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臺灣第一位原住民西醫──南志信 人物特寫 18 2014/12

文/林志興

 

志信的卑南族名叫Sising,日本人依著他的卑南族名字之音,為他配上了漢字之名—「志信」。由早期文獻,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專門學校一覽所列之畢業名錄中,只列了「志信」之名,並沒有冠上姓氏,後來才冠上了「南」之姓。從此之後,他就有了符合日本人和中國人,成為「人」應「有名有姓」的原則,叫做「南志信」。他是臺灣原住民第一位西醫,日治時期原住民社會當中官位最高的人,民國後擔任過制憲國大代表,以及第一任的臺灣省政府委員。雖然身在時代之先,曾身居要職,但他的生平一向鮮為人知。

10318people02-sising (1)

1947 3 26 日,南志信(左)與白崇禧(中)及卑南族初鹿社頭目馬智禮(右)在台北賓館留影。(圖片提供/南天爵)

 

南志信生於1886418日,他出生於清朝卑南廳南鄉中的卑南社(也就是現今臺東市的卑南里),叫做Katadrepan卡達熱班)的家族中,父親是來自LwangaDan阮阿丹)家族,一共有六位兄弟姐妹,他是長男,但排行第三。他出生的年代距傳說中的「卑南王」末期不遠。在他出生前幾年,清朝政府正努力展開「開山撫番」的工作,以免得「外國勢力」的侵入,清軍一波波地進駐到「後山」。1888 年(光緒14 ),在他兩歲的時候臺東由清朝政府定義的「卑南廳」改成「臺東直隸州」,由胡鐵花(中國五四運動名人「胡適」的父親)領軍翻山而來「貫徹」清朝政府的統治權。3歲時,臺東平原發生了卑南族利嘉社(Likavung)的反殖民抗暴事件。

1896年(明治29)他10歲時,日軍由恆春方面渡海到臺東市海邊登陸,他成了日本國民,並有機會接受現代式的學校教育,目前僅確切知道他是在1909年,23歲時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成為全臺灣原住民有史以來第一位受西式訓練的正牌醫生。

據說他是臺東第一屆日本公學校的畢業生,如果這個傳說無誤,他從公學校(今之小學)畢業時已經是19 歲的青年了,再以此回溯,他很可能是遲至13歲時,才入學受現代教育的啟蒙。而根據「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專門學校一覽」資料顯示,南志信是第八屆1909 的畢業生,以五年學程時間計,他很可能是在1905 19 歲)公學校畢業後,即遠赴臺北唸醫校。在那個年代從臺東上臺北,必須搭船北上,十分遙遠;他畢業回鄉服務時已經23歲。

10318people02-sising (3)

南志信的醫業執照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000017820110085。(圖片提供/林娜鈴)

 

南志信應該在醫校畢業那年就結婚了,他娶了同村叫「吳蓮花」的漢人女子為妻。結婚後,為了工作上的方便,離開了部落,偕同妻子搬到臺東醫院附近居住。婚後夫妻感情恩愛和睦,他的妻子一連為他生下了12位子女571909 年自醫校畢業起至1946 年的37 年間,是南志信專心行醫的歲月,前20 年任公醫(職等是判任之醫官補),服務於臺東醫院。藤崎濟之助在1930年出版的《臺灣之蕃族》一書中,以「精勵恪勤」之詞來形容他的工作表現。1920 (昭和4 年)5 月升任醫官(高等官七等),應該是日治時期官階最高的原住民。不過,他卻在此時受同事的影響,辭了公醫之職,自行開業,醫院就開在臺東醫院之北,名為「南醫院」。雖然自公職退休,但在臺東醫院院長的懇請下,請其繼續擔任兼職性的醫院囑託。

