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vu的耕作法則
本期專題
第22期
2015/08
文/邱霄鳳
邱霄鳳
臺灣的地形可分成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或台地。排灣族人居住在高聳的山地地形因而稱自己為kacalisiyan「山坡上的居民」,因為原始部落的居住環境絕大部份是在山區的斜坡地上。族人在山坡地建造房子、開闢農田,一直到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初期來臺時才將部落遷往較平坦的區域,但耕作地仍然要回到山上。傳統的生活環境不但練就了族人一身的好體力,也激發了族人的智慧想出一個與大自然合作的耕作方式!排灣族就地取材,掌握生活環境的特殊性,製作水土保持措施,這是人與環境、自然與土地互動而得到的經驗而發展出來的科學智慧。山坡地的耕作開墾方式有六個重要階段:擇地、開路徑、砍伐、燒墾、再整地—去石塊築木樁或石牆、耕作。
一、擇地
部落的生活區域也就是傳統領域對族人是非常重要的。標出與他人的地界veqeveq na qinaljan為準,劃出一個村民的活動範圍。過去部落要開始播種農作物前,首先全村要從耕作領域中選定一塊區域的山坡地作為耕地,個人不能隨意決定耕作。這樣的做法主要是安全顧慮,因為在傳統領域裡落單是非常危險的,除了有大自然的天敵也有人為勁敵。天敵是自然環境因素,例如:斜坡地耕作時有時候土地會無預警的滑動,滾動的石頭會砸傷人,附近耕作的族人可以立即救援,以前雷擊或遭動物咬傷亦都時有耳聞;而人為勁敵是部落與部落間的土地紛爭,所以依規範行事生命財產才有保障!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管理土地,讓土地有充足的休息。依土地土質及涵養量在經過兩年、三年的使用,養分會逐年漸漸流失的貧瘠的土質mequcaqucalj,此時就要讓耕地休息,必須休耕來年再耕,這樣才能循環使用。他們的判讀休耕數據很簡單,當收成的芋頭變得比較小顆時就該讓土地休息。部落老人家依他們的耕作經驗,地形可分成較適合種植需要土地養分較高的芋頭又稱深山地makavukid與較適合種小米稍為平坦的土地makaljaveljav兩種地形,又依其土質分類土地基本上分泥沼地的土質ljadjeng,這種土質黏性高。另一種是泥土摻雜石頭的土質sairaerag,還有泥土摻雜小石子、沙子的土質saraisaisai,最後是大石頭居多較貧瘠的土質qirang。地形、土質決定種植方式及種植的作物,也影響收成及搬運技術。
二、開路徑
決定了耕作地之後就必須察看地形,耕作面積、土質情況等。新開墾的山坡耕地要劃出地界線,土地周圍開出一條路徑一方面標出地界,一方面將田邊雜草拉向兩邊作為防火線,日後執行「山田燒墾」可成為防火線確保山林安全。接下來則要使用柴刀先將大樹林中較低矮的小雜木或雜草砍除,清出工作路線。整地開路semandjalan要順著橫向前進semangatj,而且是從土地的最下方一行一行之字形往上進行到上方。而較大樹木,則仍會保留下來固定土壤,有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果耕地地形陡峭,沒有腳踏處時必須自行製作樣子像樓梯地土階,日後為了防止坡地滑動打樁做擋土坡坎時還可以使用。
開路徑。(照片提供/邱霄鳳)
同樣的整地開路動作有兩種族語說法,預備種芋頭的我們稱tjemevetjev有些部落稱demangedang,預備種小米稱mavacuk。整地為種植不同的作物而設計,往後執行其他工作細項的執行方式也有不同。種植小米的地後頭將樹幹連根拔起,連石塊都要撿拾乾淨,因為小米籽粒小只要夾在石縫中就不易生長。而種植芋頭的地大樹有些會保留不砍,採收芋頭篩檢時用來設計成遮陰乘涼處,因芋頭重搬回休息的工寮不易,我們會在田中先篩檢再決定搬去哪裡!開路徑是讓雜草、蔓藤叢生的土地稍為產生空隙,以便日後砍伐樹木之困難險阻降低。
三、砍伐
開路徑後兩、三天我們就必須再回來整理事先砍下的小樹、雜草及藤蔓,要注意堆雜草堆不能下壓,因為拔起來的草只要接觸地面就會再次生根,也順手截掉長的較高大的樹的上端樹枝,可用的木材捆禾帶回家或留下備用,無用的樹枝截成段堆入草堆中,樹根仍要保留。但前次截斷的枯乾小樹此時要連根拔起,沒有清乾淨的雜草要再清仔細。此時耕地的雛形、樣貌已略略形成,至少可以看見泥土。砍下的樹要五到七天,有些要更久才能燒,剷除的草根生物都要燒掉,之後開始準備播種工作。
除草。(照片提供/邱霄鳳)
開墾大約是在11月,墾荒的土地面積廣大有時要動員親友來幫忙,歷時兩、三天。若整理之土地不是新開墾的,則要等到田間作物收成完畢才整地,此時田中保留的樹差不多又長出來了,大約在12月。因而在這個季節衍生了一個年輕人最浪漫的活動──趁夜偷偷的將捆好的木材送到情人家屋的前院,表達愛慕之意!讓艱辛的工作有最好的分享與努力的目標!
