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智慧在當代有機農業之應用──以泰雅族石磊部落的農耕經驗為例
本期專題
第22期
2015/08
文/羅恩加
老人的智慧在當代有機農業之應用──以泰雅族石磊部落的農耕經驗為例(註1)
羅恩加
一、前言
2006年與部落共同面對在觀光導向之社造工作失敗後,中止了社造工作在部落的進行,轉向推廣有機農業希望優先活絡地方主要產業而進入學習有機耕作。雖然從小生長在務農家庭,但參與農事也只是為分擔家人工作,所以對農業的認識僅僅在勞力付出的行動上,直到2007年為了在部落推廣有機農業,想要進一步獲得有機耕作知識,向家父(羅慶郎)學習有機耕作過程,才慢慢體會農業原來是一門融合許多知識的學問,農夫不但要有基本的農耕經驗以外,還得具備像是土地、環境、生態、管理等其它豐富的知識,來維持農園的運作。而當時家父運用老人的智慧和森林資源在農作的經驗引起筆者後來的關注與研究,於是展開了本文之研究。
2008年,在農事中體認到家父以及部分族人操作的農法,與過去由政府和主流社會主導的農業學習經驗不同(註2)(註3),轉向使用大量的在地資材或森林中的資源,自己動手製作營養源來取代過去採購於市場的有機肥等藥劑,例如kaway(李子)、ali(竹筍)、hom(肉桂)等在地資材,順利的應用在目前的農耕中,尤其是將老人的智慧融入在當代有機農業之現象,對我們來說不但具有文化意義,同時這樣的經驗也正在調整當代農業,彌補科學在農耕技術的限制,顯示了原住民生態知識在當代農業的重要性。儘管老人的智慧不一定是符合科學範疇,但卻是族人們在這塊土地中長年累積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也幫助我們得以在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
將森林中自然養護的概念應用在農業生產中。(照片提供/羅恩加)
老人的智慧傳統生態知識之所以成為後來討論永續發展時主要關切的議題,其原因之一即是認知原住民的知識體系顯然助於社會與自然的相處。林益仁(註4)進一步指出,原住民生態知識或許可以理解成將「原住民知識」鎖定在對自然的理解以及自然資源的利用之上的知識。再來傳統並非永遠不變,重點在於此動態過程中如何產生正向的適應與改變當前之問題。而傳統生態知識之所以被看重,其原因主要是它除了具有特殊的環境主體知識以外,亦可透過對自然資源的優勢來改善主流社會科學知識的限制,有助於社會整體發展之需求。
因此,面對發展有機農業之課題,我們如何從部落的文化脈絡或生活經驗來改變當代的農業,或者從部落的土地經驗中來發展出獨特的有機農業呢?所以,本文試著從我們的創新農法經驗,來探討部落族人如何將老人的傳統生態智慧應用在當代的自然農業中,解決農事投入成本和農耕技術問題,以及這些老人的古老智慧對當代有機農業提供那些重要的意義,對原住民族在發展有機農業有什麼重要的啟發,如何在當代社會的農業中脫穎而出。
二、殖民接觸後石磊部落的農耕經驗
有關於部落農業的學習經驗和脈絡。部落在日治殖民時期,殖民者為治理山林,開發山地資源,增加其經濟利益,將原住民限制在居住和耕作的地區(亦即今日原住民保留地的前身),並推行「水田定耕」,學習種植水稻,因殖民者配予土地,可耕地減少,土地私有觀念逐漸形成(註5);光復後,1950、1960年代國民政府實施「山地人民生活改造運動」、「育苗造林運動」、「定耕農業運動」,於政府賦予原住民擁有耕地所有權後,部落在國家指導下發展經濟,自給型農業逐漸過渡到商品經濟,學習平地人種植高經濟作物,以符合市場需求,而農業生產不僅是滿足個人、家戶、家族的生活經濟,也牽扯了更複雜的市場經濟體系問題。
