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皮布的歷史脈絡
本期專題
第15期
2014/06
文/張至善
【編按】樹皮布工藝的工序複雜,且難以留存,加上時代演進,世界許多樹皮文化遺產面臨消失命運。本文介紹樹皮布以及製作工具的起源、製作樹皮布的樹種,世界各地樹皮布發展之概況。臺灣與夏威夷地區在樹皮布的發展有著相類似的情節,透過文化復興與地方耆老努力,使樹皮布藝術有了嶄新面目。作者以博物館研究人員角度,介紹樹皮衣的保存方法,及博物館對樹皮文化保留宏揚與實際成果,值得作為原住民族文化推展的借鏡。
在紡織技術發明以前,人類穿著的衣服往往就地取材,在嚴寒地區,人們習以披掛野獸皮毛為衣,而在許多熱帶地區則是採用樹皮,作為蔽體的布料,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幾乎所有地方最後都已被紡織所取代。
其中「樹皮布」是一種以非紡織技術製成的布,以植物的樹皮為原料,經過拍打、搥氈技術加工製成。有學者指出《史記‧貨殖列傳》中的「榻布」,是最早的樹皮布文獻。
石製工具理出文化脈絡
由於樹皮布的纖維容易腐爛,在遺址中很難保留,如果要追溯樹皮布的起源,只能從製作工具著手。考古學家在許多遺址發現一種石製工具,考古學者鄧聰稱之為「石拍」(stone beater),認為這些石拍就是樹皮布的製作工具,可是要如何證明呢?他嘗試由考古學、民族學角度來進行實驗探討,分為以下五個方向來分析:
1.石拍與民族學的空間分布;2.製作工具機械構造的特徵;3.增強拍打與裝柄的設施;4.石拍重量變化的應用和;5.出土石拍的使用痕。
這五項分析歸納出一個結論:約7,000年前開始,東亞出現的石拍都與樹皮布的製作有密切關係。
目前世界上有石拍出土的地區,大致在北緯30°以南,包括臺灣、菲律賓、印尼、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及越南等地,中美洲也有石拍的出土。若以臺灣的考古發掘資料來看,至少有40處遺址出土樹皮布石拍,幾乎分布全臺,顯示樹皮布文化曾在臺灣島上有過全面繁榮的時期。目前已出土最古老的樹皮布石拍,是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南關里遺址出土的,屬於距今4,300-4,700年前大坌坑文化。根據碳14(注1)的定年資料,目前世界最早的石拍是出土於深圳的咸頭嶺遺址,距今約6,600年前,甚至更早的年代。
樹皮布的地理分布
世界上使用樹皮布的地區,主要分布於北緯30°至南緯40°之間,包括非洲的西部、東南亞、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以及中南美洲等地。分佈區域雖廣,但是以環太平洋為主要的分佈區域,包括中南半島(越南、寮國、泰國)、印尼群島、馬來半島、大洋洲、中美洲地區、南美洲地區、東北亞、臺灣以及中國大陸華中、華北、東部沿海、海南島等地區。
依據整理出來的田野資料,至今還有繼續在製作、使用樹皮布的地區包括印尼的中蘇拉威西(Bada山谷)、菲律賓的巴丹群島(Itbayat島)、越南的廣平、廣治、承天省內(Bru-Van Kieu族),巴布亞新幾內亞的Ekuti山脈(Manki族)、中國大陸西雙版納(基諾族、哈尼族)海南島(黎族),非洲的烏干達等。在太平洋地區之中仍有部分島嶼擁有精湛的製作樹皮布工藝,例如薩摩亞、東加、斐濟、夏威夷等地區。
東加的樹皮布打棒,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藏。(攝影/張至善)
印尼中蘇拉威西的樹皮布,以構樹為製作材料。(攝影/張至善)
南島語族文化的重要特質
樹皮布文化是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南島語族是指一群跨越東南亞與大洋洲的複雜民族群體,包括現代人群的使用語言、或是祖先曾說過300-500種南島語語言。其分佈東西跨越全球57%經度(206度),東自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 110°W),西到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 44°E),北界為臺灣,南界至紐西蘭,是世界上唯一的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大的語系。根據澳洲考古學家貝爾伍德(Bellwood)及美國語言學家白樂思(Blust)的說法,都認為臺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
白樂思提及樹皮布這樣的語言僅存在於東部南島語中,東部南島語的區域並未發展出與織布相關的語言(如織布、織布機與梭棒等),反而呈現出特殊的樹皮布文化。貝爾伍德曾就樹皮布文化的意義指出樹皮布打棒(tapa beater)常見於亞洲東南方的島嶼及其接近大陸邊緣地帶,特別是在南島語族分佈的地理範圍內。而大陸地區的遺址則發掘出紡輪而非樹皮布打棒,這些都反映了樹皮布文化對南島語族具有特別的意義。
