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原來國寶離我們這麼近:臺大人類學博物館 文物掌故 25 2016/02

文/羅聿倫

 

 

 穿過喧嘩的公館商圈及堡壘形式的臺大校門,往椰林大道左側漫步而去,會看到一棟具有中世紀義大利仿羅馬式的外觀建築。她的前身是臺大人口中的舊總圖,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小型專業人類學博物館。她不僅是在台北市區內唯一可一次縱覽臺灣史前文化發展與原住民多元文化的博物館,其中還包含國家指定的珍貴國寶。這座擁有數十萬件收藏的秘密之境,正等著您來一探究竟。

     

門口.jpg

 

位於臺大舊總圖書館西翼入口的人類學博物館。(照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人類學博物館的前世今身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收藏承接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標本室的收藏。「土俗人種學講座」成立後,移川子之藏和宮本延人便開始系統性的累積各族群物質文化和臺灣史前文化標本。帝大改制為臺灣大學後,正式成立考古人類學系,帝大時期的收藏也移轉成為人類學系的核心典藏。館內的民族學文物標本共五千多件,最早可追溯自1895年伊能嘉矩在臺灣進行原住民研究所採集的珍貴藏品,如泰雅族貝珠衣、馘首標幟,及平埔族木雕和衣飾等;考古學文物標本約數十萬件,多為系上師生歷年考古田野所發掘,遺址範圍涵蓋臺灣各地,時間綜括舊石器至鐵器時期;古文書和影音收藏也近萬件。〔1〕

 

雖然平時以教學與研究為主,但這間位於舊總圖書館西翼的小型專業人類學博物館並不以此為滿足。為承載博物館當代社會職責、推廣人類學公眾教育並活化藏品,人類學博物館與時俱進,於201011月起一週開放六天(每週二休館)供社會大眾參觀。目前的展示主要有館史和民族學兩區,西翼入口一樓為「考古學田野調查」與「民族學田野調查」單元,以照片來介紹人類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田野工作;尤其以考古學藏品而言,絕大多數都是人類學系師生歷次田野實習課程或參與文化資產搶救保存工作所發掘而得的研究資料。

大廳樓梯.jpg

一樓往二樓的樓梯間,以人物及標本室像片介紹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歷史與特色。

(照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常設展民族學展示

 

二樓的「民族學展示廳」以「臺灣原住民映像穿越時空的物質軌跡」為主題,展示臺灣原住民的物質文化。進入「民族學展示廳」之前,有一太平洋島嶼的地圖及海景,搭配器物與文字說明,引導觀眾進入一個同樣使用南島語言的臺灣原住民世界。

「民族學展示廳」中,依族群分類架構,分別陳列700多件臺灣原住民物質文化收藏,對比呈現不同族群的一些社會文化特性。這些展品大都是100年至50年前採集的珍貴文物,為讓觀眾體會展品在日本時代的收藏脈絡,展廳中保留了歷史悠久的大型原木玻璃廚櫃及T型展示櫃,配合高頂建築和木造拱窗散發的古典歷史氛圍,是現今臺灣難得一見的【博物館中的博物館】,可以在此感受早期博物館展示的原型。另外還有四個專題陳列區,展出臺灣原住民各族陶器、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雕刻藝術、邵族獨木舟,以及蘭嶼(達悟)拼板船;專題展區以大幅照片搭配展出,盡可能呈現器物在生活中的情境。

木雕柱.jpg

博物館二樓「民族學展示廳」一隅。

(照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為了增加展場的動態性和社會文化當代變遷資訊,展廳右側的「光影走廊」,藉由不同時期的部落田野照片,呈現器物採集當時的時代氛圍,進而觸及有關文化延續與文化創新的思考。展示廳中還運用當代多媒體和電腦科技,循環放映原住民各族當代生活文化的簡介影片,另有兩台電腦可以進一步搜尋展品資料及考古學小遊戲,測試觀眾對本廳展品的熟悉程度。

 

規劃特展貼近生活的考古學

雖然因經費受限,硬體建築年久待修,考古學展廳」目前未能如期進行建置,但博物館每年仍定期籌劃生動的考古學特展,例如「遠古的時尚」、「祖先的?樣」、「圓味掘醒」等,以不同形式,用吸睛且在地化的主題與手法,讓參訪的觀眾能夠產生興趣並更加認識所居地土的歷史。

 

遠古的時尚DM正.jpg

 

 

2015「圓味掘醒」特展海報主視覺(圖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2013「遠古的時尚」特展海報主視覺。 (圖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2015年「圓味掘醒」特展為例,博物館帶領觀眾依循考古學家的推理脈絡,推溯圓山文化人如何獲取食材、料理食物、宴饗美食,引導觀眾由日常熟而不覺的「垃圾」出發,進而重建圓山文化人的生活情境。以圓山文化美食饗宴為題,以現代居家為場景,這種有別於傳統、平易近人的主題,正是博物館及策展團隊讓大眾親近考古學所做的嘗試及努力。

 

 