1970年代末,當部落連外道路開通後,部落整體的生計型態開始變化,由當時沒落的香菇產業轉向經營現代農業,學習種植水蜜桃和高冷蔬菜。而家父是當時鄉公所第一批至農改場學習慣行農業之青年,率先部落參與鄉內第一個農業培訓計畫,將有意願的族人送至農改場學習種植高冷蔬菜的技術,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密集課程學習慣行農業。回部落後,大多數參與培訓的族人認為農業無法賺錢而紛紛放棄,惟家父一人經營慣行農業,在農會輔導人員和農改場技術指導下展開了種植高冷蔬菜之生活,直到偶然一次颱風過後賺進三十萬元,才引發族人集體投入種植高冷蔬菜行列,開始了部落大規模的土地開發工作種植蔬菜,而使部落成為鄉內當時種植青椒面積密度最大之部落。直到1988年,母親因長期暴露在噴灑農藥的環境而罹患癌症,家父因故而放棄慣行農法,轉型無毒農業(註6)(註7)。
初期實施有機農業,不但求助無門還得面臨鄰居嘲諷,只能自己摸索研究有機農法,直到1994年在主婦聯盟和中興大學園藝系某教授的襄助下才有門路正式對外學習有機農業技術,花費約十年時間參與政府和相關單位舉辦的課程,包括田間管管理、蟲害防治、作物生長、有機認證人員、土壤維護、生物防治、堆肥等類型等等課程來增加有機農業的經驗與技術。而家父有感於永續土地經營理念,於是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在部落推廣有機農業工作,不過礙於族人正享受慣行農業帶來的穩定財富,當時沒有人相信有機農業日後會取代慣行農業。
2007年,部落的教會有感於有機農業推廣之問題,為改善有機農業無法有效地在部落推動,同年9月邀請韓國自然農業專家至部落舉辦為期五天的韓式自然農法基礎課程,推廣韓式農法的漢方和酵素作法,使用當歸、木瓜製作成營養源來取代以往市售的有機肥,希望進步改善部落族人轉型有機農業意願。但簡言之,最終部落族人面臨有機農業要投入高成本和先進之農耕技術等阻礙,再加上引進的韓國自然農業發生無法有效應用於在地等問題,再再影響族人轉型有機農業的意願。
三、老人的智慧在當代有機農業中的應用
家父為了讓有機農業可以在部落被推廣,有感於2007年當時韓國自然農業基礎課程教授使用如青木瓜、香蕉來製作酵素取代有機營養源,以及使用如當歸、生薑製作漢方來取代病蟲害防治等之啟發,支持了他想嘗試將傳統的生態知識應用於農業生產之發想,於是這個念頭讓他展開了一連串的田間實驗工作,希望為自己和部落尋找可能轉型自然農業的機會(註8)。
而家父把森林/在地資源應用在農業生產的知識源自於傳統社會的生活經驗,例如hebung(黃柏樹)應用在當代農業生產中的知識來自於過去社會的經驗,hebung是部落早期社會缺乏醫療資源時代使用的藥材,過去當族人發生腹瀉、皮膚發炎、外傷、發燒等症狀,耆老會採集hebung的樹皮,將其打成汁後讓患者服用,即可治療疾病,而這些實實在在的經驗,仍在部落中世代流傳著,同時黃柏能消炎、抗菌、消毒、提高免疫力是許多部落耆老保存至今的知識,而現代科學也證實了其功能(註9)。家父之所以能夠將順利這些在地資材應用於當代農業生產與他在傳統社會中累積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豐富的生態知識使他具備取用山林資源的重要基礎。
有關於老人的智慧在部落農耕的實際應用,以下僅就部落中目前部分操作在農地的經驗來加以說明:
(一)關於土壤/農地維護的經驗
首先是我們在土壤或農地的維護方式,充分的使用在地微生物方式來調整土地的養分,利用噴灑微生物來加速土地的調節,以及使用自製的在地營養源如hom(肉桂)、hebung等資材來防止土壤的酸化,增加土壤的養分並亦可降低隱藏在土壤中之病蟲害的發生。
