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觀點:專欄緣起
影像觀點
第27期
2016/06
文/陳芷凡
1980-1990年間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陸續展開,這些風起雲湧,除了源於臺灣社會解嚴之氛圍,更來自原運人士以及支持者的呼籲與奔走。機關雜誌、影音記錄以及文學藝術創作,成為社會大眾認識原住民處境的媒介,亦為族人形塑身分與認同之起點。
如同原住民文學,紀錄影像同樣引起發言位置與公共領域的思考。臺灣社會的媒體平臺日益普及,少數族裔透過書寫與影像紀錄回應全球化趨勢,建構了「原住民在當代」---這一個現象/意象的發言位置。此外,紀錄片影像預設了觀眾、預期透過觀看之後持續關注、迴響與討論,因此,這些影音作品,在臺灣族群政治氛圍中,具有「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特質──即透過媒體與公共輿論,討論當代原住民各種層次的問題。然而,原住民導演的文化位置、身分位階,形塑多重的公共領域,不僅得以反思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之論述,也藉此呈現導演立於文化先鋒(frontier)、文化邊緣人(border)、亦或是文化仲介者(anthropologador)的諸多〔1〕效益。
承此,筆者將「影‧像觀點」為題,先從四個向度,進行原住民紀錄片的歸類與詮釋,分別是「移動的家園」、「歷史之內,與之外」、「如是生活,如是傳統」、「鄉關何處」,不僅對原住民族相關紀錄片的成果稍作整理,也提供讀者一個概括式了理解路徑。在這四個向度中,筆者將側重當代原住民的生存處境與生活姿態,從都市原住民、歷史記憶、傳統文化復振以及災後重建等面向,進行初步介紹,藉此期盼後續更多的討論與迴響,並以此作為筆者向原住民導演們致敬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