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原住民族早期之天文曆法和氣象知識 本期專題 14 2014/04

文/劉昭民 、劉有台

臺灣原住民並沒有文字的記載可讓吾人研究古代他們的天文曆法和氣象知識。但是吾人可以從數十年來考古人類學者的調查報告中,看出古時候他們也有簡單的天文物候知識,也有簡單的年、月、日、時觀念,作為播種、收穫、狩獵、舉行播種祭和豐年祭等活動之依據。最進步的要屬布農族所創造的「繪曆」和「日曆板」,前者上面刻有日、月、草、木以及動物等圖像,後者上面刻有山、川、日、月、植物圖像,還有會意符號,舉凡釀酒、種粟、收穫、製作粟餅、出獵、殺豬、開墾田地、禁止砍柴、舉行豐年祭禮、喝酒等活動,都有硬性規定的日期,可以說是一種雛形的曆法。其他原住民都沒有發展到「繪曆」和「日曆板」的程度。在氣象上,臺灣原住民依據颱風草葉上的縐紋數來預報一年中侵臺颱風之次數,頗受漢民族之重視。 

曆板

布農族的祭事曆板,可繫繩掛在牆壁上。(圖片提供/臺大人類學系,標本編號2654)

原住民族的天文曆法知識 

早在日治時期,日本人類學家即對臺灣原住民進行人類學調查,並有一些研究報告發表【註1、2】。臺灣光復以後,也有一部分人類學家進行考察和調查, 也有一些研究報告發表,本文乃根據這些研究報告,作綜合性探討。 

根據考古人類學者董作賓、陳奇祿等人之考察【註3、4】,臺灣原住民傳統之天文曆法和時間觀念非常原始,完全以自然界現象的變遷,如日出和月落等,來決定時間,利用物候知識,例如植物的生長和成熟來區別季節。他()們知道利用太陽和月亮的出沒,以分晝夜;利用日月位置的移動,來區別天明、日出、朝夕、午前、正午、黃昏、夜半等。稱雞為Sunupunrefu,意指雞為自然界的計時者,所以凌晨破曉時分可依雞鳴為準。一般雞鳴可分為「頭遍」、「二遍」??,利用雞鳴以定時辰。 

在泰雅族中,遇到陰天,無法利用太陽時,就依照Chyakkofu鳥的鳴叫聲來定時間,也是以「頭次」、「二次」、「三次」??,而至日暮等區別之。鄒族人則以Beho小鳥的鳴聲決定陰天的時間,因為這種小鳥每天上午9時、中午、下午3時及日落時都會鳴叫一次。臺灣的原住民的計日以夜為標準,故稱一日為一夜,也計算月,但是最後的兩個月就不很準確了。

賽夏族人稱一年為Chiranunma,雖然他們知道一年一年的累積,但是年數多了,就數不清了。

布農族人則以Busorubintokan星的位置,決定年份,即在12月中新月出來時,就舉行他們的播種祭,該星亦剛好在 Ranrum 社和 Katogum 社前方的山上出現,以此時定為一年的段落。

而布農族的 Tan 社則分一年為13個月,這13個月即始墾月、始播粟月、播粟月、始除草月、除草月、打耳月、送蟲月、始割粟月、命名月、新開墾月、祭月、越年月等。 

鄒族以粟的收穫來決定年份,稱年為Tosaha,亦有以粟的收穫,舉行「米土古蘇」祭,並定為一年之始,但他們很少累計年數,故老年人對年齡的累計很模糊。 

阿美族多以植物的發芽、開花、結果以及月亮之盈虧,決定月次。一年雖分為12個月,但是沒有明確的規定,僅依照太陽位置的轉移,決定一天的時間,入夜則觀察星星的位置、雞的鳴聲,以決定晚上的時間。 

泰雅族將時間分為年、月、日、時等四項。年是以播種和收穫一次為一年。收穫完畢,到下次不見月光之日為一年之開始,稱之為Smato,即元旦之意。這一天相當於農曆的11月1日,但每年有若干日是不確定的。人的年齡是以耕種田地的位置和塊數來推算,大致不會錯。 

農作物的播種,以植物的開花來決定,早穀是在白山櫻花開花時播種,約在陽曆6月。晚穀在梅子成熟可食時播種,約在陽曆5月間。穀類的成熟約在5、6月間。從陽曆3月至10月,是他們的農忙時期,最早的播種在2月開始,最晚的收穫亦在11月間結束。一次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穫全部結束以後算是一年,他們稱年為Quotux kawos。計算元旦有專人負責,此專人叫做Maraxan gaga,意思是監督者,他要在每年的年終留心研究,找出次年的元旦,方法是在黍和晚穀都將收割完畢時,就留心著找到一個沒有月亮的黑夜,每睡一夜就用麻繩打一個結,算是一日,打滿30個結就算這是新年的第一個元旦了。在新年的前10天,監督者要邀請頭目研究宣布元旦的日子,俾舉行豐年祭。一般原住民的年齡都採用「耕地計年法」,就是每一塊田地耕種5年,就是5歲,若是10塊田耕種5年,那就是50歲,他們都將人的出生和死亡當作大事記載,親友之婚喪也是如此。 