透過老人的智慧與現代知識的結合,把不起眼的土壤變成基礎肥料。(照片提供/羅恩加)
利用在地微生物創造出屬於在地的農業生產方式。(照片提供/羅恩加)
(二)關於追肥的使用經驗
再來是我們目前針對農作物追肥的方法經驗,使用如ali(竹筍)、kaway(李子)等其它約二十種在地資材,通常都以方便族人易於部落中取得而開發之,每種資材的營養源都有不同的功能屬性,例如ali的運用,根據田間實驗結果發現,ali不僅可以助於加速農作物的長大,同時還含有重要的鈣與鎂等元素,後來也引起部落族人大規模利用ali當追肥的情形。
(三)病蟲害防治上的經驗
最後是我們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方法,善用了如hom、hebung等十幾種的山林物種,製作出別於市售的有機資材,創造出天然的藥劑來克服病蟲害之方法,取代了以往於市場購得的資材,展現部落中獨特的農耕經驗。
整體而言,上述顛覆現代科學經驗的農耕,首度在家父的農業生產經驗中實現了,並在2008年後隨之在部落中被推廣,後來也影響族人投入在地農法的研究。而家父之所以順利將傳統知識應用在農業生產的原因,除了他本身具備深厚的生態知識以外,基督宗教信仰亦是助於他將山林資源應用在農法的關鍵信念,才能從傳統的經驗中創造新的農法,而這樣的經驗也讓他獲得農業經營創新獎之殊榮。
四、結語:從老人的智慧思考當代農業的下一步
整體而言,結合老人智慧的農耕經驗已經跳脫現代農業的模式,在當代農業社會中為另類創新的耕作。而石磊部落的農業生產經驗,在當代社會中為罕見之農法,被媒體報導為台灣獨特農法,一種回到傳統社會的農業生產脈絡下,善用地方山林資源,製作營養源取代市售肥料,創造出在地農法。回過頭來檢視這些經驗不一定符合西方科學的脈絡,但卻是族人們從生活經驗努力推疊的智慧,經族人們長年在田間操作實驗累積的農耕知識,擺脫過去依賴專家學者、農改場、農藥行才能耕作的宿命,從文化脈絡與部落經驗下為我們建立新的農耕經驗。
最後,石磊部落結合老人智慧的農法,從舊有的知識一直在調整新的知識,傳統的知識也並非永遠不變,而是在動態過程中如何產生正向的適應,修正當前問題,找到最適當的農法,使部落不斷地發展出新的農法,回應了老人的智慧是可以改變當代有機農業之事實,同時這樣的經驗也促使農業永續經營。而族人們豐富的生態知識,使森林變成農作物的營養源,源源不絕,也只有立基在文化和部落與土地中,才能進一步強化以部落為主體的農耕經驗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擺脫國家農業的綁架,勢必是我們原住民族未來發展農業的重要方向。
【經典補充包】
根據《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的記錄,傳統泰雅族主要的耕作物有陸稻、小米、黍及甘薯,另外也栽培豆、花生、瓜、薑、菜、芭蕉、苧麻、蓪草及煙草等。且本族耕地只有旱田,尚無水田,稻米全為陸稻,但後山因地寒不適稻作,而以小米、黍及甘薯為主食。文中亦提及泰雅族在耕作技術上較稚嫩,不知使役牛馬,也不知施肥,只用簡單的工具開墾斜坡地,以三、四年為周期輪耕等敘述,與本期所收入的兩篇泰雅族農業文化的文章相對照,正可見一百年來泰雅族農業認知與農耕技術的變遷。
羅恩加
瓦旦‧達路,泰雅族,自然農法推廣家,於2001年返鄉深耕部落,參與部落公共事務,推動部落營造與有機農業的集體行動,致力改變原鄉地區的生活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