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一年等於13個月——卑南族南王部落的傳統曆法 本期專題 14 2014/04

文/林志興Agilasay Pakawyan

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其實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進入20世紀的人類生活,已全面籠罩在源起於西方基督教文化力量所定義的時間序中。而當今日常生活,除了全球性的年、月、週序列外,其餘時間更是牢牢地被國家所規範。工作、放假與休閒無一不與國家政策有關。在這框架下,具有特殊生活方式與背景的原住民族,也不得不配合國家的時間規範,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例如上學、上班或到公家機關辦事情等等)與祭儀時間(各種節日)。以卑南族為例,年度中最重要的猴祭與大獵祭,舉行前,都要看看國家規定的年度行事曆,計算最寬裕的假日時間,以便族人能夠充分參與。為了因應原住民祭儀的特殊需求,現在連原住民的節慶放假,也都已納入了國家法令的規範之中,成為國定假日。

在國家作息時間體系的規範下,當代原住民其實對傳統生活的節奏已然陌生,特別是傳統曆法到底是怎麼樣的樣貌,均知之甚少。我們反而熟悉西元(公元)、民國、或陰曆、陽曆等的時間序列。跟著大家放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有一段時間還放過聖誕節(行憲紀念日),那一段行憲紀念日也放假的日子裡,卑南族的猴祭常配合這個時間舉行祭儀,而大獵祭則配合元旦假期舉行。為此,新聞報導時,我們常會聽到類似「卑南族元旦年祭」、或「卑南族過新年」等形容的話語。其實,傳統卑南族少年的猴祭與成年人的大獵祭,過去和元旦沒有直接的關係,其意義也不完全等同於現今「過新年」的意義。現今的說法與公眾印象,其實是被國家或大社會力量所塑模而成的。所以,當代卑南族人並不清楚傳統卑南族的時間是什麼?卑南族的年、季節、月與節日的傳統樣貌,只能從耆老的腦海裡重新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卑南族的日曆(時間文化)和一般大社會的曆法很不一樣。下文有關卑南族的曆法,主要的資料是根據筆者的叔叔林豪勳(一沙鷗)在世時,採訪耆老所得的資料為主來敘述介紹。而林豪勳進行採訪時間約在1990年代初期。

就卑南族的時間文化來說,「年」應該是最大的時間單位,因為沒有發展出紀年的文化習慣,其他原住民好像也一樣,所以我們會在中國古籍中看到「番人不知紀年」的形容語句。年以下的時節,由於卑南族所處的東南臺灣的氣候,四季並不分明之故,所以,耆老說,過去卑南族人只把一年的季節大致劃分為熱季和寒季,然後,再隨著年度植物相的變化,進一步將氣候變化,週而復始的一年分成13個單位。是13個單位,不是12個單位。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傳統卑南曆法中的13個單位,是那13個單位:

1. kamawmawan(花訊之期),約為西曆的4月。時間落在刺桐樹(dulridulr)與毛柿(kayama)的花快要掉光之際,部落的巫師們(temararamaw)會以這個自然訊息做為全年法事開端的依據。她們所舉行的法會叫做puwalrsakan(慶巫會),有一系列約為期一週的儀式活動。

2. kadruwayan(第二),約為西曆的5月。以觀察毛柿(kayama)果粒的初生為判斷依據。

3. katuluwan(第三),約為西曆的6月。以觀察毛柿果粒的成形為判斷依據。在以小米為主糧的時代,這個時期是進入各家開始準備收割小米,收割後要陸續舉行將小米收藏入倉儀式的時節。

4. kapatan-ngawngaway(第四之首),約為西曆之7月。毛柿的果皮轉成棕色,並開始收割夏季的陸稻(pardenun)之際。這個季節更是小米(dawa)收割完成,要舉行感恩海祭的季節,現在,日常生活已不再以小米為主糧了,但是感恩海祭仍然持續實行中,而行海祭儀式時,小米仍是獻祭的主要祭品,從未曾改變。

 

海祭行禮

在 kapatan-ngawngaway(第四之首)時期,到海灘上參加感恩海祭的男人們要一一手沾小米行獻祭之禮。(徐明正攝)

獻小米

在 kapatan-ngawngaway(第四之首)時期,到海灘上參加感恩海祭的男人們,排隊向祖先(棚中的兩顆石頭)行禮。(徐明正攝)

5. kapatan(第四),約為西曆的8月。是毛柿的果粒完全成熟之時,此時的毛?果皮會呈現鮮紅之色。

6. kapatan-tarbilibilin(第四之尾),約為西曆的9月。到了此時,毛柿的果實會開始掉落,也是陸稻的撒種季節(要在冬季收成者)。

7. kalruwatran(第五)約為西曆的10月。冬季收成陸稻的第二次除草時期(晚播種者)。

8. kaneman(第六)約為西曆的11月。以觀察樹豆(buaw)的果莢是否開始飽滿為訊息。

9. kapituwan(第七)約為西曆的12月。是冬季陸稻收成的季節,收成後將是隨即舉行猴祭(basibas)的季節。

 

