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鄒族的樹皮文化──訪樹皮藝術家白紫‧迪雅奇安娜 本期專題 15 2014/06

文/張雅茹

鄒族人眼中的萬物皆具有靈性,他們向動物的靈魂說話,也認為植物住著精靈(hitsu no evi;僅指赤榕、茄冬、樟、銓皮櫟四種)。即便是長滿塔山,最普通常見、隨地都有的構樹(鄒族語tapangeosu,又有敲打之意),也被祖先賦予了男樹與女樹的性別分異。「可能是鄒族的最高創世守護神──Hamo天神,在降臨大地、創造天地萬物的時候,搖動了大樹,造出了人類、復又造男與女,並且命其互相輔佐對方;在這樣的觀念下,鄒族人看待萬物也就經常帶有男女成對的概念了。」白紫Paicu  Tiaki'ana)說道。

白紫是鄒族藝術工作者,平時深居簡出,在塔山山腳下自己的工作坊內,致力嘗試將傳統的材料如竹、藤、樹皮、皮革等,重新組合創作出新的設計,既要保留傳統的手藝精神,又須與現代的文化對話、溝通,在相對單純的環境裡,每日過得踏實。

構樹的男女從小沒有什麼不同,分別乃是根據其長大開花結果後,葉子與果實的差異。女樹會開花、結橘色的果實,嚐起來若桑椹般甜美,所以鳥類多食之,而間接成了播種構樹種子的媒介。

早先,由於在山裡採食的需要,族人始將堅韌耐用的構樹皮剝下,製作成為頭背帶(Paucu),用來揹負大型的背簍(有錐形與方形二種,以竹、藤編織而成,上方結藤索或構樹皮製成的背帶,以前額頂負、或採雙肩背),於山裡小路行走時可更為敏捷,不被雜草荊棘勾住;鄒族人以此採收柴薪、根莖作物後,就放入背簍中搬運回家,有時也用於背負嬰兒,可見構樹皮其堅韌負重程度。

鄒族對於樹的依賴與運用甚深,不過現在多使用塑膠繩、籃。部落裡,雖然還是滿山構樹,然而因為製作費時,木皮製的頭背帶早已為現代製品取代,構樹的樹皮製作則轉化為精緻的藝術手工創作,如檯燈、手環、皮包等等,減少了生活上勞動應用的功能。

 鄒族早期照片2

 

日治時期鄒族女子使用背簍搬運。(圖片來源/田哲益)

傳統樹皮布的製作技巧

構樹皮在早期剝取的方式是用刀子將樹幹切開二道直縫並上下各一劃短橫縫,再以雙手撕除樹皮。由於構樹皮怕潮濕,每當揹在頭上流汗、或者山中遇雨時,族人總會將乾燥過後變硬的背帶重新揉軟,方可繼續使用,耐用期極長;唯一不敵的是發霉,最容易腐爛、斷裂。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白紫開始在阿里山上的國小傳承構樹皮製作的技巧。
從剝取到敲打成為薄皮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主要步驟:

(一)割木:通常帶著鋸子及彎刀(鋸子是為了割下樹枝、彎刀則是去除樹旁的蔓草),上山找尋成熟的構樹。視所需的面積大小,鋸取一段分枝。如果要製作面積較大的衣服,則需剝取樹幹主幹上的樹皮。

(二)弄濕與剝取:將帶回的構樹枝幹浸入水池中,或者置於地面以水淋澆,使樹皮濕軟容易剝下。

(三)敲捶:綜合運用木槌、鐵鎚將樹皮敲打至延展,此階段最需要手感與經驗。通常一片構樹皮經過妥善的敲槌,在纖維扭結、氈粘後,面積可以擴展為原有的四倍,良好的捶打技術將使得樹皮的厚度平均、表皮紋理如同豹紋般華美。敲打的難度在於樹皮本身厚度的不一致、加上水分的浸透狀態有異,敲擊的手勢須保持平面狀態,因為若是敲得過度,很容易會使纖維斷裂受損。 

(四)裁剪與創作:經過敲打完成的構樹皮,可以加以裁切製作為器物如檯燈的燈罩、以及衣飾、皮包等等。

鄒族白紫image001

構樹皮經敲捶後呈現出美麗的豹紋紋理。為保護作品,白紫於2011年時研發了樹皮的防霉技術,圖為其創作「獵人逐鹿包」。(圖片來源/白紫迪雅奇安娜)

 

樹皮布於神聖祭儀上的運用

構樹對鄒族而言是作為生活日用的材料,並不具有神聖意味。每當舉行神聖儀式之時,使用的則是山芙蓉(木槿,鄒族語Fukuo,此樹也有男女之別)。山芙蓉被視為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作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在祭儀或重大法事上使用。相對於構樹的民間自由運用,山芙蓉則只能由男人製作聖物,剝成條絲狀的樹皮纖維猶如柔軟的布疋,染上署榔汁液等天然植物(今以紅顏料取代),在傳統的戰祭(Mayasvi)中,族老便藉此向靈界報告,傳達族中的事務、祈求得神靈的保護。現在,鄒族現在,鄒族達邦部落與特富野部落的Kuba(男子集會所)上方,還留有一座「敵首籠」,竹籠以木枝架懸掛著,相傳裡面放的是戰爭後所獵下的敵人之首級,而籠子上便是以山芙蓉的樹皮絲帶環纏,具有「避邪」與「封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