典、歷史、地理、哲學、文學等不同的書籍,讓西方學者誤認漢族缺乏神話。這些不同民族的神話傳說,在主題、結構上,可以與臺灣原住民族的神話傳說對應,其情節內涵卻是南轅北轍。

     擁有悠久文字歷史的民族,其神話傳說故事早就記載於其浩繁的卷冊中。這些原始而古遠的文化思維、認知、經驗與想像,在歷史逐步邁進的過程,已經難以真正有效幫助現實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朝向進步與文明的趨勢與環境下,當宗教思想已經超越泛靈的階段,而學術或理性知識日益擴展其影響範疇,它們漸漸被創造這些文化產物者的後裔所遺忘與鄙視,於是對於這些可能存在著所謂怪、力、亂、神要素的產物,進行新的解釋與安置;歷史化、思想化、文學化是處理這些文化遺留(survivals)最便捷的方式,卻也讓其原貌遭到毀壞。

     臺灣原住民族神話傳說產生的基礎,是部落與周遭的土地環境,過去部落缺乏書面語言的記錄、傳達模式,故事內涵卻貼近生活,深刻滲入儀式、規範、禁忌的細節,每一族群部落的神話傳說體系,都大致呈現以下的特色:

 

(一)口傳持續

即使環境改變,生產方式多樣,會所功能式微,長者逐漸凋零,迄今有心的部落耆老,依然向子孫傳述亙古以來不曾停止的故事講述。近年來,原住民族語言文化復振的意識增強,傳統祭儀持續,新興祭典也不時出現,祭儀與神話傳說交相呼應,增強延續動能。

口傳故事傳遞的過程通常是一種雙方或多方可以互動、溝通的情境,不似故事讀本的閱讀者,僅是單向的接受情節逐次的推進,即使無須言語回應,當講述者聚精會神沉浸在故事的情節,那由口吻間依序傳遞、充滿講述者情感滲透的語音敘說,毫無滯礙的傳輸到聽講者的耳鼓腦海,再次重構故事的脈絡細節,一幅幅生命活潑靈動的場景浮現,人物事件活現。部落族人依然可以某些場合,聆聽各類口碑與祭唱,學術田野依然方興未艾,足徵口傳敘事傳統猶在。

 

(二)儀式實踐

故事與儀式是一體的兩面,這是許多人類、神話學者共同的發現。原住民族神話傳說與依然運轉的農耕收穫、漁撈、狩獵等祭儀,彼此之間關係密切。蘭嶼島上環境、資源與人的需求,形成島民依賴洄游魚類、底棲魚類的習俗,飛魚象徵神靈的賞賜,而游移於海岸邊的魚類,支撐神聖魚種離開的時光。排灣族五年祭迎接大武山祖靈到訪;卑南族南王部落的海祭追念昔日由東方島嶼攜回粟種的先人;鄒族homeyaya收穫祭感謝土地神與小米女神對於農作與收穫的幫助;對於貴族家族的禮敬與百步蛇的禁忌,落實排灣族故事中對於貴族祖先起源圖騰的意涵。賽夏族矮靈祭則是一再重演當年祖先與矮人曾許諾的補償,用以寄寓感恩,並減少報復式殺戮的罪責。這些不斷重演神話意境的祭儀,賦予神話傳說以永恆存活的動力。

 

(三)在地特性

所有民族的神話傳說不能判斷其高下、優劣,它們都是一個民族賴以說明其獨特經驗、感受、想像、期許、價值與規範的文化形式,也是展示其民族整體特色的內部核心(經典)。由於故事的在地/本土屬性,即使有故事傳播、移動的現象,但是其情節內容與其所屬的族群、文化與地理環境的牽涉之深,是旁鄰與遠地的民族難以比擬與可理解的。不同族群的起源故事,如鄒族自玉山、排灣族自大武山、卑南族自都蘭山、太魯閣族自白石山、泰雅族自大霸尖山,以及布農族各群與郡大山、丹大山、巒大山等的地緣關聯等,均有其各自的經歷與記憶--屬於山的體驗。蘭嶼雅美族在海洋、島嶼之間生活的內容與故事,也非高山族群所能體會。海濱、島嶼、高原、峽谷、草原、凍原、赤道之地,形塑的住民與其神話傳說,截然不同。

 

 

五、結語

 

     根據語言學、考古學的證據,原住民族的祖先約在距今6000年前即已陸續進入臺灣。先民渡過海洋、進入島嶼,尋找空間,建立住地,必然先要認識、適應生存的環境,民族生命方能綿延不斷,傳續至今;因此原住民族的神話傳說跟土地的關係極其密切。跟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原住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絕無僅有、相傳久遠、內容風格獨特的神話傳說體系,這些龐雜的故事,為高山、谷地、平原、海洋、島嶼、海濱、森林、草原、溪流逐一命名,以洪荒的思維予以解釋,再透過萬物有靈的視角,歸納天地間靈動奇幻的現象,從而各類神靈、精靈、妖怪現形,職司萬物的興滅吉凶,也讓各類祭儀、規範與生活的節奏就位。由此以觀,神話傳說正是先民意圖安頓生命的產物,與其他任何一個民族的神話傳說同樣具有深刻的意義與珍貴價值。

