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達飛聲《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譯介與原住民敘事 文獻譯介 18 2014/12

文/陳政三

 

【編按】本書是1895年美國戰地記者James Davidson奉命來臺擔任領事後的第一手觀察紀錄,書中有專章報導臺灣原住民族,各章也多提到原住民的各種遭遇。附錄並有10個原住民族的語言比較表。本譯著根據中外史料,考證DavidsonJohn Dodd的正式漢名;考證牡丹社事件中「卓杞篤」的身分,以中文、外文文獻相互參照、匡正。另發掘不少有趣的史實,如臺灣最早裝設的電燈、私人電話等。透過嚴謹的考訂,讓本書更具可讀性。

 

書原作者James W. Davidson1872-193319歲畢業於私立西北軍事專科學院,做了1 年的報社記者,投入探險家活動,1893-94 年間加入皮里北極探險隊,留下凍傷左腳、終生略跛的後遺症。

1895 3 23 日受聘為美國報社戰地記者,來到北臺,展開8 年餘多采多姿的生涯。1896 12 月,被美國任命為駐淡水領事代辦;隔年3 月就任;1898 年升任駐臺領事;1903 年底,調派滿州,隔年元月年向美國國務院報備、獲准使用「達飛聲」正式漢名。

達飛聲留下許多採訪報導,加上擔任美國駐臺灣領事撰寫領事報告蒐集的資料,1903 年在倫敦、紐約、橫濱、上海、香港與新加坡同步推出,總計776 頁,包含了168張照片及2張精繪地圖的鉅著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本書副標題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Tea, Camphor, Sugar, Gold, Coal, Sulphur,Economical Plants, and other Productions, 標誌出有別於其他書籍的面向;照字面翻譯,可為《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歷史、人民、資源、與商業展望—— 茶葉、樟腦、蔗糖、黃金、煤礦、硫磺、經濟植物,以及其他產品》。本譯註書以《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為名,依其副標題與內容,分為歷史篇、產業篇、住民與日治初期篇。

10318translate (2) 10318translate (1)

達飛聲原著、陳政三譯註《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2014。(圖片來源/南天出版社)

 

整理早期西方文獻史料

原著第1 章至第7 章,參考荷蘭、西班牙史料與早期研究者著作,以及日本、中國文獻撰成。〈第4 章 國姓爺的臺灣王國〉、〈第5 章 清領臺灣(1683-1800)〉及〈第7章 清領臺灣(1800-1862)〉有偏向依據西方文獻為主的不正確處,筆者依據中文史料,補充更正,其他各章也依據較新資料,加以註釋。

〈第1 章 福爾摩沙最早的訪客〉根據德國學者李斯(Ludwig Riess)的說法,認為早在紀元前幾世紀,即有人類從東北方的琉球來到臺灣島定居,這些被稱做「琅嶠人」(Lonkius)的種族支配全島,直到第6 世紀後半,逐漸被馬來人勢力所取代。12 世紀末、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幾百位毗舍耶人出現在福建省沿海掠奪,原著用福爾摩沙島土著(Formosans)稱之。究竟毗舍耶人來自何方? 有認為住在臺灣東西兩岸、可能是排灣族的祖先、小琉球嶼或菲律賓北部的Bisaya 島等,說法不一。

〈第2章 荷治時代福爾摩沙(1514-1655)〉與〈第3章 荷治時代的福爾摩沙(1644-1661)〉敘述荷蘭、西班牙入臺後對以平埔族為主的原住民的統治政策,荷蘭透過各種手段,逐漸馴服土著;西班牙則無法有效掌控土著,最後不得不黯然離臺。1642年荷蘭人驅離西班牙人後,加緊對原住民的控制,1644 年在全臺分四區舉辦「地方會議」,後逐漸制度化。荷蘭人治理臺灣之所以成功,傳教士居功厥偉,1627 年荷蘭臺灣首位傳教士干治士(G. Candidius)、1629 年抵臺的尤羅伯(Robertus Junius)、1647年葛拉維(Daniel Gravius)是其中代表。

