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阿里山鄒族的「水」文化 本期專題 23 2015/10

文/浦忠勇

一、前言

 

水,鄒語稱chumu,她是自然物質,供人們吃喝耕種,另外在鄒族的觀念中,水也具有超自然的神聖特質。水,人們對水的管理與互動,構成了一幅既美麗又浪漫的「水」文化。

 

水,總是以各種曼妙的姿態在山林之間流淌著,形成山溝,也形成大川大河。臺灣原住民部落,都有屬於自己的水故事。洪水神話裡,阿里山鄒人認為在大水退去之後,族人才順著天神的腳印建立部落,而這些部落就在楠梓仙溪、曾文溪、清水溪以及陳有蘭溪的流域內散落著,天神似乎親自引領族人到河川台地上建立部落。鄒人也相信自己的傳統領域就在fozu-ci-chumu(深之水,即今之荖農溪上游)和himeu-ci-chumu(濁之水,即今之濁水溪)之間,鄒族是用水的概念去構築生活空間領域。鄒族依山傍水、建立部落,發展各類原始而生態的捕撈技術。有形河川文化,緊扣著土地利用、財產分配、社會規範、宗教信仰以及更為抽象的宇宙觀。這是鄒族的「水」文化,是鄒族的大河戀,也是鄒人跟自然互動的智慧。

 

二、河川分配管理

 

鄒族對生活領域內的所有河川,基本上就認為「河川是部落的集體財產」,它是鄒族共同擁有、使用的自然資源。

 

鄒族對河川分類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種是主要河川稱為c’oeha,第二類是小溪稱為va’hu ,第三類是小山溝稱為fofeohva,這三者均屬於鄒族獵場hupa的空間範圍內。Hupa是鄒族土地權屬、財產與經濟分配的核心概念,其範圍則含括了鄒族人認定的傳統領域,在此土地領域上擁有主權、所有權以及使用的權利,因此,hupa的空間概念實際上包括獵場、漁場以及耕作地等整體的生活領域。河川的利用,基本上是遵循著「鄒族共同擁有、氏族分配與管理」的原則去運作,主要河川由部落分配給氏族作為財產,亦即每條河川分段交由氏族管理使用,而小溪和小山溝則歸屬整體獵場空間。氏族所擁有的河段,即屬自己家族的捕撈漁場,氏族要負起管理責任,平日留意河川生態及魚類繁衍狀況,可依生活所需進行捕撈,也要定期舉行相關的宗教儀式,確保河川生態豐裕。

 

如遇颱風過後的河川捕撈及釣魚活動,則呈現河川「暫時性共同使用」的現象。這個時候河水暴漲,或挾帶土石流,水道改變,也導致河床樣貌大幅改變,有的深潭也被土石流淹沒,因而大量魚群沖至下游,另外,颱風過後由於河床的浮游生物被沖刷,魚群食物驟減,約近一個月的時間,在河床浮游生物復育前的近一個月時間,是傳統鄒族垂釣的主要季節,此時因大水沖擊,各氏族河段的原有的魚群勢必被打亂,重新散布;另外,有的河段因河水暴漲不易到達,特別是在狹谷地形的漁場,一定得等待河水減少之後才能前往,於是,各氏族如果在此時進行捕撈或釣魚,機會勢必不同,有的地形較為平緩,氏族成員可以輕易到達自己的漁場,但有的地形險峻,氏族成員根本無法抵達自己所屬的漁場,造成魚獲無法平均。因而,鄒族在這個時候會打破原有氏族漁場的界線,部落族人可以依河床實際狀況捕撈或釣魚。換言之,在這一特殊的時段,部落族人共同使用整條河川,致使每一個氏族的捕撈機會趨於均等,等待河川復育時間,各河段生態大致恢復原來的樣子,河川原有的氏族分配制度也同時恢復遵循。這樣的具有彈性的河川利用制度,呈現部落隨著特殊季節和環境條件而有集體、互助的河川利用模式。

 

 

三、河川捕撈技術

 

鄒族的河川捕撈技術並不講求科學精密,卻在輕柔的捕撈活動無形中維繫了河川生態原貌,千百年來幾乎未變。另外,鄒族社會並不鼓勵族人花太多心力在河川的捕撈活動上,甚至還戲稱擅於捕撈的人為「snooknoko」,這句話的原意是指「像水獺一般地會玩水的人」,暗指這個人生性稍懶,不擅狩獵又不從事農作生產,整天只會學著水獺在水裡玩耍。鄒族人的河川捕撈方式同樣是以自然方式為之,鄒族約有十餘種捕撈技術(如表一),族人依特定季節、河川水量和魚群種類選擇捕撈方式,這些捕撈工具和方法幾乎都是就地取材,這些捕撈技術對河川的擾動是輕柔的。

 

表一:鄒族河川捕撈技術簡表(資料來源:2012研究者田調整理。

捕撈技術

說明

maaseu用網捕撈

鄒語maaseu是用網捕撈之意,此通常指颱風天趁河水暴張並有土石流,河水污濁之際前往捕撈的方式,主要捕撈?魚、岩鰍。

siyungu魚筌捕魚

鄒語yungu是魚筌之意,siyungu通常會在秋季河水量減少之際,將魚筌擺放在比較狹窄的河道,各類魚、蝦、河鰻均可捕獲。

siyoi用網捕撈

鄒語yoi是瀑布深潭之意,siyoi專指在瀑布有落差的水潭,捕撈溯游跳躍水面上的?魚。

toalungu釣魚

鄒族釣魚的季節主要是在颱風過後,河床上魚類食物少,容易上鉤;另外釣魚的季節是在春秋之季,水量較少的期間,河床上有青苔及魚類食物,此時的釣魚稱tomafeusu,釣魚技術與颱風季節的釣法略異。