樹皮布與南島語族間的關係可以由下列三個面向來說明:一、在臺灣、印尼以及太平洋等地區現在仍在製作使用樹皮布的族群,都屬於南島語族,且多以構樹為主要的製作原料。二、樹皮布的現有語言學上的證據,全限於華萊士線[注2]東部語言裡面。白樂思提及樹皮布這樣語言僅存在於東部南島語中,東部南島語的區域並未發展出與織布相關的語言(如織布、織布機與梭棒等),反而呈現出特殊的樹皮布文化。三、從考古學的證據來看,澳洲的考古學家貝爾伍德曾就樹皮布文化的意義指出樹皮布打棒(tapa beater)常見於亞洲東南方的島嶼及其接近大陸邊緣地帶,特別是在南島語族分布的地理範圍內。
大陸地區的遺址則發掘出紡輪而非樹皮布打棒,這些都反映了樹皮布文化對於 南島語族具有特別的意義。近年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與發展的研究中,一般認為樹皮布技術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
南島語系的樹皮布文化分布圖,引自《打樹成衣—南島語族的樹皮布及其文化》一書。(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樹皮布的製作材料
樹皮布的製造主要採用樹皮內層打造,世界各地採用的樹木種類或有不同,在中國華南、臺灣、印尼及太平洋島嶼上多採用構樹,另外亦有採用麵包樹(Artocarpus)[注3],但麵包樹主要作用為做為食物,樹皮的利用則為次要目的。
在太平洋區域也有部分地區則採用桑科榕屬植物(Ficus)為製作樹皮布的原料。在都蘭部落經過長老們的口傳找出的樹材是以雀榕(cepu)為主要的製作材料,是部落早期製作樹皮布時使用的材料,雀榕(Ficussuperba var. japonica)隸屬於桑科榕屬植物,部落近期開始採用構樹作為樹皮布的製作材料。
表1.世界各地主要的樹皮布製作原料
這件印尼中蘇拉威西的樹皮布,是以桑科榕屬植物製成。(攝影/張至善)
構樹與樹皮布的地理分布
從田野調查與文獻發現,世界各地製作樹皮布的植物多屬桑科植物。其中臺灣和大洋洲等地區多以構樹為主要原料。構樹俗稱「鹿仔樹」,英文名為paper mulberry,普遍自生於全臺灣各地平野、低山帶的小灌木,多見於廢耕地、道路兩旁、果園和森林的邊緣。
構樹的樹皮很容易整片一長條地被剝取下來,經過水泡、搥擣使它變得柔軟,是早期原住民編織繩索的主要材料,樹皮亦能成為造紙的材料之一。
構樹的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日本、臺灣、中國南部、中南半島、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太平洋諸島等地。
有一位學者馬修(Matthew)在1996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構樹自然族群的界線(可自然繁殖的族群)北界在中國大陸的黃河,南界在泰國,西界位於大陸的喜馬拉雅山區海拔900公尺至1200公尺處,另一西界在亞洲的東南部,極可能在阿薩姆(Assam)和上緬甸(Upper Burma),東界則在臺灣,而在印尼、美拉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構樹並沒有天然繁殖的族群。
從式微到復興:臺灣部落耆老打開記憶藏寶盒
日治時期學者鹿野忠雄,是第一個開啟臺灣樹皮布文化研究的先鋒,他指出阿美族語彙tapas、tapal、tarip,都與樹皮布文化密切相關,現今樹皮布也被稱為tapa。此外,1960年學者凌曼立撰寫的〈臺灣與環太平洋的樹皮布文化〉研究報告指出,從語言學資料看來,似乎可以推論臺灣和太平洋其他地區之間的類緣關係。
1962年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的《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一書,詳細記載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製作樹皮衣的方法及樹種,例如在製作樹皮布的工具一節,在馬太鞍調查時的報導人是當年已近80歲的頭目何有柯(unaktabong),他說幼年時看過製作樹皮布的石製工具刀和槌,研究者並委託他製作了兩把石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於1959年秋天,委託部落中見過樹皮布的老人製作的樹皮布僅4件較為完好。由以上兩項記載來看,臺灣的樹皮布製作約於1959年之前已式微,以致於接受委託的老人只能從記憶中去追想實體的樹皮布或製作工具了。
