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料的翻譯與選錄 本期專題 17 2014/10

文/黃美娥

 

關於日治時期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因為日人所寫作品數量可觀,故本人在編纂《臺灣原住民族關係作品選集》時,便特別選擇小說、散文、短歌、俳句、現代詩等不同類型作品加以介紹,希望進以突顯其中的豐富性與多元性。至於書中所收日文作品,均已委由專業譯者進行中譯以利閱讀。以下,針對相關情形與文本內容旨趣,略加說明:

 

各類文本的選譯

(一)小說

在小說文本選擇上,以大鹿卓〈深山裡的人們〉、田村泰次郎〈日月潭工程〉、野上彌生子〈蕃界的人們〉、大鹿卓〈蕃婦〉、中村古峽〈來自蕃地〉為主要選擇篇章。另,尚有屬於長篇敘事性散文書寫的鳥居龍藏〈臺灣中央山脈橫越記〉,因為內容與上述小說篇章之間有所連結,故於此一起納入討論。大致,上述諸篇作品的內容旨趣,主要展現在下列幾方面:

其一,披露不同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樣貌。〈臺灣中央山脈橫越記〉寫及了玉山的布農族情況;〈來自蕃地〉則以排灣族和魯凱族為描述對象;〈蕃婦〉、〈日月潭工程〉重在對邵族的觀察;〈蕃界的人們〉描述霧社事變後的泰雅族;〈深山裡的人們〉則聚焦布農族和卑南族。以上,透過各篇作品的交錯閱讀與統觀綜覽,有助於掌握當時日人對於散落臺灣各地原住民各族群的觀察與描寫。

其二,突顯殖民者、本島人、原住民彼此矛盾關係。例如〈深山裡的人們〉以本島人警察上山探查電線損毀情況入手,發現是原住民蓄意破壞,繼而帶出三位本島人警察在殖民者政策下,游移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狀態;〈日月潭工程〉則是以日月潭工程為主要場景,故事環繞日人工頭荒井、工頭的年輕情人、懷疑被工頭苛刻工資的本島苦力打轉,末尾則出現批評此一工程,實際乃為了日人利益而建造的原住民視角。以上,可以一窺殖民與被殖民者間、男女性別、自然與人為的暴力關係,與形諸於三者之間的「矛盾」之網。

其三,霧社事件發生前後的觀察與想像。〈深山裡的人們〉、〈日月潭工程〉、〈蕃界的人們〉、〈蕃婦〉諸篇都是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後的書寫,〈蕃界的人們〉即是描寫在霧社事件之後的泰雅族情形,〈蕃婦〉則關注霧社事件之後的婚姻狀況、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差異。另,其中也出現擔心遭到原住民出草的焦慮書寫,如〈蕃婦〉寫及釀成悲劇的導火線,是一場子虛烏有的騷擾引發的出草事件;〈來自蕃地〉中,主角半夜上廁所會擔心遭到原住民攻擊,以及登山時對於原住民導遊始終在身後而感到不安。顯見在霧社事件之後,日人對原住民的觀感、情緒,仍舊在施展殖民威權與生命遭受威脅之中擺盪。

其四,展示人類學的踏查眼光。其中比較特殊應屬於鳥居龍藏的〈臺灣中央山脈橫越記〉,鳥居龍藏以文學性的筆法,描述如何由八通關橫越中央山脈,通篇筆法生動,並詳細紀錄行旅過程苦與樂、各族民俗,乃至過程中所經歷互動的原住民嚮導或通事形象,甚至藉由古道的攀爬,對於前清政府的交通建設提出評述,故行文頗堪玩味處甚多。另外,帶有行旅氣味的還有〈蕃界的人們〉和〈來自蕃地〉,前者描述作者上岸後以人類學式考察阿美族、太魯閣族、排灣族原住民在日本現代化統治前後的文化差異,從中反思進步與傳統的兩難;後者則以書信方式書寫小說,書信模式本身就是異地行旅紀錄的一種形式,而作者還認為鹿兒島和臺灣原住民語言習俗是相近的。

 

