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原住民族曆法 本期專題 14 2014/04

文/本刊編輯部

原住民族的主觀時間(季節區分、小米農作、漁獵採集等時序之安排)、生活時間(每日、每月、每年之週期性時空律),與漢民族的時間觀迥然不同,因此在清代中文文獻中說原住民族「不知年月」,是文化養成不同而形成的偏見。

近世以來,臺灣原住民族雖已依循國家曆法而行事作息,但各族仍保有自己傳統紀年、計時的時間文化,包括:以鳥的叫聲定時間、以天黑為一天的開始、依據花開花謝而作息等等,各有特色。

本期專題「原住民族曆法」,分別介紹卑南、布農、鄒、雅美(達悟)、魯凱,以及泰雅族,獨具特色的時間觀念。卑南族的一年是13個月,隨著植物成長榮枯的變化而舉行祭儀;布農族透過觀察月亮的盈虧,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祭事曆(畫曆);鄒族、魯凱族藉由季節、農作物以及大自然的變化,組合成其時間觀;雅美(達悟)族則是循著傳統夜曆(太陰曆),進行一年的行止;泰雅族則有月亮變化的時間感。各族對於年、月、時、日雖然沒有固定說法,但卻有其共通性,就是與大自然萬物共生的理念。

飛魚乾

(攝影/郭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