5、第7 章,除敘述清領時期一再重複的民變、分類械鬥,也兼述平埔族面對官府、通事及漢族移民的壓迫,逐漸喪失土地、獵場與生存空間。1732 1 月(雍正9 12 ),以大甲西社為首的10 餘中部平埔社,不堪迫害,起而反抗,即是顯例。19 世紀之後的平埔族漸採和官方合作的生存之道,譬如,1807 年(嘉慶12)大海盜朱濆企圖引誘平埔族於蘇澳附近建立根據地,在官方、平埔族與義勇協力下,被逐離東岸。平埔即便已融入漢人生活圈,卻常遭漢人頻繁的分類械鬥波及。直到18世紀末,清廷從未聲明擁有山區主權,也無法控制深山原住民族群;頂多是漢人欺壓山區原住民,後者下山出草,引起小衝突之後,官府不得不派兵稍事鎮壓。

〈第6 章 倍勇斯基造訪東臺灣(1771)〉摘錄1771 年(乾隆36 )倍勇斯基伯爵造訪臺東、花蓮一帶,和原住民的衝突、合作情節,根據其敘述,至少屠殺了近2,000 名原住民。他繪聲繪影的傳記,旨在向歐洲各國推銷殖民計畫。本譯註本根據1892 Pasfi eld Oliver 整理、翻譯的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tius Augustus,Count de Benyowsky 加以比對、考據,認為,匈牙利探險家倍勇斯基到東臺灣19天,而非其本人稱的17天,更非一般解讀的18天。

 

海難漂民與原住民

〈第8章 外國接觸與屠殺英國屬民(1801-1847)〉是鴉片戰爭期間,邊陲地帶的臺灣當局,居然打敗英國船舶、捕獲、斬殺俘虜的故事,牽涉到地方官員虛報戰功、清國對英國夷人恨之入骨,以及最後清廷不得不的卸責行為。

19 世紀後半葉前段,發生多起原住民與外國船艦及海難漂流上岸船員的衝突事件,列強因此多次派人、船來臺尋找難民。〈第9章 海難與暴行(1848-1867)〉舉了幾件船難例子,點出臺灣做為當時航道必經之地,原住民、漢人、官僚、列強間的折衝。尤以「羅妹號事件」,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的介入影響最大,他和排灣下十八社大頭人卓杞篤(Tokitok)會面3 次,1869 年簽訂原住民與國外政府有紀錄的第一件正式書面和約。臺灣當局處置不當,以「查臺地生番,穴處猱居,不隸版圖,為王化所不及」,否認對內山的管轄權,遂成為「日本臺灣出兵事件」的遠因之一。本章收錄李仙得186711月的探險報告,對事件經過、清國官方與卓杞篤的立場,以及恆春半島民情有深入描寫。

1871 年琉球山原號海難船員遭屠殺,清廷處理不當,引發1874 年「日本臺灣出兵事件」,也即「牡丹社事件」,本書用了4 章(10-13 章)詳述事件經過,絕大部分引用曾來臺採訪該事件的豪士(E. H. House)著作《征臺紀事》(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除了武力衝突、政治折衝,內容對排灣琅嶠下十八社頭人、屏東東南沿海平埔族、社群關係、衣著、飲食、武器、住屋有深入的描寫。事件落幕,清廷採用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開鑿通往東部的北路、中路、南路,大舉引進移民,造成原住民生活空間遭到壓縮,影響相當深遠。就在官方大舉開發

內山的同時,1875 2 月發生「獅頭社事件」,依據〈1875 年打狗海關年報〉,連指揮官王開俊在內共約有250 名官兵陳屍森林,只約50 名倖存者逃回。5 月下旬,淮軍宿將唐定奎督戰,攻下內、外獅頭社。此役折損不少人馬,援臺萬餘淮軍,在78月撤回大陸時,已有1,485名官兵命喪南臺。

〈第14章 臺灣開港貿易(1850-1868)〉及〈第1519世紀7080年代中期洋務百態(1870-1884)〉敘述1850年代至清法戰爭前臺灣開港、洋行進駐的相關事件。洋人勢力進入臺灣,與官方及漢人之間互動增多,衝突在所難免,船難事件也相對增加。1850 年代起,漢人試圖拓殖蘇澳以南的平原,頻遭原住民抵抗。14 章涉及原住民較重大事件為18685月蘇格蘭人何恩(James Horn)與漢堡商人美利士(James Milisch)聯合多國洋人、漢人及當地平埔族開墾大南澳。15 章提到1877 年爆發的「大港口事件」、1878 年「加禮宛事件」,清廷還出動砲船協助鎮壓大港口(花蓮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烏漏、阿棉、納納等社。原著引述相當多各年代的英國駐臺灣與駐淡水領事貿易報告,資料相當詳盡。