(二)散文、短歌、俳句

至於散文方面的譯作,除了鳥居龍藏〈臺灣中央山脈橫越記〉已經略述於上之外,本書所選尚有蕃默生〈吾輩是「蕃人」〉、川見駒太郎〈蕃婦的唱和〉、青木繁〈蕃山旅行印象〉三文。相較於小說書寫較為側重殖民統治的矛盾與男女糾葛之處,川見駒太郎與青木繁散文則是透過對歌聲、音樂、自然的感知,讓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尖銳關係能夠返回人與人的真誠交流上;而蕃默生的〈吾輩是「蕃人」〉,則運用了類似夏目漱石〈吾輩是貓〉的寫法,並出現多處互文,故在寫作方法上別有異趣,尤其以原住民的發言角度嘲諷日人統治政策,其書寫位置的位階翻轉與修辭策略,在日治時期亦屬罕見,雖然署名有一「默」字,但其實卻在嘲諷譏刺之間,傳達了對日本在蕃地實行的原住民殖民統治的不滿聲音。

而在小說、散文之外,本書還選錄了短歌、俳句、都都逸作品。短歌收錄的是?口安喜〈鐵絲網〉、長井永太郎〈數年前二名樵子遭兇蕃馘首之遺跡〉、高添貞世〈霧社蕃害之歌〉,三首均在突顯原住民凶狠、殘暴、頑抗、治理困難等形象,作品深層結構則是帶著「原住民-落後-無人性」的刻板認知,也隱然地指向殖民者治理與現代化的正當性與必要性。至於俳句之中,加納小郭家的〈熟蕃村〉雖然同樣呈現了危險的氛圍,但「熟蕃揹著我」一句,卻又似乎在這種危險當中表現出奇異的共患難之情。從這幾首作品中,可以獲見日本人對平埔族、高山族的認知差異,然而,儘管在日本人的感覺當中對兩者親疏不同,但其實始終具有強烈的、階級式的他我之別,例如在柴山武矩的〈蕃人舞蹈及其他〉裡,他「邀請蕃女們」拍照,卻於「挨近背後站立」時,「『竟』聞到女性味道」。這個頗具官能性的「女性味道」,某種程度連結了日本人在描寫原住民女性時,皆強調其原始美、異國情調與肉體性感的書寫共相。但更該強調是,在他原先的認知裡,得要是非原住民女性才有女性味道,這就潛藏著認知思維裡以為原住民女性則是「不應該」有此特質。換言之,「(一般)女性」和「原住民女性」被切割了開來,這無意間透露了的無論是對原住民、對女性,或是兩者交集的原住民女性之歧視意識。有趣的是,相較於此種強調臺灣山地特色、特殊氣氛的作品,力力斑(????)於1932年刊載於《????》呈現迥異樣態,據國枝龍一所言,應是「高砂族所生」;然而這首作品中呈現的幽婉淒惻情緒,卻反而更接近短歌的傳統形象,且其中提到「尺八」這種狀似中國洞簫的吹奏樂器,也與原住民的傳統音樂型態有別。

 

(三)現代詩

在現代詩部分,可以更明顯看到這種趨勢。例如長崎浩的〈高砂義勇隊歸來〉(1943),描寫了歸來的高砂義勇隊樣貌,將原住民的威儀比擬為山、山脈,直接描寫、歌頌其勇猛姿態。而其中「為了祖先古老信仰而曾沾上血的刀刃兒」一句中提到的「刀刃」意象,亦能與西川滿〈一把山刀〉(1943)有所連結。「刀」、「山刀」這個物件與高砂義勇隊形象彷彿關係密切,這又和兩詩作中皆對陽剛身體的讚揚互相呼應;更甚,兩詩也都不約而同提到了「巴達安(Bataan)」、「科勒吉多爾(Corregidor)」等菲律賓一帶的南洋戰場,從以上這些相同處或能窺知時人對高砂義勇隊的既定認識與印象。