月以太陰月為準,以 30 天為一個月,並有晦、朔、弦、望等之別,但一年則不計月之多少。一個月中分月亮形相為初生之月,上弦月則稱之為Masalaka,意思為青春之月,望月稱為Matavan,即像「簸箕」之意,或者叫做Tumai,即圓月之意,下弦月叫做Maihowi,含有虧缺之意;殘月稱為Chubaik,有將滅之意。稱月亮為Beiantsing,落月叫做Veinbathai。但對一年有幾次月圓,一個月有幾天,則不清楚。從年月推算方法來看,古代可能也有類似太陽曆的曆法,但是可能因無文字記載,以致被遺忘了。他們也無充分利用結繩記事的方法。

如果能充分利用結繩記事的方法,一一記下前一元旦到後一元旦共有幾個 30 天,就會知道一年有幾個月了。 

他們稱白晝為Kaliyan,黑夜為Lahagan,一日為Liofu,宿一夜為Benge,一晝一夜為一日,已有昨天、今天、明天、後天、前天之別,20 日以內之約會,則以結繩記之,並日剪一結,故能踐約。他們將白晝分成天明、日出曬熱了、中午、太陽西下、日落一半、日入、薄暮等,將黑夜分成昏黑、夜半、下半夜、雞鳴時。而雞鳴又分為4個階段。他們也注意到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也知道夏冬兩季日出和日落的地方不同。在距今三千年的殷商時代,國人就已經以一晝一夜為一日,而「時」的劃分是在晝不在夜,周朝以後才將晝夜分為12等分。所以原住民原始一日的算法和殷商時代相當。 

泰雅族對方向也有創造,他們是以太陽為標準,東方稱為Babuan Wage,意思是日出之方位。西方稱為Atuhan,意思是神住的地方,也是日落之方向。北方稱為Atsil Yotuf,意思是上面,也是太陽的左方。南方稱為Alilauhogan,意思是下面,並有太陽右方的意思。

泰雅族人也認識一些星座,但是似乎都是恆星。們稱星為Veinga,畢星即冬天半夜到天明出現之星,稱為Mout。夏季日落後,西方所見之明星,叫做Gakavigan。冬天日出前,東方所見之明星叫做Kasasan。參星叫做Kalasayion。臺灣原住民對季節之觀念十分淡薄,泰雅族將一年分成夏冬兩季,草木長出新葉就叫做夏季,樹木落葉時就叫做冬季,鄒族則將一年分成雨季和旱季。 

布農族特有的三種繪曆 

布農族在曆法上有一項很傑出的創造,那就是 1937 年日本考古人類學家馬淵東一、田中國一等人在臺中州能高郡(今日南投縣日月潭南方一帶)瓜尼多安社頭目塔魯姆‧馬古德凡家中發現這位布農頭目創造一枚木刻長形「日曆板」,長3尺,寬4寸。經過分析研究後,認為它類似象形文字,也就是布農族的每年祭事曆,上面以各種象形符號記載每年之行事,共有8種祭期,A 組是開墾祭(6天),第二天的活動是釀酒,第四天的活動是種田祈求豐收。B 組是種粟祭(15天),第五天的活動是製作粟餅,第六天的活動是把青芋放進籃子滾動;第七天的活動是把籃中之粟穗揉掉,並出獵;第八天的活動是開始種粟;第10天的活動是用鋤頭耙地種粟;第11天的活動是打獵回來喝酒;第14天的活動是種粟完畢,禁止砍柴。C 組是粟收穫祭(2天),第一天的活動是數籃中之粟。D 組是除草祭(8天)。E 組是打耳祭(12天),第一天的活動是開始出獵;第二天的活動是禁止砍柴,第六天的活動是打獵回來,第七天的活動是用槍射鹿耳。F 組是豐收祭(16天),第二天的活動是殺豬,第五天的活動是殺豬,禁止砍柴;第八天的活動是出獵和玩球,第10天的活動是禁止砍柴,第11天的活動是打獵回家。G 組是首飾祭(9天)。H 組是拔稗祭儀(5天),第一天的活動是出獵,男人爬到榛樹上大叫:「肉啊!來吧!」 

