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變與不變:和平區泰雅族的農作生產與社會生活 本期專題 22 2015/08

文/楊翎

變與不變:和平區泰雅族的農作生產與社會生活(註1)

 楊翎

 

臺中和平區泰雅族部落的農作物種類,因與外界接觸頻繁,品項內容日趨市場化,近年觀光休閒、有機健康食品、自然農法風氣的引入,亦影響經營農場的形態和農產內容,展現跨族群的生產機制。然而,在地日常食材來源,有的仍秉隨傳統生態知識,習以自種蔬果、自養豬雞、狩獵「野味」(飛鼠、山羌、山豬)、垂釣溪魚、捕撈溪蝦等自產管道取得,不足之處,間或以金錢向流動菜車或到外地購買。傳統農作的祭儀活動,雖然受到改宗的影響式微,但常納入節慶活動中,成為泰雅傳統承續的重要表徵。尤其在921以後,一些聚落重新思考Gaga信仰、土地和部落人群的關係,嘗試回歸共食共作的傳統,表達變與不變的泰雅精神。

 

變與不變:傳統到現代的生計方式

 

日據時代之前,泰雅族採山田燒墾的方式,一個部落十幾戶,最大的部落五十戶,土地足夠使用,沒有占地的觀念。選擇好土地後放火燒山,灰燼用來當肥料,旱地作物包括:糯米、再來米、小米、地瓜、芋頭,原則上一年二作,兩年後土地貧瘠,再遷移到別的地方。有些新竹、臺中淺山部落,以陸稻為主糧,平時以胡瓜、南瓜、韭菜、薑、野菜、辣椒加鹽,或以豆類加鹽煮食。獸肉、魚、蝦等,則於農閒時漁獵,畜養之豬雞,僅在祭祀、婚喪、慶典、賠罪時宰食。烹調方式主要為烤、煮、蒸,嗜好品為菸、酒,飲酒之前常以手指沾酒向祖靈作祭(註2)

 

日據時代日本人令平地人教泰雅挖水田,一戶依人口數分幾分地,再教種水稻的方法,如:犁田、播種,因此就沒有再往深山走。由於開梯田完全以手工耕作比較辛苦。理番教育所將農稼課程列入,小學校一個班級有四十多人,老師是日本警察,年級每天下午的課程是每人發一把鋤頭,到田裡學習種菜,鋤草,種糯米,最後一堂則學抓魚。光復後隨軍隊、外省人和閩客陸續進來,和平區開始種兩種主要水果,一是接枝新世紀梨、一是日本的富士蘋果,採果園經營的形態。

 

現今從中橫公路由東勢進入和平區,沿路上山珍美食招牌,標示著地方產食特色:溪產、鱒魚、草魚、香魚、虹鱘、釣蝦、竹雞、土雞、放山雞、土窯雞、羊肉、蘋果蜜、蜂王乳、高山茶、香菇、靈芝、金線蓮、苦茶油、野菜、松葉汁、白冷冰品、甜柿、南勢桃、梨、椪柑、高冷蔬菜、包心菜、檳榔等。有則經營民宿、休閒觀光農業來拓展市場財源。但觀光業所發展出來的飲食現象,不見得受到泰雅人的歡迎。以下就農耕、肉食、有機與食療作物、共食農園經濟等面向,簡述泰雅人從過去到現代,所展現變與不變的生計方式:

 

從中橫公路由東勢進入和平區,沿路上招徠觀光客的招牌,標示在地產食特色。有則經營民宿、休閒觀光農業來拓展市場財源。(照片提供/楊翎)

 

(一)農耕:蔬果穀物類

民國四至五○年代,孩童在夏天揹竹籃上山採集野生百香果、香蕉、橫山梨子頗為普遍。上谷關開墾成高冷蔬菜專業區,作物大多於23月播種,如2月種紅柿、3月種蕃茄,69月颱風季節種米豆、黃帝豆,冬季休耕,主種不需照顧太多的高麗菜。高冷蔬菜一般因生長緯度的關係,纖維質較少較為脆甜。梨子則集中在7月採收,高接、套袋、採摘為農忙時節,由於一年一穫,如果收不好將影響整年的收入,風險比較大。在農忙時節,多會移住到田間的房舍,以就近管理。收成經農會共同運銷,直接送往臺北果菜市場銷售。