在臺灣,過去排灣族、魯凱族、泰雅族、阿美族皆有使用樹皮布的傳統,然而現今以樹皮布為工藝及創作的族群,首推阿美族的都蘭部落;約在1995年左右,在臺東縣東河鄉都蘭部落的頭目沈太木(Panay)、前任頭目潘清文(Kunui)及一群年齡60上下的朋友偕同妻子,根據老人家有限的樹皮布的記憶,仔細推敲、摸索與試驗,經由不斷的努力,成功的再現了樹皮衣,也帶動了整個東海岸對這一項工藝技術的重視,這樣的努力使得製作樹皮布成為外界認識阿美族文化的管道之一。
在現代樹皮布的製作上,藝術創作者陳淑燕由學校習得樹皮布的製作,並應用於創作,在博物館的推介下,她與都蘭的樹皮布工坊交流,產生新的火花,這些過程多多少少形塑了樹皮布再現的現況。在史前館2004年辦理的「纖維創作培訓班」裡,樹皮布的製作是培訓項目之一,影響了更多人對樹皮布的認識而投入樹皮布創作。
語言復活帶動工藝重生:夏威夷文藝復興
20世紀前半段,夏威夷本土語言與傳統文化急劇消失,當樹皮布變得越來越精緻,它的實用性也逐漸變少,睡覺用的樹皮布被毯子取代,樹皮布做的衣服被紡織布料取代。夏威夷的樹皮布變成階級、社會威望以及傳統文化遺產的象徵。
在19世紀的全盛時期之後,夏威夷的樹皮布逐漸凋萎,大約在1870-1886年間走向滅絕消失的狀態,甚至休止了一個世紀,到了1970年代,此項傳統技藝才再度「復活」,新的冒險家世代開始想要恢復具有失傳危機的傳統知識。
這些冒險家來自大學的研究者與藝術家,儘管是透過教科書進行教學,而非傳統由原生家庭以母語傳授,但是,夏威夷語重生了。夏威夷語的再現鋪陳了一條道路,讓人得以努力取得其他的傳統智慧與才能,而具有文化目標的主要計畫也紛紛成立。傳統的玻里尼西亞航海方式是夏威夷文化的起源,因此,它變成恢復文化知識的主要努力所在。航海獨木舟(Hokulea)的建造,以及它在1975年的首航,確認了一條引領前往古文明的道路,年輕的航海員和船員第一次經歷到不使用現代儀器而航行在太平洋。
1980年代晚期以前,新的冒險家想要重新建造傳統獨木舟,同時努力再現多種傳統技藝,讓它們回歸到日常的習慣中。他們探究了傳統船帆的編織、製作繩索的夏威夷植物的栽種、綑綁的技術、以及傳統禮節的適當表達方式,這段期間有人稱之為「夏威夷的文藝復興時期」(The Hawaiian Renaissance)。
大約在同一時期,當地的樹皮布技藝也經由一些人士至鄰近地區(例如東加、斐濟、薩摩亞等地)重新學習並回到夏威夷。其中的重要人物有MaliaSolomon、Pua Van Dorpe、MoanaEisele等,他們努力辦理相關的研習或工作坊,在當地比夏博物館的協助下,帶領了一群新世代的工藝家。
東加的樹皮布,夏威夷比夏博物館館藏。(攝影/張至善)
19世紀夏威夷的樹皮布,透光拍攝可見布料上的浮水印,夏威夷比夏博物館館藏。(攝影/張至善)
博物館扮演文化溝通橋樑
從以上樹皮布文化演變的啟示,引發思考: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原住民族群文化傳統在大環境變遷下的逐漸式微?又該如何重建原住民文化及維護屬於南島族群之多元並存,傳統與特殊藝術風格,進而結合政府機構、教育資源來讓特殊的文化藝術資產得以保存與開創?也許參照不同地方的文化發展脈絡,比較其中的類同或差異,可以得到有效線索與方針。
在臺灣和夏威夷樹皮布再現的例子中,博物館的參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博物館是文化的種子庫,可以提供動能、力量,也可以是觸發活化的平台。博物館中保存完整的物質文化物件,提供了實質的參考資訊,田野報告與文獻的出版提供了知識內容,研究人員的整理爬梳協助了文物脈絡的追究。相關的教育活動也引動社會的重視與價值推廣。未來,期待本地與世界的原住民族能與博物館攜手合作,引發新的展望,讓樹皮布這古老特殊的文化藝術資產得以保存與開創。
迄今全球許多地方仍有一些人繼續製作著樹皮布,或沿襲引用,或再造,或重現祖先技法,讓這項技藝成為各地珍貴的文化資產;例如中國大陸的海南島、印尼的中蘇拉威西、臺灣、夏威夷等地,我們相信製作樹皮布的鐸鐸聲響將永遠地流傳著、縈繞著。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注釋
[注1] 碳14是碳的一種具放射性的同位素,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由於其半衰期達5,730年,且碳是有機物的元素之一,可根據死亡生物體的體內殘餘碳14成份來推斷它的存在年齡,這種判定方法稱之為碳定年法,多應用於考古學的探測方法。
[注2] 華萊士線:由19世紀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土提出,區分東洋區和澳大拉西亞的假設分界線,自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爪哇、婆羅洲以東及菲律賓東南,自成一個地理區塊。
[注3] 粗黑字體為原住民族語,例如雀榕(cepu)。斜體字體為植物拉丁學名,例如雀榕(Ficussuperba var. jap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