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聲聲不息,大家來敲出文化圖騰! 原鄉報導 15 2014/06

文/侯方達

【編按】樹皮布文化曾是一度失傳的原住民傳統技藝,目前臺東縣的都蘭部落邀請遊客體驗樹皮文化活動,不但活絡了地方觀光經濟,同時展現原住民傳統文化新的活力!

從臺11線往北行,距離臺東都蘭部落不遠的右側,有一個巴奈達力功坊,在這個看來傳統簡單的工藝房裡,卻有獨特的工藝創作。遊客可親自體驗如何將樹皮從樹幹上取下,也可以欣賞由樹皮製成的衣服、帽子等手工藝品。

工作室的主人沈太木(Panay),曾是都蘭部落頭目,在擔任頭目期間,常常想著要為部落和後輩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於是開始研究在部落已經消失的樹皮衣製作。巴奈達力功工作室的成立,就是要推廣這項阿美族的傳統技藝,使得這項技藝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並能代代傳承下去。

打完後的成品

體驗製作樹皮布活動,帶動更多人認識原住民傳統工藝文化。(攝影/侯方達)

 

體驗樹皮布力量的文化軌跡

巴奈達力功工坊主要是讓遊客領略樹皮布的樂趣,目前在這裡體驗樹皮製作的成品就是一張打好的樹皮,整個過程約30-45分鐘,流程簡單。巴奈達力功坊會事先將鋸好的木頭和敲打的鐵鎚放好,待客人就定位後,統一講解敲打的要領。

第一階段,是由木頭的外緣逐漸往內敲,敲打過程中要不停地旋轉木頭,讓木頭的受力保持平均。敲打木頭是要讓樹皮、樹幹剝離,經過敲打後的木頭樹皮,最後會形成環狀,整個脫離木頭,接著將環狀的樹皮剪開、修飾邊緣,再進行第二階段的敲打。

第二階段,敲打樹皮,力道要拿捏得宜,力量太小就得花很長的時間。敲的力量太大,則容易把樹皮敲破。這個階段的敲打,要正反兩面不斷的反覆翻面,才能適當的讓水分排除。沈太木說道,「經過敲打完成的樹皮,其面積會延展成2到3倍。

第三階段,用水將敲打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和樹皮屑清除,樹皮敲薄漂白後,像衛生紙一樣柔軟,然後拿到陰涼處風乾,可以當作樹皮製品材料。巴奈達力功工作室未來還規劃將打好的樹皮製作成筆筒、吊燈、小錢包等物品,增加實用性。

_HOU9923

第一階段敲打方式是由木頭外緣逐漸向內敲。(攝影/侯方達)

 

樹皮敲打

第二階段敲打樹皮重點,敲打的力道要均衡。(攝影/侯方達)

各式陰乾

 

第三階段則是將樹皮清洗陰乾。(攝影/侯方達)

來這裡體驗過樹皮製作的遊客,在參觀過樹皮衣的展示之前,很少人知道樹皮居然可以做成衣服,普遍的認知是先民取獸皮做衣服禦寒,後來因紡織技術發明而製成現代的衣服,對於樹皮製衣的資訊非常陌生。直到參觀樹皮衣成品,親自打過樹皮,會讚嘆樹皮的應用比想像中的還要大,同時見證原住民樹皮布文化的重要軌跡。


透過不同媒材來創新、傳承

經過20年的淬煉,巴奈達力功工坊製作的樹皮衣的技術已相當純熟,除了製作傳統服飾外,也製作阿美族情人袋和帽子等,並透過不同媒材結合樹皮,例如工作室內有件特殊的白色新娘婚紗,就是花上1年多的時間,收集質感、紋路相近的樹皮縫製而成。利用布和漂白過的樹皮混搭而成,透過樹皮古樸質感,創造出一種簡約大方又內斂的華麗,這件樹皮婚紗儼然變成部落工藝的指標,曾有部落姑娘結婚時特地商借做為婚紗禮服。

_HOU9741

                  部落工藝指標的新娘婚紗樹皮禮服。(攝影/侯方達)

巴奈達力功工作室成立的目的,主要源自對部落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因此除了一些小的物品如帽子、小袋子的成品外,對於整套的樹皮衣,除了是文化相關性質的收藏單位,一般是只展示不銷售,目的是希望這一傳統技藝可以保存傳承。下回有機會經過都蘭,不妨預約參觀東海岸絕無僅有的樹皮衣,或親自去敲打一下樹皮,在敲打聲中領悟先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