少年驅邪

在kapituwan(第七)期時會舉行猴祭。刺猴前夕,進行挨家挨戶驅邪儀式(halapakay)的少年們。(徐明正攝)

刺草猴

猴祭時,向草猴(60年前還是以真猴為對象)行刺猴儀式的青少年們。(徐明正攝)

10. kawaluan(第八),約為西曆的1月。是山柑子(alidungadung)及紅葉(alingud)開始長嫩葉,也是舉行年祭,或稱獵祭(mangayaw)的時期。

凱旋

約在kawaluan(第八)時行大獵祭。圖為下山的男人們。長老居中步行,青年環繞四周護衛。(徐明正攝)

 獻花與吟唱古調

大獵祭時,在婦女所建的迎接凱旋營地中,接受婦女獻花,並準備吟唱古謠的男子們。(徐明正攝)

11. kaiwayan(第九),約為西曆的2月。開始進行陸稻(pardenun)的播種工作(要在夏季收成者)。以小米為主糧的時代,此一時期也是小米田行開墾儀式,以及播種儀式的季節。

12. ngawngaway(花苞期),約為西曆的2、3月之間。以刺桐樹(dulridulr)開始長花苞做為識別之訊。此時也是為小米田進行驅蟲與求雨儀式的季節。

13. kapuluan(第十),約為西曆的3月。此正是刺桐花盛開及毛柿開始開花的季節,也是陸稻進行播種的後期(要在夏季收成者)。約為2月中旬至3月中旬之間。以小米為主糧的時代,此期也是小米田進行除草的季節,小米除草是全部落婦女的重要活動,所以會在除草完成之後會舉行完工慶活動(mugamut)。

婦女路跑活動

kapuluan(第十)之期,會舉行小米鋤草及完工慶活動。圖為慶典時參加路跑活動的婦女們。(徐明正攝)

整理荖藤

參加小米鋤草完工慶的婦女,在整理男士所送的荖藤。(徐明正攝)

由上文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卑南曆法(或說卑南族人的時間文化)有一些有趣而值得深思的現象。

第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月」的單位,一共有13個,為什麼有13個單位呢?因為這13個單位並不是依據嚴謹的天文學──「月現象變化」或「日現象變化」做為計算劃分的根據,而是以植物榮枯成長變化的現象做為依據。所以卑南的「月」單位,並不等於一般的「月」的概念!因此,我們稱之為「期」或許比較妥切。

第二個有趣的問題是「月」的時間長短變化很大。看起來卑南族的期()的日子並不像陽曆和陰曆那般,每個月份都有較確定的日數,而只是對應著植物的成長外相,有個概約的感知而已,你若問那一期有幾天,是問不出正確答案的。打個比喻說,第四期(熱季)可以長達西曆的3個月份,而西曆的2至3月,在卑南族人的月份概念上,卻被劃分成為3個單位(第九期、花包期與第十期)。

第三個有趣的現象是卑南族年度開始的時間,它落在西曆的4月份,不過也有研究卑南族的學者認為卑南曆的「第六期」才是年度的交替的時刻,這個認知上的差異,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四個有趣的問題是,卑南族的第四期為什麼要分成三個單位?而這三個單位為什麼都要稱四?這個現象引發了筆者臆測的兩個有趣現象。其一,是卑南族對氣候的感知顯然是熱季長於寒季,這漫漫長夏的感受,頗為接近中國曆法中的「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節氣,不過年間熱氣騰騰的三伏有40天,卑南族的第四期跨越百餘天之久。其二,由卑南族時序的數序來看,只數到10而已,沒有11與12期。筆者大膽臆測,這是不是受限於十進位數概念的影響?換句話說,會不會是因卑南族人還沒有發展出十二進位數的觀念,所以只好把這個第四單位再分成三個次級單位,好讓10個手指頭得以容納?筆者還沒能問出是否有其他文化或生態的影響因素,所以只好大膽假設,很盼望有人能一同小心求證。

前文呈現了卑南族「曆法」,一種有別於我們現今熟知很具有特色的時間文化。不過,很遺憾,那些具有特色的時間,已在不可避免的生活方式變遷中,納編到國家與全球性的時間體系中了。不過值得慶幸的2010年5月20日行政院院會通過了內政部所擬定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增列了8月1日的原住民族日及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節日,均可放假一天。卑南族人依據需求把歲時祭儀節日訂在12月31日,以便結合元旦假日成為連假,好舉行大獵祭活動。不過,此法真正的意涵不只在於方便原住民祭典,而是原本威權十足的國家時間,容納了原住民時間文化的存在,體現了實踐多元文化理念的政策精神。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兼任南科館籌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