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從照片裡的「老」房子看卡地布 老照片講古 22 2015/08

文/高獻庭

高獻庭

 

卑南族在口傳的起源傳說中,分成石生跟竹生兩大系統,早期關於卑南族的研究不論是人類學、民族學或是考古學多集中在竹生系統的卑南社群如南王部落,而我本身所成長的屬於石生系統的知本社群在文獻資料上則相對稀少。知本部落應稱作Katatipul(卡地布),但我們卻長期被用南王部落的Puyuma(普悠瑪)作為通稱,雖然同樣劃分為卑南族,但在許多層面上卻都有著相當的差異,對我們而言這樣的概括並不合宜,近年透過台大人類學博物館的資料庫,我們陸續收集到為數不多的日治時期老照片,得以從中回溯祖先們的生活環境。

 

知本社群的極盛時期位於今建和一帶再往山上的區域,是為Kazekalan,因應土地資源而生的是以山田燒墾的輪耕、游獵經濟為主的生活型態,Kazekalan的族人漸次往山下創建一系列的部落。知本二字來自Katatipul(卡地布)的音譯,「卡地布部落」即為「知本部落」,在日治時期的統計,知本社主要有mavaliu(馬法溜)、pagaraugu(巴卡露固)、ruvaniaw(魯法尼耀)三大家族,其中mavaliu家族最為強盛,是構成知本卑南人的主要部分。

 

1知本天主堂後方一帶的祖靈屋。(圖片提供/高獻庭)

 

在傳統上每個家族都會各自有自己的kauamaan(祖靈屋)與palakuwan(會所),祖靈屋是祭祀場所,kauamaan一詞原本的意思是「本來的家」或「真正的家」或「舊家」,然而知本部落的祖靈屋歷經從山上往山下遷徙,特別在歷來統治者的禁止與驅趕之下多已不在本家,最後更集中在今知本天主堂後方一帶,圖1即是當時一整排的祖靈屋,雖然這些祖靈屋現今都已經不在了,但那個位置的場所精神似乎一直都存在著,我的祖母便曾經描述過往在彼處進行儀式的記憶,甚至回憶起兒時,也還能回想起一些印象很深刻的畫面,其中之一便是做完禮拜從教堂走出來之後,部落各家人圍繞著教堂外的各路口紛紛擺起檳榔陣的景象,各家占據一個角落舉行各家的儀式。檳榔陣屬於傳統信仰,照理講會在殖民政權的禁止或是宗教變遷的過程中逐漸消失,但在Katatipul卻是以這種方式共存且保留著。我的祖母是嫁入Katatipul的外族人,在過往以入贅為傳統的年代屬於少見,祖母雖然是外族的身分,年輕時卻因為做了幾次特殊的夢而成了部落中的黑巫,印象中小時候族人都有點不敢靠近我們家,心裡多半會有一股潛藏的恐懼,然而也因這樣的背景,而聽說了關於祖靈屋的事情,多年後再看到這張照片對照起來覺得特別有意思。

 

2知本溫泉溪邊的臨時建築。(圖片提供/高獻庭)

 

 

另一張照片則是記錄了早期搭建在知本溫泉溪邊的臨時建築,這種建築並不是未久居而設,主要是作為短暫的休息,頂多住個一兩天。聽老人家講,在還有獵首行動的年代,往南遠征的族人會在過旭海的溪邊停歇並清洗所獵到的人頭,而不管是遠征或近爭,在回到部落之前,都會在現臺九9線的知本溪在進入部落前做最後的清洗。出征必有死傷,知本自古就是溫泉所在的地方,祖先們對於環境資源利用之熟稔,自然也知道溫泉有它的療效,因此停在此處就是為了讓傷兵們能夠休養生息,洗去一路征戰的疲憊,也療癒身上的痠痛與傷口。因為不是設定為永久居住的建築物,所以建築材料的使用多半是較容易腐壞的素材,建築形式也較輕便簡陋,雖然容易損壞但也很容易搭建,這樣的建築可能隨著每年颱風季節的大水就會被淹沒或沖毀,但卻不會對自然造成傷害,這便是祖先們對自然的尊重。如今知本溪仍是我們重要的傳統領域,沿著知本溪流域溯溪而上都是我們的生活範圍,也是祖先們傳給我們的山林智慧所要實踐的場域,有效而永續的經營是不曾變過的精神,比對今日知本溪畔林立的旅店民宿實在是很兩極的反差。

 

 

 

【作者介紹】

高獻庭

 

卑南族知本卡地族人,現為自由創作者,從部落耆老學習傳統文化,以及工藝智慧的學習與承傳,不論是雕製配刀、製作傳統生活器具,或當代藝術創作,均著重每一圖騰、工法所代表意涵,以及其所蘊含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