 

和平區泰雅婦女為高接梨接枝。(照片提供/楊翎)

 

泰雅人菜園自種自用的作物包括:玉米、地瓜、南瓜、絲瓜、胡瓜、佛手瓜、樹豆、香蕉、破布子、豆類、山蘇、過貓、空心等葉菜。由於種植水稻費工時,以自給為主。報導人認為現在的米不好吃,因為都是用機器乾燥的,以前的米好吃,因為是用日曬和火烤的。此外,「原住民香菇」、「松鶴冬菇」亦是和平區的特產;過去盛行砍伐林木以段木法栽培,現在太空包逐漸成為主流。真菌產業從新社延伸到谷關,普遍成為跨族群生業經濟之一。

 

沿大甲溪流域泰雅人家的菜園。(照片提供/楊翎)

 

檳榔、芋頭、苦瓜、火龍果、甜柿、芭樂、枇杷、梨、桃、李、梅、柑橘、香菇等較大面積植栽,屬經濟導向作物。(照片提供/楊翎)

 

菜車、雜貨店和原住民民藝華會販售的在地農產品。包括:高冷蔬菜、梨、李、香蕉、四季豆、辣椒、洋蔥、空心菜、小黃瓜、佛手瓜、檳榔/荖葉、臺灣天仙果(羊奶頭)、自種小粒蘋果和等。(照片提供/楊翎)

 

 

(二)肉食:狩獵、漁撈和畜養類

 

1.狩獵類

過去泰雅父親在孩童歲左右時開始教導放置陷阱、看動物的腳印。冬天因天氣冷獵物肉質比較不易腐壞,當旱地收成後放在倉庫裡,11月時男性就開始到山上打獵放陷阱、到河裡抓魚兩個月,以在元旦過年節期間加添野味。女性則開始揀木材、釀酒,接下來就是過年,日據時代訂過年時間在元旦。

捕到的獵物或漁獲多用鹽漬起來。日據時代鹽是向平地人買的。平地人喜歡鹿角、鹿茸、猴骨、熊膽、羊臍。日據時代之前也有獵槍、火藥、子彈,須向外地平地人用山產交換而來。雖然當時與平地人對敵,但平地人需要獵物,泰雅人需要鹽巴,所以還是可以和平相處。


 

2.捕撈垂釣類

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大甲溪流域做有魚梯,讓魚可迴游,在德基水庫(1973年完工)尚未動工興建之前,大甲溪流域水量豐沛,魚蝦含量豐富。現在從德基到石岡共有六座水庫,築攔水壩將水路改成引道,每一段水流量都大量縮減,於是魚蝦量驟減。

 

高山苦花魚即高山?魚、山地魚,平地人一般稱苦花。高山苦花魚原本在大甲溪即可撈獲,後來一則因有人在此電魚和毒魚,一則大甲溪水量變小,現在有專門的養殖場在養殖。只要大甲溪上游德基水庫放水,就有許多放養的香魚魚苗流出,釣客多可釣到這一類的魚。

谷關一帶最貴的魚種是鱒魚,30年前開始人工培育。是適合高海拔環境的淡水魚類,最早由水產試驗所從日本引進品種育苗,在馬陵養鱒場培育。當地水質乾淨、氣溫適宜,繁殖成功後推廣到全省。現在平地養殖場只要能控制(降低)水溫、保持水質乾淨流動,即可繁殖成功。

 

3.畜養類

民國四○年代軍營的米水,曾是附近泰雅人餵豬的飼料來源。泰雅婦女和孩童於傍晚時用扁擔挑鋁桶前往軍營,將阿兵哥吃剩的飯菜挑回家,然後將地瓜菜切碎和入餵豬。20年前和平區流行過養鬥雞和珠雞,珠雞脖子沒有毛、腳很長、身材高,據報導人云肉質很鮮美。現在山區養雞的情形比較多,用鐵絲網圍一區域,讓雞隻在內自由活動,為所謂的放山雞。但數量和規模比不上平地的養雞場。

 

