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洪水‧漂流‧遷徙──原住民口傳文學中的漂流記 本期專題 2 2012/04

文/伊婉‧貝林

臺灣原住民族口傳的洪水傳說。(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臺灣原住民各族的神話、口傳文學中有不少關於洪水氾濫、族人漂流避難的故事。泰雅族的神話故事有祖先遭受洪水侵襲而避往大霸尖山山頂之說;卑南族的先祖多次遭遇了大水,受到「洪水滅絕」;鄒族的傳說在上古時期哈莫(Hamo)神從天降臨新高山,繁衍子孫,散居各地,後因洪水爆發,人們與動物紛紛逃到新高山避難;布農族神話中則有巨蛇堵住溪水的出海口,導致溪水淹沒陸地,族人與各種動物都逃往玉山上避難;達悟族也有海水不斷上漲,淹沒部落,族人受困青蛇山上,後來將天神賜給的一隻老鼠丟進海中,海水終於退去的神話故事;賽德克族的神話中,族人在大霸尖山上躲避洪水,因為大水不退,族人將一對穿戴華麗衣服的俊美男女放進洪水中,他們歡喜地唱歌、吹口簧琴,隨著洪水漂流而去,當他們消失後,洪水也隨即退去。

阿美族神話裡的洪水,則有漂流的情節,日治時期出版的《蕃族一班》收錄的故事說:上古時代有一對男女sabato loku和bauaihabu,從黃金打造的天梯下降到taurayan山,育有子女gura和nakau,有一天洪水來襲,gura和nakau跳上木臼,漂流到人仔山邊,從此定居,繁衍子孫;類似的故事見林道生撰《臺灣原住民族口傳文學選集》,記載奇密社阿美族的起源:天上的父神、母神所生的子女在人間繁衍的第二代斯拉、娜考兄妹,在洪水來襲時跳進一個臼裡,被沖走、漂流到大海中。幾天後,兄妹漂流到基拉卡山,後來結為夫妻,成為阿美族的祖先。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人傳說,其祖先傳衍到第六代,有六位兄弟姊妹,其中Lalakan和Doci兄妹,坐在木臼中隨著洪水漂流到Cilangasan(基拉亞散),後來結為夫婦。

臺灣原住民族發源地的說法有兩種:一是擴散說,主張臺灣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或擴散的起點);一是外來說,主張原住民族的祖先是從中國東南沿海或中南半島、東南亞遷徙來臺。上述的洪水、漂流傳說,基本上屬於擴散說的範疇;日治時期人類學者採集的多種口傳歷史指出,臺灣原住民族從日本、南方島嶼Sanasai或不知名島嶼漂洋過海,遷徙來臺定居。

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中記載:人類學者伊能嘉矩拜訪原住民的毛少翁社時,一位85歲的老婦對他說:「我們蕃社的開基祖是東洋人(Tanyann),名叫Kivao,是Vakitononan的兒子。Kivao曾經駕船航海,船被強方吹襲而漂流到本地。」伊能嘉矩指「東洋」就是住在臺灣的漢人對日本人、琉球居民的稱呼,他並引述《臺灣諸島誌》第八章〈住民〉有關平埔蕃的來歷:「這個平埔蕃又說,她的祖父和伯祖原來是Carlabar的土人,被白人僱用為大船的水手,這隻船航行到臺灣東岸時,被風吹毀,船上的其他水手都被岸上的土人殺害,土人的頭目聽到這對兄弟的慘叫聲,一看才知道是同種的人,便赦免了他們。頭目後來讓他們各自挑選蕃女成婚,所生的子女也成為平埔蕃了。」

不論發源於哪裡,臺灣原住民族的洪水故事與漂流故事,乃是藉由口耳相傳,記述先祖在洪荒時代闢建家園的艱辛,或追述海外祖居地那個遙遠的、心靈的故鄉,示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