那個年代醫生是不分科的,什麼病都需要看,不過,據說他對瘧疾和恙蟲病,特別有心得,但是真正受臺東地方父老(不分族別)崇敬處,是他的醫德。他自行開業的目的,看起來不是賺大錢,在窮困的年代,他免費為窮困的人家診治,並提供藥品。傳說他平時為人平和親切,但是診療時卻十分嚴肅。他常會先問看起來沒有食欲的病人吃了沒,如果病人說吃不下,會遭到他厲聲叱責說:「不吃,怎麼會好,你先吃,我才給你看病。」然後請他的妻子準備飯菜給病人吃,才為他診治。

10318people02-sising (2)

南志信在瘧疾與恙蟲病的研究貢獻備受日本政府看重,圖為明仁皇太子(右1)與南志信(右2)等人合照。(圖片提供/南天爵)

 

他為人風趣,喜歡釣魚,每次到海邊漁場釣魚,一定先高喊:「我今天要釣兩條魚。」然後下竿,釣到一條魚就高呼釣到一條;第二次釣到魚後,也高呼釣到第二條,即收竿回家。據說他一收竿,四周釣友紛紛會跟著下向他曾下竿的地方,結果魚線都糾纏在一起。

1946 年,臺灣光復後的一年,也是他60 歲那一年,是他的人生另一個轉捩點,雖已步入晚年,他卻由治病的醫生,轉為治社會的政治家。他長期累積的聲望,使他獲臺灣省臨時參議會的推選,成為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的臺灣代表,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1947 2 28 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變,二個月後的4 30日,國民政府發布他擔任臺灣省首任省府委員,在危疑的年代中負責往原住民部落進行安撫亂後民心的任務。

1947 年至1958 年,11 年間,南志信先任臺灣省政府委員,後改任兼職的省府顧問,他以一貫的認真精神,為臺灣原住民爭取最大的權益空間,其中有四件事,最能做為他從政生涯的代表寫照:其一,他有鑒於「高山族」一詞帶有濃厚的歧視味道,曾建議政府「盼能明令規定改為臺灣族」;其二,他為臺東縣爭取到建設卑南溪大堤防洪的工程建設,為臺東居民解除了每年洪水期來自卑南溪的水患,據說爭取過程中,曾晉見蔣中正總統當面力呈建堤之重要性;其三,籌設「臺灣省山地建設協會」之人民團體,並出任首屆理事長,任內向省政府爭取撥用位在今羅斯福路一段之省府委員辦公處做為「山地會館」之用,為北上的原住民同胞提供一處落腳之所;其四,有鑒於原住民社會醫療落後,傳染病橫行,特向省政府建議積極的衛生政策,據傳他與同任省府委員的醫校學弟杜聰明先生,共同努力促成高雄醫學院開辦兩期「臺灣省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班」,培養了與他早年志向相同的醫界後進,為更多原住民病患服務。

1958813日晚上1020分,南志信病逝於省立臺北醫院,享年73歲,815 日在臺北火葬後,即專車移靈返回臺東自宅舉行告別式,據說後來再將骨灰安葬於寶桑第一公墓。南志信73 年的在世歲月,由部落半自主時代,經清末,歷日治時期,到民國以後,跨歷三個時代,三種政權,生在臺灣各方面變動最烈的年代,但他走在時代的前端,一一經歷族人所未歷的經驗。見過他,聽過他的事蹟的人,都說他聲如洪鐘,精神飽滿,對人親切,但看病嚴格。對外面的世界,以及新文化的接觸,他都採取開放的態度,但,在政府鼓勵同化(皇民化、平地化),及危疑易遭政治清算的年代裡,他並未喪失自己的族群認同,反而以積極的作為,努力為臺灣原住民爭取政治、經濟、健康及生活等各方面的權益。他是好醫生,也是優秀的政治家,他學最新的知識,擔任最高的官職,但他也未因此而高高在上。他很少喝酒,但是不嫌棄與族人一同蹲地飲食,甚至以傳統的方式,用手抓菜,愛食平地人與日本人視為野蠻的食物。在不確定的年代中,他穩穩地做著能做、該做的事,成就了應當讓後人景仰的事業。(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兼任南科館籌備主任。本文轉載自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