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洪水?海嘯──原住民洪水傳說與早期臺灣史研究 本期專題 2 2012/04

文/李毓中

2007年的南亞大海嘯奪走十多萬人命的消息,除了令人觸目驚心與感嘆人面對大自然瞬息萬變時的渺小外,另外數則新聞亦吸引了筆者的目光,即幾位災民在海上漂流數日後遇救生還,以及海嘯將某些小島淹沒後,第二波海嘯的巨浪將倖存者沖回小島最後存活的消息。這不禁讓筆者有了聯想,那麼東臺灣原住民諸多有關「洪水」裡兄妹或姊弟「漂流」至該地而倖存的傳說,究竟這些「洪水」是什麼呢?又其對早期臺灣史研究的可能研究意義是什麼呢?而後筆者有了一些初步的心得,藉此文提出與學界討論。


基本上,筆者認為臺灣原住民傳說裡的「洪水」應該要細分為兩種,一種是因雨水氾濫成災的「山洪」,另一種則是地殼變動而導致的「海嘯」;而判定差異的標準很簡單,即是該地居民是否臨海以及其文本中是否同時有類似地震的描述,若是,基本上筆者認為皆可認定是海嘯而非「山洪」。因此,臺灣東海岸的阿美族、卑南以及達悟族等族群,皆有先人遭遇海嘯倖存,或甚至是先人因「漂流」而來到現居地定居的傳說1


那麼,臺灣島周遭的鄰近島嶼是否亦有類似的傳說或史實可供參考呢?答案就在與我們臨近的琉球群島,該地不但有許多海嘯及先民歷經「漂流」的傳說,甚至還在史料裡真實記載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海嘯。


1771年4月24日早上八點左右,石垣島東南方約40公里處發生了7.4度的海底地震,之後最高達60公尺的海嘯分三次襲擊宮古及八重山群島,近萬人成為海中波臣。 2而有關兄妹或姊弟遇海嘯後倖存或「漂流」至他島進而繁衍子嗣的傳說,亦可在琉球的先民傳說裡找到許多類似的描述。3


清末來臺的英國冒險家必麒麟所著的《歷險福爾摩沙》一書描繪的大風雨。(智慧藏資料室) 這些臺灣與琉球群島的海嘯傳說,大致上可歸納為以下兩點:一、反映了位於地震帶琉球群島與東臺灣先民們與大自然之間關係的歷史,也就是說海嘯影響他們的族群生命至深,因此他們將這些共同的記憶「存放」在「傳說」裡,透過代代「耳提面命」相傳以為殷鑑。二、透過傳說的理解,可以說明此區域人群的遷徙,或許存在著一種與其它地區不同的方式,即海嘯;這些因海浪的來去而「遷徙」的倖存者,數量不多但往往可能擁有著近親的血緣關係,最後因海嘯而被迫在異地繁衍子嗣。


而不禁令筆者思索的是,如果先民們曾因海嘯而被迫「漂流」遷移到其它地區,或甚至其它的島嶼是可能存在的遷移方式,那麼現有的以理性或自主性為思維的南島語族遷移論述,不管是所謂的「快車」與「慢舟」理論,是否都應該要對海嘯非自主性的「漂流」,此一雖人數少但可能存在的「變數」4 進行更微觀的研究或考量呢?


早些年「神話學」還沒有形成一門專門的研究領域之前,原住民的傳說往往被視為「文學」的一部分,少有人對這些文本進行解讀,但隨著「神話學」的越來越受重視及解讀理論的更多元化後,「傳說」不再只是原始住民的荒誕奇想,它承載了更多的內容等待學界去解讀。如同羅蘭‧巴特曾說過:「在神話概念裡沒有僵化的形式;它們可以成形、轉化、解體及完全消失。正因為它們是歷史性的,而歷史很容易抑制它們」、「神話並不隱藏任何事物,它的功能是扭曲,並不是使事物消失」。5


很顯然地,「神話」裡承載了「歷史」的「密碼」,一種把「事實」扭曲但又不使之消失的密碼,然後方得以繼續流傳下來,因此如何能將這些臺灣先民的口傳傳說,將以「還原」為史實,即是學界需要努力的工作,而曹永和先生〈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臺灣歷史之一頁〉一文,堪稱是將傳說「還原」為歷史真相的經典之作。6 想想如果傳說可以將「小琉球原住民」變成「黑奴」,並將此事毫無關聯的鄭成功「捲入」, 7那麼原住民將「海嘯(tsunami)」口傳成「洪水」,8 又有何不可能呢?或許臺灣原住民的傳說故事裡,還存在著一些我們可以有更多學術想像與研究的空間,也說不定。(本文原載於《臺灣學通訊》30期(2009.06),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

 

【注釋1】有關這些傳說可參考尹建中,《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臺北:內政部,1994)。陳千武,《臺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臺北:臺原,1995)。喬健,《臺灣南島民族起源神話與傳說比較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等。
【注釋2】牧野清,《八重山明和大津波(改訂增補)》(雄本:牧野清,1982)。
【注釋3】相關論文請參考林淑莉,《琉球神話與臺灣原住民神話研究:以兄妹始祖神話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未出版)。
【注釋4】尤其海嘯的移動,有如「噴射機(Jet)」般時速可達數百公里,而在極短時間內抵達數千里外的遙遠海岸,因此若有人能倖存的話,那麼其遷徙的方式或與其他族群可能的融合程度,便是需要我們再仔細推敲的。
【注釋5】羅蘭‧巴特《神話學》(臺北:桂冠,1998),頁180-181。
【注釋6】有關小琉球原住民的傳說,有許多不同的版本,而主要之一是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荷人的黑人奴隸逃至此,後因騷擾來泊的英船而遭英人殺害;但事實上是小琉球原住民殺害船難漂至該島的荷蘭人,而慘遭荷蘭軍隊滅族的歷史慘劇,請參考曹永和先生〈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臺灣歷史之一頁〉,收入於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185-238。
【注釋7】筆者認為,由於傳說往往需要依附一個「載體(carrier)」來「承載」文本,以便口傳或流傳的進行,因此該「載體」必須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傳奇性」,才方便人們進行傳播,而「鄭成功」便是臺灣歷史上最符合上述特質的人物,也因此許多鄭成功不曾來過的地方,皆有其傳說,如臺北市「劍潭」的傳說便是典型的例子。
【注釋8】原住民原來形容「海嘯」的詞彙,或許意思為「很多水」,因此被翻譯成「洪水」,而與漢人所用來形容雨水氾濫的「洪水」混為一談,而沒有將其區分出「山上」來的大水與「海上」來的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