〈第16章 法軍侵臺之役(1884-1885)〉大部分引自德約翰(John DoddJournal of A Blockaded Resident in North Formosa, During the Franco-Chinese War, 1884 -5乙書。介紹在淡水勇挫法軍的湘軍將領孫開華,以及法艦封鎖北臺,軍民與洋商的生活情形。平埔族為主的原住民並未缺席清法戰爭,雖非主角,不過他們如猛虎出閘的氣勢,讓登陸淡水的法兵為之膽寒。

〈第17 章 進步的臺灣:大清帝國之一省(1886-1894)〉為臺灣建省、劉銘傳出任首任「福建臺灣巡撫」之後的新政與建設,因缺財源,遂有引起百姓、洋商嘩然、反對的徵稅制度,以及失敗的「理番」政策,最後劉黯然去職,邵友濂、唐景崧相繼接任。達飛聲特重鐵路建設,陳述他搭乘火車從大稻埕到基隆的趣事。本章大篇幅敘述漢人、官方與原住民的衝突,都是肇因山區開發,與24章可相參照。


親身觀察乙未之戰,雖精彩但描述欠客觀

18 章至22 章是原作者的親身觀察,也是本書最精采的部分之一。

〈第18 章 日本占領澎湖臺灣緊急備戰(1894-1895)〉對臺灣當局備戰、人心惶惶、軍隊武器操練有深入描寫。他面見唐景崧,拍下唐坐在巡撫衙門走廊的照片,取得一張上書「德衛生」的採訪證照。〈第19 章 臺灣民主國的誕生(1895)〉就《馬關條約》會談、臺灣仕紳反對割臺、各方尋求列強援助、籌辦臺灣民主國、官僚富商相繼逃難、軍隊備戰有深入描寫,尤其保留了已佚失的「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及「全臺人民公告」,殊為珍貴。

〈第20 章 日本進占北臺(1895)〉陳述日清交接臺灣、親赴基隆觀戰、民主國兵自相殘殺、唐總統與官員紛紛逃亡、臺北城陷入混亂劫掠、北部外僑處境險狀,以及他與2位外僑冒險前往要求日軍儘快入城維護治安等。作者在〈第21章 日本占領臺灣中部(1895)〉敘述跟隨日軍遠征桃竹苗與彰化的經過,日軍在桃竹地區遭遇客家人堅強的抵抗,並一舉攻下中部防衛重鎮彰化,戰況慘烈。達飛聲行文常以「我們」、「我軍」稱呼日軍,以「叛軍」(insurgents)、「叛徒」(rebels)稱抗日民主國軍隊或義軍,逐漸顯露親日立場,對許多慘烈的焚殺視而不見,實在有失戰地記者須保持客觀的本份。〈第22 章 日本占領南臺(1895)〉顯示,即便威名顯赫的黑旗將軍劉永福,也無法在兵缺餉盡的情況,對抗三面圍攻的強敵。亞洲第一個短命的民主國夭折了,不過各地被稱為「叛徒」、「土匪」的抗日分子紛紛起事。征服才是日本統治難題的開始。

21 章提到日軍與原住民幾次初見面情形。苗栗山區原住民執意加入日軍征討行列,後來發現好像「玩假的」,抱怨說,「原以為日本兵是來臺灣殺漢人的,現在周圍到處都是無武裝漢人,日本人顯然放過成千上萬該死的漢人,這可令其百思不解!」遂退出行列。1895 9 月,殖產部部長橋口文造會同臺北縣知事田中綱常海軍少將在大嵙崁,與22名原住民會晤,又說服角板山社2男、1女,奇那之社2男,上臺北開眼界。

有原住民加入抗日行列。22 章記載,當日軍逼近臺南府時,一群原住民加入劉營,被安排駐紮府城,後來死了2 人,其餘認為噩運當頭,立刻離去。也有原住民舉旗迎日,杜君英庄(屏東內埔鄉中林村)平埔族潘吉硬串聯客家人、「傀儡番」,高舉「用日本明治君做主」旗號。日本占領初期曾兩度來臺的德國學者A. Wirth說,「日本人先在較友善的日月潭邵族、恆春牡丹社拉攏他們,再擴及中央山脈從北到南的山區部落舉行盛大酒宴,使得原住民對倭族產生好感,有的甚至稱其為同宗兄弟;有位國會議員娶了酋長公主,更暫時拉攏雙方關係。」這或許是初期原住民較支持日方的原因。

10318translate (3)

美國駐臺領事達飛聲在臺期間留下許多採訪報導與珍貴圖片,集結成鉅著The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圖片來源/南天出版社)

 

