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雅美族芋田經營的生態智慧
本期專題
第22期
2015/08
文/鄭漢文
鄭漢文
一、前言
芋田是蘭嶼島上最大的人為地景,依著土壤地力、水源供應、人力調配、儀禮進行,不定期的開墾和休耕,也因此創造了廣袤的水渠灌溉濕地和五節芒草生地相互交雜的生物棲境。雅美族在芋田經營的漫長過程中,發展出特有的農耕文化,乍看像似單一作物的經營型態,實則是以遺傳、物種及生態系多樣性的方式,維持著人與環境間之動態平衡。並透過每次的落成儀禮的相互饋贈,或是以同易同的禮物交換,進行著各種品系的更換與保存。
雅美族婦女正在經營芋田。(照片提供/鄭漢文)
二、芋田遺傳多樣性的經營
蘭嶼島上的芋田經營,除了在水源充沛的下游地區開闢大面積的水芋田外,其它如林下栽植,山麓溪澗旁也都散布著大大小小的芋田。不同品系的芋頭分別種在不同環境,一方面測試它們對水溫、土壤和病蟲害的抗逆反應,同時也進行選汰以保留適合的品系。
芋頭不能缺,生活上很重要。蓋房子前先種keytan(旱芋),它很會生小孩(mikekeytan),當keytan種好後再開墾芋田,先種有泉水的地方,那裡長得最慢;再種不好的土地,再種有毛病的土地;接著再開墾好的土地。──謝加輝
不同品系的多樣性栽培。(照片提供/鄭漢文)
水源頭處的芋田通常以林農經營的方式,刻意保持林下的濕潤環境,以利芋頭的生長。芋田有不同的稱呼,koran是指居家旁經常有水的芋田,akakawan是指「時而有水時而乾旱」的芋田;燒墾過後的芋田稱為kawakayan,林地內的芋田稱為piowamowan。海拔較高的水源湧出處的芋田稱papaovangan,這些不同名稱,指出不同微環境,適合不同品系的芋頭(如表1)。
不同品系的芋頭,在文化上也有不同的意義。rakoasoli(最大的芋頭)是家屋或大船落成時,整株挖來清洗乾淨後,掛在儀禮場合的最顯眼處。另外,落成禮使用最大量的是祖先最早栽植、代代相傳的mizag soli和alaleng。kararo也是祖先傳下來的芋種,做芋糕(nimay)最好。這些品系在每次儀禮的分享,或是以同易同的饋?,默默進行著各種品系的更換與保存。
有些品系已經不見了,因為它長得很慢,但有些是從台灣帶進來的,他們說是檳榔心芋,雖然長得很好,可是我們吃起來覺得口味不好,又不能做成芋頭糕,我們就不想種了。──蔡月香
當然,也有不好的品系散生在芋田,如mareht opi(芋柄不好吃),通常都會被拔除。
表1 芋的品系、特徵與環境
品系
|
特徵
|
環境名稱
|
說明
|
morozit
(rakoasoli)
|
葉柄具縱線
|
papaovangan(較高的山上水源處)
|
路程較遠、水較清涼、土壤肥沃,一般由男人栽種做為落成儀禮之用。
|
maseveh
|
葉片很大
|
papaovangan
(湧泉處)
|
水溫低長得慢,但植株會長得很大。
|
kararo
|
葉柄綠色
|
botbotlan(水源流動處、較高山區)
piowamowan(林地內的水生環境)
|
很會生子芽且都圍繞著母株;很適宜製芋頭糕,螃蟹節慰勞男性不可或缺的食物。
|
alaleng
|
葉柄黃綠色比較白
|
lokazeman(水窪處)、karaoman (長蘭嶼莞淺水環境)、paokavang (河床泛濫平原)
|
在新墾芋田中央最先種一棵alaleng。較不怕鹽霧。口感硬、滑、黏。
|
paton
(mavehng opi)
|
芋柄很黑
|
(akakawan)時而有水時而缺水處
|
種芋田外圍水份比較不足處,也適合種旱田和不重要芋田,很快有地下莖也很會長子芋。
|
minilaw
(mizag soli)
|
葉柄紫色
|
(karalowan)常乾涸處