     過去極長的時間,原住民族遭受深度殖民,統治者的同化政策與外來宗教的進入部落,讓族人對於這些神話傳說的意義與價值感到混淆,無所適從,甚至連同祭儀,曾極力予以拋棄,族人紛紛走入教堂,導致祭儀冷清、會所廢置,故事與祭歌幾近斷絕。所幸近年來多元文化思潮漸起,族人再度重視祖先傳遞的文化,官學部門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原住民族知識的整理、詮釋,甚至納入課程教材;加之,近年來,原住民族文史探討、知性旅遊與數位技術發展的趨勢,也讓部落的故事日漸受到重視。「有故事,就有商機」逐漸成為部落族人的想像7。原住民族正朝向自治,確認原有土地山川領域,傳續與發展文化習俗,作為歷史文化核心的神話傳說,正是民族的軟體資源與權利佐證的利器。

 

 

引用文獻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泰雅爾族神話傳說》(1991)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泰雅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

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1997)臺北市:常民文化。

李維斯陀。《野性的思維》(1989),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宋龍生。《卑南族神話傳說故事集:南王祖先的話》(1998)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金榮華。《民間文學概說》(2015)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韋德.戴維斯(Wade Davis)。《生命的尋路人》(2012)新北市:大家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浦忠成。《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臺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2000)臺北市:里仁書局。

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2009)臺北市:里仁書局。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2003)臺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臺灣省通志稿,同胄志,曹族篇》,(195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的《泰雅爾族神話傳說》(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1991)稱Pin’aras ke’ na bnkis

〔2〕 據云,milimilingan是以夏季蟬鳴mingming的小聲音所做的形容。據說昔時神人唱歌而造人、造小米,大概是其歌即祈禱詞,其聲音如蟬鳴mingming。唱歌造人、創造小米是很靈怪的事,因此可能由此轉變為將靈怪的事及進行靈怪事的人稱為milimilingan;而唱歌造人、創造小米等都是與太古祖先的事有關,故又將太古的事跡稱為milimilingan的故事。另該族人亦將神奇不可思議之事視為milimilingan,如電話、相片、唱機、鐘錶、電影等。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5卷:排灣族》第一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頁111-112

〔3〕卑南二少年e’puanaowunayan,是Tatanglau與知本的Cikacikao的兒子,母親死後,兩兄弟回到母親在puyuma的家。後來妹妹被巨蛇吞噬,兩兄弟殺死了巨蛇;哥哥被rarangus人抓住,弟弟乘著風箏救回哥哥,他們後來以地震、雷電報復rarangus等事蹟。

〔4〕 宋龍生也提及在南王部落有時以日語mukasi banasimusi banasi稱故事,即所謂「昔話」(1998)。噶瑪蘭族稱神話傳說故事為pakunku(清水純《噶瑪蘭族神話傳說集:以原語記錄的田野資料》(臺北:南天書局,1998),或許是由閩語「講古」一詞而來。此類敘事,大港口阿美族也以pakongko稱之。

〔5〕 夏威夷大島(Big Island)火山故事中的憤怒女神pele,不斷追逐搶走其情人的姊姊,植根於當地的地質與處處可見的活火山。

〔6〕 語言學者李壬癸(199764)認為:「(南島民族)大約距今六千年前由亞洲大陸遷到臺灣。也有可能是分批來的。時間相當長,最早一批約在六千年前,到臺灣之後大都集中在中南部區域,北部也有,東部沒有那麼早。最晚到臺灣地區的是雅美族,這個民族的語言與菲律賓巴丹群島語言非常接近,彼此之間仍可溝通,可見分化的年代相當晚近,大約只在數百年前。」

〔7〕 像泰雅族Simangus司馬庫斯部落共作共享、鄒族tanaiku達娜伊谷溪流保護?魚、魯凱族霧臺部落部落環境維護等行動,都有故事驅使集體的意志,也讓外來的遊客受到感動而加入支持的行列。這是美國Annette Simmons《說故事的力量》(The story factor)(2004)一書提到:「誰有傳奇,誰就勝出!」一語的同義詞。

 

 

------------

 

作者簡介:

 

 pasuya poiconü浦忠成,鄒族tfuya大社出身,獲中文博士學位,歷任花蓮師範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師並兼任中正、文化、成功、東華大學教職。曾任原民會副主委、國立史前館館長,現任考試院考試委員。在土地上種植鳥獸都喜的樹木、跟隨獵人進入育養族人的霞山(海拔2400m)是近來遠離塵囂與紓解自我的方式。著有《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書等20餘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