宏觀的產業發展史與原住民敘事

23 章至29 章闡述臺灣產業發展史,也是一部臺灣早期經濟史,是最令人擊節讚賞之處,介紹包含茶葉、樟腦、糖業、黃金、煤炭、石油、天然氣、硫磺、食鹽,以及經濟植物等早期重要產業,詳述民生所繫、島嶼所賴的重要產業,是絕大部分臺灣通史書籍所無,也將臺灣史推升到更全面、更宏觀的視野。內容大量引述記載19 世紀後半詳實的英國駐臺灣與駐淡水領事貿易報告,非常有參考價值。其中〈第23 章 臺灣茶業〉、〈第24 章 臺灣樟腦業〉詳述山區原住民如何逐步喪失生存空間,抵禦如潮水般湧來的漢人、日本拓墾集團,以及清廷與日本國家機器的壓迫。值得再三細讀。

1860 年代後半,德約翰引進茶苗、機械化生產及借貸制度,打開了臺茶外銷市場;1870 年代初期,多家洋行投入茶產業,加上茶販、媽振館及箱子館,使得茶葉成了最重要的產業,1882-1891 年間,茶業占淡水港每年出口貨物總平均值的93.8%;1868-1895 年,海關資料顯示,茶葉占全臺出口總值的54%,遠高過第二位、占36%的糖,以及第三位、4%的樟腦。到1880 年代初期,茶農把所有適合種茶的山坡地,都改種茶樹,並朝深山推進,漢人墾首取得墾照,募集武裝墾丁驅逐原住民,逐步開拓,然後再轉給茶農。

樟腦也是早期重要產業,〈第24 章 臺灣樟腦業〉一開始,作者就說,「樟腦問題就是原住民課題,因為樟腦產業的成敗端看原住民的臉色。」除了樟腦,連帶有其他獲益頗豐的山產之誘惑。「朱一貴事件」即和森林開發有關。從樟腦出口量可以看出漢原衝突的程度,1875 年北部出口量減少一半,南部完全沒有出口,係因原住民反抗,經常出草所致。臺灣建省需大筆經費,山區開發成了必然,於是血腥戰爭一再發生。1885 年從北到南全面爆發漢原戰爭,導致該年全臺出口只有3 擔(400 )。劉銘傳的侄兒、副將劉朝帶即喪命在宜蘭山區, 各大家族都是靠著山區開發致富,而受害的便是弱勢的原住民。這樣的戰爭,一直延續到1895 年日本入臺,但武力更強、更有效率的國家機器,卻意味著原住民更悲慘的未來。

〈第30 章 臺灣的住民〉大篇幅敘述早期日本學者對原住民族的研究,主要參考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899 年的《臺灣蕃人事情》,將臺灣原住民分為8 族:1. 泰雅族群;2. 布農族群;3. 鄒族;4. 澤利先族群(魯凱族);5. 排灣族群;6. 卑南(漂馬)族群;7. 阿美族群;8. 平埔族群。詳述各族住屋、衣服、飾物、刺青、食物、婚姻、疾病、喪葬、獵頭、宗教等方面的特點。另有達飛聲隨總督府探險隊到紅頭嶼(蘭嶼)踏查的親身觀察。因為只是初期研究,不正確處難免,不過正視了構成主要族群的原住民,兼略述島上的漢族與大和民族。內文用了34 幅早期珍貴的原住民各族照片,相當值得參考。

〈第31 20 世紀初的臺灣〉對日治初期政治、人口結構、社會、教育、傳教、司法、衛生保健、財政、軍事、警政、交通、郵便與電信、貿易等,作最新的補述,畫下出版前完美的句點。

附錄部分,〈九族原住民語言比較表〉就泰雅、布農、鄒族、澤利先(魯凱)、排灣、卑南、阿美、巴宰、噶瑪蘭、蘭嶼人(達悟)等九族語言做對照,另有臺灣陸鳥與哺乳類動物,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氣候概況,以及詳細的〈臺灣產業地圖〉、〈福爾摩沙島全圖〉2 幅。整體架構完整。譯註者以為,是一本迄今為止,涵蓋面最完整的臺灣通史。

 

值得細讀與典藏

原著雖是111 年前的「舊作」,缺陷在所難免,但整體架構及內容,迄目前為止,似乎尚無出其右者,這是為何值得將之重新翻譯、加以詮釋的最主要原因。筆者前後花了10 年時間翻譯、研究、加註,希望這本書,值得大家細讀與典藏。(本文作者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