(三)有機與食療作物

由於普世環保意識抬頭,部落一些農民也試圖栽植有機蔬果。為了通過有機肥料測定,耕土在5年內不可施打農藥和化學肥料,周邊農地有人施藥,蟲子就跑過來,因此病蟲害問題相對增加,因此有人就採休耕12年方式以增強土壤肥力。冬天雖然蟲害病比較緩和,但多處於休耕狀態,因外面菜價便宜,不像颱風、水災季節可賣到好價錢,種一期的高麗菜在過年期間可能還有一點價錢。雖然健康有機、生態環保意識抬頭,但在成本效益的考量下,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化學慣行農法仍根深地固。

 

除了生機食物,受到時下食療養生風氣影響,一些農民引進具保健功效的植栽。例如:平地漢人在上谷關高冷蔬菜專業區有一塊農地,八○年代從日本引進明日葉、五葉松等植物種植,也做一些健康茶包粉內外銷,因行銷通路不佳,所以沒有成功。報導人的農地與之比鄰,因此認識這些「健康食品」,開始向貿易商買明日葉種子、並移株五葉松苗廣為栽培。

 

此外,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曾舉辦「山地植物資源與利用」課程,授課老師教授許多漢人的民俗療法;如:用含羞草的根燉排骨治肝病等,並發現平地人會上山採集具特別療效、尤其是治肝的植物,報導人於是開始在住家附近栽培民俗療法的植物,並計畫將來提供民宿服務,附帶教育民眾認識一些民俗療法的植物。

 

(四)共食共作的產業經濟

1999921大地震、2001年桃芝颱風、200988風災等災害,重創了原住民固有生存領域。除了由政府推出多元就業、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珍珠部落、活力部落等計畫方案,鼓勵部落發展多元產業;民間團體如:臺灣世界展望會、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等,亦開始在原住民社區駐點,進行生計培力計畫,包括提供有機蔬菜種植、雞隻養殖等技術、銷售管道研習等課桯。另外,一些部落基於自主和產銷共享理念,建立部落共食、共作及產銷平臺,發展生產、管理、行銷、客服等自主經營模式,有則甚或推出舊部落踏查、狩獵/小菜園體驗、原生植物介紹、傳統工藝/美食DIY、風味餐等產地小旅行行程。

 

結婚、教會節日或慶典活動,是現代泰雅族人特定共食場合,用以建構彼此之間的連結關係。921之後,「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進一步聯合大安溪流域十三個泰雅族部落,成立「部落共同廚房」,推廣「土地是生命,深耕才發芽」理念,包括:經營共同農場、共同廚房照顧和深度旅遊觀光產業,並建立部落貨幣、永續性社區福利機制和共食共作的產經模式。像是:集中炊事和共同購買,送餐給弱勢居民餐食,同時也販售放山土雞、蔬果等農產,開發泰雅美食、小米酒、特色咖啡和烘焙等,以所得回饋共同照顧基金(註3)。相關泰雅共作農團還有:新竹尖石區石磊部落的共食農園、桃園復興區嘎色鬧部落的有機蔬菜共同農場等,皆可視作基於Gaga精神的當代體現。

 

結語

泰雅人農作生產的演變,可視作社會和文化上適應策略之一。雖然固有的部落制度、社會結構表面上逐漸瓦解,但是傳統的社會組織、宗教信仰、物質文化體系的分類觀念,和農作仍有著綿密的牽連關係。祖靈Gaga疊影的光譜,除了影響作物收成和獵物數量外,最主要的是解釋:為什麼泰雅人會從在地生態與信仰知識出發,承續共食共作的傳統。換言之,當代生計活動本身疊合著泰雅傳統和其他族群接觸互動的軌跡,農作產銷、轉植、有機/觀光農場、部落廚房的開發經營等,一方面展現泰雅人對市場經濟的敏銳操作度和社會適應性,另一方面也重返祖訓自然農法和分享精神。

 

 


註:

(註1本文改寫自楊翎2011食物的文化滋味──大甲溪流域泰雅族的飲食與社會生活第參節,原刊於《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第3卷第2期。

(註2許木柱(1995)〈泰雅族〉,《載於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頁259-384

(註3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2015)。部落共同廚房的理念,網路資源,http://www.daanriver.org.tw/610日。


【作者介紹】

楊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博物館資深策展人。興趣領域:食物人類學、醫學人類學、博物館人類學、視覺人類學、大洋洲區域。目前主要從事跨文化展演的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