事實上,日本現代詩起源於對自由表現的追求,然而卻在戰時下的臺灣,呈現了被國家意識型態收編而有僵化的趨向。相較於此,上?美弘的〈蕃界之家〉雖寫作於戰時下,但或許是因為刊載於臺北高等學校之文藝雜誌《翔風》的緣故,其作品內並未呈現這種與戰爭的關聯,反而在詩作形式上,每句運用類近的韻律與句型(如每句皆為「?」結尾),試圖追求音樂性;其鮮明的色彩與冷熱交替的意象,也帶來了豐富的感受。然而,這首詩也不可避免地將原住民相關意象化約為符號,僅將原住民作為對象或題材來觀看/想像。

 

文學史料中的原住民族:殊象與共象

整體而言,有關《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1945)上、下冊,以及《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603-1894)、《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895-1945)的出版,乃希望藉由四書彼此之間相互貫串閱讀,以達成更為寬廣的思索,而能在作家身分的認識、作品內容的理解、以及作品形式體類的掌握之餘,更進一步進行歷時性或共時性創作趨向的考察。茲以下列數個例子加以說明:

其一,從清代至日治時代,對原住民的描述、詮釋以及治理政策的討論甚夥,例如:劉璈〈開山撫番條陳〉、洪棄生〈撫番策〉、許子文〈撫番策〉、佐倉孫三〈論臺島蕃族〉,上述作者都試圖闡述自己對於蕃族治理的政策、方法的思考。又如王凱泰在〈訓番俚言〉中所呈顯對於原住民訓誡背後的情緒感應,包括威、異、猛、懼的多重身體/心理感受。因此,若要對相關作品所顯示出的敘事倫理與修辭特色進行蠡測,實際可以遠從明末、清領初期直到日治後期加以考察探析,如針對陳第、黃叔璥、翟灝、陳肇興、沈葆楨、劉璈、劉銘傳、洪棄生、吳德功、李石鯨,以及來臺日人等的看法進行綜合分析,將更能全面性掌握箇中概況。

其二,針對原住民的寓居之地與空間景觀書寫進行研究。有關原住民居住地的描摹,過去在清代多注意水沙連、恆春一帶的原住民,日治時期則是臺東、花蓮、烏來成為新興觀察地點;且在日治時期,已不滿足於與原住民相關旅遊、踏查路線的描述而已,甚至開始去注意空間人文景觀的意義,例如對蕃社、蕃社警所、駐在所的關注:更甚者如駐在所的植物,在青木繁筆下都化身成為高砂族灌輸日本精神的根源。

其三,原住民相關人物形象的刻劃變化,此從明清至日治時期,從舊文學到新文學,在不同文學體類之中,相關人物形象的建構出現了有趣的改變。從歷時性發展情形來看,如吳沙、吳鳳、卑南王、番刈、蕃婦與蕃童,到後來野上彌生子〈蕃地的人們〉,書寫各式各樣的蕃人們,其中包括阿美族知識分子,薄薄部落排灣族頭目的姪女,這位連東京高級知識分子女性都少有的美麗,平素訂閱《婦人俱樂部》,已經去過大阪,想去美國看看的現代女性模樣; 或是中村古峽〈來自蕃地〉寫從西洋回來,參加過日英博覽會而到英國去,所謂見過世面的蕃人。以上都已顯示原住民群體或個人,在外在觀看者眼中,已然表現出不同以往的面目; 而且,即使是稍早之前,從清代跨到日治初期以後的原住民形象,也不再是清代慣見一味殺人的野蠻殘暴模樣,創作者會開始更加注意其他面向,例如蕃人之作咒語,蕃族之由來,蕃人觀光,或寫蕃人事蹟能夠感召漢人,書寫蕃婦之貞節等, 這一切使「蕃人們」都不再只是扁平的面貌與性格,或持續停留於對野蠻嗜血者, 以及對蕃童歌聲與蕃女女體的注意而已,文學作品中有了較為活潑、生動與多元的形象建構,而這應該也宣告平實再現原住民群體或個體形象時代的來臨。(本文為《「臺灣原住民族關係作品目錄/作品選集」》導論之一部分,本文題目與文中小標均為編者所加,作者黃美娥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文學作品

「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暨選集」套書。(圖片提供/溫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