|
種尾水處,水分較少土壤較硬的地方
|
keytan
|
旱芋(通稱)
|
kawakayan (燒墾後旱田) 、kanonokan (有毛病的地)
|
很快就長芋頭,但產量不如水芋田。
|
三、芋田物種多樣性的經營
芋田經營不僅是為了主食的設想,白鼻心、鬼鼠、亞洲家鼠等也會過來分享。而鷺科、?鷸科或鶺鴒科鳥類,或是紅冠水雞和白腹秧雞,也常與婦女一起做伴。至於虎皮蛙、黑眶蟾蜍和鱸鰻,則多半在夜間護持著芋田。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不吃青蛙和鰻魚?」
老人家謝加仁說:「我們也知道可以吃啊!但幹嘛去吃它!難道我們沒有東西可以吃了嗎?」
這個對話裡,生物所給出的意義超越了食用的價值。青蛙以昆蟲為食,早為大家熟知;那鱸鰻除了攝食水生昆蟲外,不可食用的文化設計,自有其文化生態上的意義。
芋田裡的蒼鷺。(照片提供/鄭漢文)
以前水芋田很多鰻魚(tona),老人常說:『鰻魚會帶來水源,不要動它。』野銀部落水源地那裡的泉水很大,但是在幾年前,一條手臂粗大小的鰻魚被抓走後,水源就變小了。── Syaman Mateleng
鱸鰻(swamp eel)會清除或開闢水道,牠孵化後便游向陸地的水域,一邊長大一邊循著暗渠的源頭游動,由於身體的蠕動因而導出泉水。芋田如果沒有水,那麼錐蜷、網蜷、蜆等等淡水貝也就無法存活,牠們的殼體也就無法提供大量的石灰質預防土壤酸化。
再者,除了這些動物之外,芋田裡的地木耳、葛仙米藻其絲狀體有個共同的膠質衣鞘,能發揮固氮的功能。另外,滿江紅和青萍的葉片充滿多黏液的空腔,與固氮藍綠藻共生,其個體除提供養份外,每4~5日就可增加一倍的繁殖速率,對田間雜草及水棉可以達到抑制作用。這些生物固氮的肥田方式,早已是當地居民的常識。
kapong(葛仙米藻)是很好的藻類,會讓芋頭長得比較快,有kapong表示芋田常年都有流水。但是,如果田裡的kapong太多、太大,就要拿起來丟在田埂上。如果田裡缺水,生出kamasowaw(水棉)是最不好的情形,芋頭會長得不好,它會使芋頭塊根爆掉。masaw就是使芋頭長成這樣綠綠的,會有小小的洞洞那種情形啊!──黃馬陸
葛仙米藻。(照片提供/鄭漢文)
四、結語
近年來傳統習慣跟不上環境的改變,外來物種「搭輪」或「乘機」入境蘭嶼,外來物種隨著交通的頻繁逐一跨海而來,嚴重影響芋田的然耕作。尤其很會吃田裡肥份的禾草和很會吃芋頭的金寶螺,讓芋田主人頭痛不已。
這種草是台灣來的,以前沒有,我們不必那麼辛苦的一直拔;金寶螺真的害死人,不知道哪個人把它帶進來,撿也撿不完,而且還不停的吃芋頭,害芋頭都長不好。──Sinan yeikoey
芋田的經營是島嶼生態中能量轉換最為成功的機制,其同時也是過去食糧最少輸入的地區;可是,當耕作模式及食物文化改變時,芋田逐漸走入歷史的過程中,文化的消失也使得這個優勢不復存在。
這塊田是一個長輩的,他太太死掉以後,沒有人可以幫忙照顧芋田,他身體又不好,沒有辦法常常來除草;他又不知道怎樣使用殺草劑,整瓶通通倒下去;雖然雜草少了,可是現在他田裡的芋頭長不好,連我們底下的芋頭也都長不好;現在的種子(芋頭莖)很容易熄滅(沒有生命),以前三年才收,現在一年就要收了。──Sinan kamataen
殺草劑代替了人力除草的掘棒,農藥取代傳統以夜光螺、水字螺散發的石灰質來殺菌;然而,雜草沒有除盡,蟲害也沒有減少,反而出現更多來不及認識就闖了進來的異形,也讓很多來不及認識的地方知識就此消失。
【作者介紹】
鄭漢文
現職台東縣桃源國小校長,長期投入台灣原住民文化生態。著有蘭嶼雅美族民族植物、排灣族民族植物、蘭嶼雅美族鳥類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