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事件一百周年紀念回顧
時事快遞
第21期
2015/06
文/本刊編輯部
本刊編輯部
「大分事件」為日治時期布農人反抗日本理番政策的最重要的事件,今年逢該事件一百週年,因此各方單位均籌備了豐富的百周年紀年活動,更藉此機會開啟多元的討論。活動序幕於4月1日由從日治時期一直到現在,沒有中斷家族Manaah-tangia祭典的花蓮卓溪鄉中正部落的燒狼煙拉開。除了各部落的祭典外,卓溪鄉同步規劃了一整個月份的紀念追悼活動,包含4月9日祭槍祭、4月10日喀西帕南紀念碑追悼儀式、4月13日至24日傳統領域踏勘尋根、4月14日至18日大分事件遺址一百周年紀念祭儀、4月20日大分事件學術研討會、耆老口述歷史發表會、4月25日射耳祭儀暨傳統技能民俗活動、八通關古道抗日歷史會展(攝影展、微電影發表),及5月11日至16日大分遺址深度之旅(瓦拉米古道至大分古戰場遺址登山活動)……等。
傳統領域踏勘尋根由16名當地布農族人花了三天時間,行經瓦拉米、抱崖徒步前往大分,路途長達40公里。100年前,布農族大分社頭目拉荷阿雷(Dahu Ali)和阿里曼西肯(Aziman Siking)兄弟因對理蕃和武器收繳行動的不滿,起而反抗日本人的地點便是發生在這條山路上。參與此次徒步的族人最年青的只有二十歲出頭,最年長的六十歲左右,16位族人沿著大分這條山路周邊不同氏族的家屋聚落與環境重新理解歷史,到了大分駐在所後便穿起傳統服飾進行Pasibutbut(八部合音)慰告祖靈,未來希望能持續讓更多布農族人上山親身理解歷史與部落,亦盼能和玉山國家公園「共管」布農族人傳統領域。20日的研討會中由高齡92歲的耆老林啟南回顧大分事件相關照片及史料,同時邀請曾花費30年研究八通關越嶺道的古道學者楊南郡、徐如林夫婦進行「追查大分事件的歷程」的演講,透過學術研討會、媒體報導,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真相背後所夾藏的血淚歷史傷痕。
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於4月14日與卓溪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在卓溪鄉民眾服務站開設「布農族大分事件田野採集班」,邀集耆老分享「大分事件」,了解布農族的抗日歷史及遷移記錄,並透過戰役現場勘查,進一步地了解布農族的文化記憶。希望透過大分事件的歷史脈絡,認識布農族及其與拉庫拉庫溪流域的文化記錄,藉由實地勘察戰役現場的過程,了解祖先遷移的文化記錄,喚起族人的認同意識。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則藉由大分事件一百年之紀念意義,於5月1日至2日舉辦「大分事件百年與花東願景研討會」,透過學術會議的辦理,一方面深化歷史記憶、尋找認同,關心族群與土地的關係;另一方面擬邀請關心花東地區未來發展的各方人士,從過去參與地方實踐的實際經驗,通過論壇的形式,為花東部落和社區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言,展望花東未來的願景。研討會現場除了安排楊南郡老師的演講外,另由林啟南(Laung卓溪部落)、黃泰山(Bisazu Naqaisulan中平部落)、馮育才(卓樂部落頭目)、顏乾坤(清水部落馬遠教會牧師)等多位耆老以族語進行座談,並由鄉長呂必賢與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 Islituan)進行現場翻譯。
為還原歷史,且更完整的呈現大分事件始末,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任教的導演葉鴻洲,於2014年起便帶著12名學生進行大分事件紀錄片的拍攝,由臺灣系副教授潘繼道、歷史系教授吳翎君提供史料,卓溪鄉巒社群布農族人沙力浪擔任主角,帶觀眾回溯大分事件歷史現場,師生也遠赴高雄市桃源區,採訪到事件主角大分社首領拉荷阿雷的後人。片中訪談大分事件主角拉荷阿雷八十三歲的孫子Istanda Huson(顏來福)、曾孫Istanda Subali(顏國昌),以及多位家族成員均出席5月1日舉行舉辦的首映會,這是大分事件第一次被拍成紀錄影片,後續將於各部落播放,也希望未來影片在公共電視、原民台等電視台播出,讓大眾更認識布農族人這段長達十八年的堅忍故事。
大分事件影響了拉庫拉庫溪的布農族人,往後日本政府將族人集團移住遷到現在的卓溪鄉,另有一群族人遷到高雄,並且與日本人持續抗爭,為配合大分事件百週年,桃源區原民文物館則安排了塔荷阿雷特展,回應這一場起自拉庫拉庫溪、止於荖濃溪長達18年的生存之戰。歷史戰役是重要的文化記憶,即使事隔上百年,仍舊值得今日社會在族群角色與文化定位等方向進行參照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