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萬興關碑──清朝推行漢化政策的遺跡 本期專題 13 2014/02

文/田靈生

劉銘傳在中法戰爭之後,以福建巡撫的身分來臺督辦軍務。戰後,清朝於1885年(光緒11年)宣布臺灣改設行省,任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任內採行 「開山撫番」措施有:擴大安撫原住民:對未降服的原住民加以軍事討伐;對降服的原住民則設「撫墾局」、「番學堂」教以生產技術和漢語、漢文、算學及禮儀,並給予衣食改善原住民生活、不許漢人軍民欺凌。

在這一背景下,1887年臺灣府陳世烈任雲林撫墾局委員時,在今久美聚落第6鄰設置萬興關學堂。雲林撫墾局為貫徹開山撫番政策,在交通上橫斷阿里山番地後,旋即貫通山後臺東之番界,順道在其中路之楠仔腳萬開設學堂,以招徠附近原住民學童,實施教育。清政府之措施至少有兩種目的:一是藉由設立教育機構,化解本地原住民長期以來因語言隔閡,對漢人存在的不信任感;二來推行開山撫番政策,防止原住民趁機興亂。

學堂設置位址,近該社外埔地,聘廣東人陳國安為教官,並以通事掌理助教,主要教育方法是授以簡易之漢文讀書習字,俾導入漢化,因而學堂亦仿照清代書院規模,新行建築。

初時招收鄒族魯戶都學童20餘名,因教學不得宜,學童多忌避就學,隨拉隨逃,故未及週年,學生絕跡,教師亦託詞去職,此一設施,卒告廢置,久而堙沒,至1926年始為該地日警分駐所發現而聞於世。

楠仔腳萬社學堂的設立,是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下具體的撫墾措施,也是教育體制推向後山的先聲。由此段史實,可推斷於1887年,清朝曾於此處推行漢化政策,雖功虧一簣,未能延續漢文教育,但對原住民的眼見拓展,與原漢文化交流,在久美聚落文化變遷的發展過程中,或有俾於啟蒙原住民之生活觀念;對於日後臺灣總督府在推行文教政策上,扮演著開路先鋒之角色!因為魯戶都這二、三十名童入學,都教以讀書、習字。

對久美聚落魯戶都而言,他們的生活場域或教育觀念之責任,已開始由外族人士介入、擔任,雖有助於原漢文化交流,但是鄒族原有神聖空間之界線被外族人輕易打破,這是日後統治者對待久美原住民習於使用威逼手段,少用協議方式之濫觴。

(本文節錄自作者之碩士論文〈久美聚落文化變遷發展過程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