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tjuvecekadan
老照片講古
第25期
2016/02
摘錄自《排灣族tjuvcekadan(老七佳)部落》
根據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合著的《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排灣族內有一群獨立系統的人,以karuvuan(卡露布安)為他們祖先的故址。karuvuan(卡露布安)位於潮州郡歸化門社的西北側,舊社址現在已荒蕪。vungarid社族老說:「cimo族以外的排灣族,都把karuvuan視為他們的故址。」早期居住在karuvuan的排灣族,業已開枝散葉,分居於各地,各自形成分派。現在仍堅信karuvuan為祖居地者,是vungarid社(望嘉)、rarukruk社(力里)、tjuvecekadan社(七佳),以及koabal社(割肉,舊古華)各社內的部分居民。
祖先住在karuvuan時,分成兩支:calupan-kalbich家遷往vungarid社(望嘉);kuljelje curimudjuq家遷往tjuvecekadan社居住(七佳)。(割肉社傳說)
curimudjuq家6個世代以前的祖先simeragan curimudjuq在世時,從kaviangan遷往karuvuan(卡露布安),之後才遷到本社(七佳)。此外,pchuk家5個世代以前的祖先在世時,住在karuvuan故址。(七佳社所傳)
春日鄉老七佳curimudjuq頭目家屋。(照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左三為suqadau(沈玉葉)、右三孩提為dremereman(沈罔過),為趙秀英頭目之祖母與母親。(照片來源/趙秀英)
劉益昌教授指出:「本舊社來源甚為複雜,約500年前有10戶遷自丹林附近,可能就是後來在力力溪上游的I-Ilalalan古社,後遷往南岸karuvuan舊社,與力里、望嘉舊社的前身居民混居。距今約250年前由一村民引導建立tjuvecekadan;稍後有古樓社3戶及台東卑南族10戶移入。聚落中心地帶有來義ruvaniyau及古樓tjiljuvekan頭人之家屋,兩頭人在本社都有采地」。其中就指出有一村民引導建立了tjuvecekadan(老七佳)部落,此領導村民建社的頭目,即是現今curimudjuq頭目家族的先祖kuljel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