四、燒墾
為了耕地肥沃將這些砍伐的小樹枝或雜草曬乾後在原地燒毀作為肥料,這種特殊的耕作方式稱作燒墾。為了防止火燒山,放火燒田野必須先拉好防火線,開路徑時拉出的防火線要再檢視,防止火延燒至其他人的田地。根據經驗的傳承要由坡地的最下方燒起,除了火勢較容易控制也比較安全!經過燒墾的土地是非常肥沃的,種出來的芋頭會比平常的大出許多,而且雜草不容易再生。也沒有任何的公害和汙染!
五、再整地—去石塊築木樁或石牆
其實再整地是在規劃播種及種植區域,把不需要的東西都除掉特別是小草、大樹根,這些會影響作物成長的植物移除,把土地再做一次整理。其概念是將石塊多的土地石塊堆疊成石牆,一方面它可以保土擋水,另一面大石塊會影響作物的生長,種植也比較費力,因此必須把它們清除掉,我們稱砌石牆mupu。而石塊不多的坡地就地取木材築木樁semangtj ta kasiv,防止泥土沖下山並順利把水排掉,如此一來種子不會在大雨之後全流掉了。
聰明的排灣族人將整地所挖掘的石塊堆疊排列作為擋土牆,收割的時候、栽種的時候,或者拔草的時候,是很好的立足點,也是間作的地方。它也是很好的自然屏障,野生動物和昆蟲的棲息地,因為我們在燒墾時把動物跟昆蟲的棲息地破壞,所以當我們把石頭或木樁築回去的時候,昆蟲動物自然就會棲息在其間,保持一定的自然環境平衡。砌石塊牆或木樁的上、下排間隔,是依據身高的間隔,在耕作、採收、拔草時可以舉手可達的高度。搬運時,它也是一個很好的支撐點,我們很容易的可以把作物頂在頭上或是扛在肩上。
六、耕作
依族語的說法,小米的播種temugut,整地說mavacuk。其他的栽種叫temalem,整地就說tjemevetjev。所有的播種期都要在3月雨季來臨之前完成,而小米的播種要在1、2月完成。在排灣族的生態知識裡,按照土地的性質不同就有不同的耕作法。完成主要作物種植,接下來是種間種的作物,如:豆類、瓜類等,善用每一塊土地達到土地的最高效用。
通常這些間種植物如南瓜會種植在相鄰雜草的地上作為田地分界線,因為南瓜會將四周的養分吸收,可以防止雜草成長,是很好的雜草的勁敵。但南瓜籽有其缺點,其養分很好,會成為其他鳥類以及田鼠的糧食,因此種子回填泥土時要特別謹慎,不能用挖開的泥土而要周圍的土回填,來騙過鳥類及田鼠、猴子的好眼力。此外,南瓜也不能種植在樹豆或其他作物中央,會吸收其養分。
種樹豆時要用鐵杵挖洞,深度約十公分,將兩顆樹豆種子放入,再將泥土填回,一樣是用四周的泥土而非將原本挖開的泥土填回。各個樹豆播種的地方要有間隔,不能夠太密集。種兩顆的原因是預期因為天災以及動物的覓食預留一顆確保能夠收成。種植時必須以橫向移動方式種植,一行一行整齊排列。中間空隙的預留是為了等樹豆長成時,可以適時的再種植其他作物如地瓜。約種植一個月後一定要除草,以確保作物(樹豆)能吸收足夠的養分。部落的長輩都很了解動植物的習性,因此都會運用動植物相剋的性質(物競天擇),來保持田地的最高使用性,確保作物能順利收成。
其實對老人家而言,田間的工作不只是教育孩子糊口的技術,更是教育傳承人生的體驗與哲學觀的場所。每工作一段時間就回到休憩點休息,因為耕作不只是傳承其在地生活經驗法則,也包含了部落記憶的回顧。
老人家古諺語提醒我們:
kasetukezu nu kakedriyan anan itjen saka izua tja kanen!
趁著年輕要努力!
nu macaqu itjen a cemaljudjuqan izua tja kanen!
要善用手指頭的功能,才能得飽足!
意思是凡是要動手去工作才會有飯吃!懶惰的人是會被自然淘汰的!
【經典補充包】
傳統排灣族的主要農作物有粟、稻、稗、芋及番主等,各種瓜、豆、蔬菜、煙草、麻及果樹類等為其次,採輪耕作法,第一年種芋,次年種粟、稗及陸稻,第三年種花生、番薯等,連續耕作三四年後即另覓他地開墾,而陸稻除了calisian及ravar外其餘地方都自古便禁忌耕作,直到日治時期政府對於水稻的獎勵策略下,才漸次開闢水田耕作。針對傳統排灣族的農業,《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中記載了詳細的農具、耕地選擇、耕作方法……等,其中在耕地的選擇與開墾過程的描述,與本文有諸多可相互參照之處。
【作者介紹】
邱霄鳳
qidis.sadjiljapan,屏東縣泰武鄉佳興村人,現為屏東縣部落大學副校長、原住民族語言教材編輯編輯委員,參與《泰武鄉誌》、《排灣族佳興部落手紋?錄》、《從佳興部落看排灣族的女性手紋與部落社會階序的關係》等出版品,最喜歡聽vuvu說故事跟參加部落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