布農族頭目還有「繪曆」和長方型「日曆板」,繪曆長1尺5寸,寬8寸,頂部略小,並有兩孔,可繫繩掛在牆壁上,用厚約半寸之木板作成,上面並有刻畫,橫有7格,縱有14格,共有98格,每格均有日、月、草、木、人形等圖像。這些圖像是對一年中應行之祭典、農耕和狩獵等重要節日之表示。長方形日曆板係由一長木板製成,長4尺、寬4寸,兩側刻有密布之深淺缺刻,平面刻有山、川、日、月以及植物等圖像。這些比較精密計算日期和季節之工具,每年由上而下,周而復始循環使用,使行事有條不紊。 

以上所述三種曆板現在存放在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人類學博物館民族學展示廳。反映布農族之天文曆法知識水平高於其他臺灣的原住民,因為前述曆板只有布農族之頭目知道它的計算方法,而且其他原住民都沒有發展到使用曆板之程度。 

十多年前,臺東縣原住民社區發展協會曾使用鉛塊陶板拼出長 26 公尺、寬 76 公分的布農族畫曆,呈現出釀酒、狩獵、開墾耕作、豬隻、林木、田園等含意,還有開墾祭、除草祭、打耳祭、嬰兒祭、獵首祭等祭典時間,雖無法以現在之年、月、日等時間配合,但能清楚地看出各種祭典之先後順序【註5】。 

原住民族傳統的氣象知識 

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但是有代代相傳的預報天氣經驗之談。1747 年(乾隆12年)范咸在《續修臺灣府志》卷一〈封疆志‧山川篇〉中有以下記載:

「水漣潭(日月潭)在半線,方廣二丈餘,形若井,崇山環列。天將風雨,則水漲發聲如潮,番民以占陰晴(引自舊志)。」 

這種預報法雖然不一定可靠,但可看出,臺灣原住民即希望能夠預報風雨。他們還利用颱風草來預報颱風來襲之次數,有關颱風草之文獻有3則【註6】,即成書於1694年(康熙33年)的《臺灣府志》: 

「土番識風草,此節生無結,則週年俱無颱,一節即颱一次,二節二次,多節則多次,今人多識草。」(亦見於1705年(康熙44年)成書之《香祖筆記》)

成書於1751年(乾隆16年)之《臺海見聞錄》卷二〈臺草篇〉亦載: 

「風草,土番識之。云春生無節,則終年無颱風,生一節即颱風一次,多一節則多一次,甚為奇驗。土人呼為蘆竹草,幹似蘆,高丈許,葉長尺餘,有穗可為帚。葉上有橫紋,如指甲痕者。土人又云,葉上無紋即無颱,有一紋則颱一次,以此驗颱也。」 

范咸在《續修臺灣府志》卷一〈封疆志‧山川篇〉也記載台灣原住民預報颱風的方法,文曰:

「老番能占歲,草初發,視今歲何者為先,則定一歲旱潦豐歉。師曠云:歲欲甘,則甘草先生,歲欲旱,則苦草先生。番猶古先民之遺也。春以草驗風信:初生無節,則週歲無颱;每一節,歲颱一次,驗之不爽,名曰風草。」

按風草(或稱風篩草)為臺灣山野常見的一種野草,高60公分,無刺且嫩綠,牛羊嗜食。其葉狹長,長約30公分,寬約4公分,有平行的葉脈,葉之側面呈稍彎曲,像龍舟,故又稱龍船草。葉上有橫紋,紋貌(包括位置、條數)年年不同,每一葉長視為一年,近莖為農曆年初,葉尖為農曆年底,橫紋位置為占候發生季節,例如縐紋在中央,則災害發生在6、7月,縐紋條數是災害(包括颱風)發生次數,縐紋愈明顯,則災害愈嚴重,故亦稱災難紋。 

颱風草

颱風草葉片上的摺痕又稱災難紋,先民以此預測風災。(攝影/莊溪)

結語 

由本文之敘述,可知臺灣原住民自古以來也有不少天文曆法與氣象知識,其程度有的相當於我國古代商周時代至先秦時代之科技水平,可惜他們沒有發明文字將古代文化保存下來,增加後人研究之困難。

(本文原載於《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 18 期,2013年12月) 

註釋

【註1】 松本武男,1930,〈蕃人?由??創作???祭事曆〉,收於《星》(1930),6:10-15,天文同好會。 

【註2】 田中國一,1944,〈台灣蕃人曆一種紀〉,收於《台灣原住種族?原始藝術》,頁208-209。 

【註3】 董作賓,1951,《傅所長斯年紀念特刊》,臺北:中央研究院。 

【註4】 陳奇祿,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註5】 汪智博,〈千塊陶板拼出布農畫曆〉,1999年6月17日《中國時報》〈高屏焦點財經版〉。 

【註6】 劉昭民,1992,〈台灣原住民的天文氣象知識〉,收於《台灣先民看台灣》,臺北:臺原出版社,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