tohi’u以草束撈魚

鄒語hi’u是野草束之意,鄒人會採野草綑成一束,直接置於平靜的河潭,誘使溪蝦進入草束中,幾天之後再將草束迅束移至河邊,再撿取其中的溪蝦。

tufngi叉魚

鄒族的傳統魚叉是以竹子製作,之後以鐵條取代,可叉刺魚蝦;傳統鄒族持火把在河溪間叉魚。

otfo毒魚

傳統鄒族以魚藤毒魚,此藤類之毒性比較弱,通常魚類受毒昏迷,一段時間之後就復原,因而不致趕盡殺絕。

mahfuyo涸漁法

鄒族人會將水量較少的支流,徒手改變河道,趁河床乾涸之際撿取魚蝦。

mamtesngusngu潛水射魚

鄒族傳統潛水射魚並未戴水鏡,之後才有水鏡配備。

tusin’ngi掃帚撈岩鰍法

鄒語tusin’ngi是掃地之意,岩鰍會貼在河流的石壁間,鄒族會製作竹掃把,利用夜間在河床石壁間將岩鰍掃至魚網,這種捕撈方法至少兩人協力,一人掃動,另一人在下游處網捕。

ma’tatopeapo在突然乾涸的河床撿魚

有時河川山壁崩塌,大量土石將河道暫時封住,這時候下游河道會造成短時間的乾涸,此際鄒人會跑到乾的河床撿取魚蝦。

msohsa’o將河水引流到下游後撿取魚蝦

鄒族人會利用乾季溪水少的季節,將河水以水管引至下游,讓河床乾涸,此時可以在河床上撿取魚蝦。

tokeupu 撒網

鄒族傳統的撒網袋,是以苧麻自製的魚網,現已利用購買的魚網。

 

 

肆、河川信仰儀式

 

涉及河川的鄒族神靈包括保護土地山川的ak’e-mameoi(土地神)和ak’e-c’oeha(河公、河伯)以及使人溺水的e’ngohcu(水鬼,或謂水靈)等,鄒人會擇期舉行相關的河川儀式(如表二)。這些儀式有的是隨著農耕祭儀式舉行,如su’tumiokai儀式;也有的儀式是單獨舉行,如mee-otfo儀式;比較特殊的是topeohu儀式,這是由漁場主人所舉行的儀式,正式做儀式之前需宰殺一隻豬,取其肉、皮、舌、肝、心等五種器官,煮熟之後串成一串,立於地上,再以酒灑在地上,口唸禱詞,祈求土地神庇祐或詛咒。在儀式過程中,強化了河川利用的規範與禁忌,也連結了族人與神靈之間的關係,更維繫了河川制度之神聖性。

 

 

表二:鄒族河川儀式簡表(資料來源:2012研究者田調整理

儀式

說明

山川祭祀su’tu

鄒族在小米收穫祭結束之前做此儀式,祭祀土地神ak’e-mameoi,祈求獵場、漁場以及農作之豐收,家族人員平安。

河祭miokai

在小米祭結束之後,部落獵人集體前往氏族漁場河段,舉行河祭儀式。

毒魚祭mee-otfo

鄒族傳統行毒魚當天清晨,參與毒魚的族人行此儀式,長老以酒祭祀土地神,另一長老裸身躍入河中游泳,並以仰泳模擬魚類被毒後翻身模樣,其他人在排列河岸做撈魚動作。行此儀式後,毒魚活動正式開始。

祈福與詛咒儀式topeohu

鄒語topeohu儀式有兩種目的,一是祈福儀式,祈求土地神賜予山川豐收,人員平安;另一是詛咒,詛咒侵入獵場漁場之人,也詛咒他人獵場崩塌。

其他

鄒族夜宿山區或河溪,在到達之時會先以酒祭祀土地神。此種祭儀不定期舉行。

 

 

伍、結語

 

曾幾何時,當鄒族社會被捲入現代性開發的歷史進程,鄒族美麗的「水」文化也快速瓦解消失,河川自然生態與人文價值也消失殆盡,鄒人與河川的關係也疏離冷漠。但,「水」文化似乎會找到出路,她終究會回到鄒族的生活世界。自1980年開始,鄒人曾以封溪、護河、復育的方式逐步打造神奇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開創了新的河川保育及部落產業的發展模式,成為臺灣河川保育的典範,這股護溪保育風潮的腳步未曾停歇,至今每個部落都在重新去找回自己的「水」文化,我也相信,鄒族的大河戀不會破滅。

 

參考文獻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香。

‧汪明輝(2004)〈左岸小支流經濟經驗──達娜伊谷生態觀光產業的鄒族行動者、河川與國家〉,《2003年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休閒旅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林益仁(2008)〈從河川教育到土地倫理重建──一個原住民文化的角度〉,《第三屆全國河川NGO會議》,臺北市。

‧官大偉(201279日)〈部落的水政治〉,《台灣立報》,原視野。

浦忠成(1993)《臺灣鄒族風土神話》,臺北:常民文化。

浦忠成(2009107),〈正視曾文溪攔沙壩問題〉,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浦忠勇(1996)《臺灣鄒族生活智慧》,臺北:常民文化。

‧劉明?(2008)〈生態教育園區發展與經營──以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作者介紹】

浦忠勇

 

鄒語名字為Tibusungu ‘e Poiconu出生於特富野部落,現年57歲,曾讀師範學校,擔任國小教師、主任及校長多年,2011年取得臺灣大學博士學位,目前任職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環境倫理及部落發展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