規劃特展與部落合作的民族學

進入21世紀,人類學知識與收藏的角色逐漸由侷限與片面的「觀看他者」經驗,轉換到「被展示者自己的聲音(觀點)」,並發展出博物館與地方社群或地方文物館的「合作策展」模式。

DSC06226.JPG

2014與花蓮新社噶瑪蘭部落合作「我們‧噶瑪蘭 Aida Kavalan」特展,開幕當天噶瑪蘭祭師在博物館前祭告祖先。

(照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2012年起,開啟每年度與一個部落合作舉辦特展,如「再現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智慧達悟雅美人器物與生活藝術」(2012)、「再現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智慧看見‧牡丹masalu」(2013)、「我們‧噶瑪蘭 Aida Kavalan」(2014)、「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2105)等,都是藉由與各族群或部落合作策展的方式,將文化內部傳承的知識觀點和聲音,與人類學博物館的收藏相結合,使社會大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在地觀點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以期結合當代原住民族的生活,賦予具特定時空背景和脈絡的藏品新意義;地方社群也透過策展過程豐富其族群的歷史記憶、與當地情境下的社會意涵,呈現文化歷久彌新之意義與活力。

 

DSC01381.JPG

2015「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特展中,由族人親自製作及示範捕捉不同獵物的陷阱。

(照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國寶的幸福歸宿

博物館藏品的意義,不僅能從當代觀點出發,博物館與藏品之間的連結,同樣能透過古禮被重新詮釋。去(105)年九月,經過與排灣族佳平部落及社區共同討論國寶申請登錄計畫之後,佳平部落提議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排灣族婚禮儀式,讓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正式迎娶80多年前入藏的佳平舊社四面木雕祖靈柱(Muakai),公開昭告博物館、部落與國寶四面木雕祖靈柱的長期結盟關係。而透過這場排灣族祖靈柱的婚禮,展覽品也不再是生冷或靜態的,而是能夠融入部落和其所連結的人群的創意、生命力和文化智慧。

 

這件嫁入人類學博物館的「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木雕祖靈柱」,連同另一件「排灣族阿盧夫岸(望嘉舊社)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因為具有特殊歷史意義,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工藝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已經由文化部指定為國寶,〔2〕目前皆展示於民族學展廳,是臺灣非常珍貴而獨特的文物,值得專程前往參觀。

 

佳平國寶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木雕祖靈柱(照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雙面祖先石雕.jpg

   

 

 

 

 

 

 

 

 

 

排灣族阿盧夫岸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照片來源/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成為國寶的贊助人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原有的民族學與考古學陳列室,不僅標誌著人類學的學科特性與職責,更重要的是,它承載了萬年以來臺灣人類的重要遺跡和珍貴文物,本身就是臺灣社會的重要文化資產。為推廣人類學公眾教育並活化藏品,人類學系陳列室目前已遷至臺大舊總圖書館,成為臺灣大學博物館群的一份子,重新建置成更具社會共享意義的人類學博物館。但隨之而來的硬體建築年久失修、校方財源拮倨等因素,不僅201011月開放的「民族學展示廳」文物維護時時受到威脅,考古學展廳的建置更是遲遲未能進行。人類學系自2014年啟動博物館募款計畫,〔3〕在系友及外界的熱烈支持下,目前已小有成效、將展開考古學展示廳建置的籌劃工作。為了提供更完善的文物典藏與展示環境更豐富的文物知識及更完整的參觀經驗,人類學博物館將持續向社會大眾募款,做為未來永續經營之需,也能與大眾共同攜手為文化資產的維護工作共盡心力也歡迎大家親臨博物館,實際感受文物之美。



〔1〕人類學博物館的藏品,讀者可於本館官網(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museum/museum_intro.html)、「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查詢系統」線上檢索、瀏覽,並得依相關規定申請使用。

〔2〕文化部於201551日公告,國立臺灣大學館藏「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木雕祖靈柱(na paiwan a kemasi kaviyangan na lja zingrur a pararulj)」及「排灣族阿盧夫岸(望嘉舊社)佳邏夫岸頭目(馬扎扎依藍)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Paiwan tsu Vungnalid jiushe Aluvuan mazezeginlan di Djialuvuan vinjian a leuga ke jev kajilai)22件指定為國寶。

〔3〕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為推動考古學展示廳開展,邀請讀者一同支持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考古學展廳的建置。讀者可進入臺灣大學 - 線上捐款網頁,選擇各種捐款方式,並指定捐款用途為「人類學博物館專用款」(臺灣大學線上捐款網頁:http://giving.ntu.edu.tw/donate/giving02.html),臺灣大學財務管理處在收到捐款後,將依捐款人資料寄奉收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羅聿倫,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推廣行銷專案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那時候俗稱洞洞館的人類系館尚還健在。博物館實務工作經驗將近十年,從傳統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做到時下流行的文創行銷,以為博物館部門應該都被自己跑遍了吧,結果發現還有推廣行銷跟募款…事情果然不是我這種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