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於阿里山外的鄒族久美部落
本期專題
第13期
2014/02
文/汪明輝
久美為南投縣境內唯一有鄒族居住的社區,屬於北鄒族鹿都社群(luhtu),大約在100多年前,鄒族生活的領域甚廣,從愛國至神木,陳有蘭溪以西,都是屬於鄒族人的領域。約400年前,來自鄒族tfuya(特富野)社的nia-hosa氏和yataayungana氏在今神木村上方tiumahana之處,建立獵寮並撒播小米豐收,因而吸引許多移民定居,並在今神木(huhuv’o)建立會所。
久美部落房屋景觀。(攝影/文高明)
由於人數不斷增加及與mumucu 族(有人說是布農族郡社群,也有人認為是鄒族imucu社)之戰獲勝,於是將會所移至今和社附近的桐仔林,人口不斷增加,因此,便開始分立小社,除原來的神木之外,新立的小社有mamahavana(舊稱楠仔腳萬,今久美)、haipucungu(今望鄉上方)、skoskopna(今望鄉)、nia-feo’isi(今羅娜)及sinapayani(今新鄉),構成一個以和社為中心,下轄4個小社的聚落體系,進而脫離tfuya,成立獨立的政治、祭儀、經濟、軍事自主的部落。戰功最高之yulunana氏,成為部落軍事統帥(yuozomu)兼任首長(peongsi),惟始終與tfuya部落維持宗主關係。
清代吳光亮所修築中路通往後山之道路,正經過楠仔腳萬、和社地區,而清廷亦在本區創立雲林撫墾局,專司山地農墾及教育,1887年(光緒13年),清政府在楠梓腳萬(今久美)設立萬興關學堂,漢人約在此時開始移墾,這是外族正式進入鄒族的生活領域,也從此時,天花瘟疫流行,使鄒族人口銳減,一直到日治時期,只剩和社(鄒語hosa,或稱大社,鄒族核心聚落)、楠仔腳萬(mamahavana)二社。1920年(大正9年),日政府基於理蕃政策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也是為了要將居於中央山脈的布農族之集團移住做準備,另一原因則是便於山林資源之開發,於是將和社、楠仔腳萬合併於mamahavana(久美)成單一大社,合併之後共有19戶107人,回過頭來看看,從新鄉到神木間,仍保有鄒族地名,如和社(hosa)、同富(teocfunga)、羅娜(yulunana)等,可以反映鄒族luhtu群的歷史。此一時期可謂鄒族現代化變遷之開始,代表政經強勢語言之漢、日語先後侵入本區,但基本上鄒語並未流失。
路旁的文化造景浮雕。(攝影/bobowin)
1935年(昭和10年)左右,日本政府將曾經殺害日本人的郡社群(布農族六大社群之一)takishusungan氏族數十餘人遷移至久美,這是第一批進入久美的布農族人;1944年,日政府又迫令居住在laqsia(良久社)的布農族takitudu(卓社群)遷移至久美,之後又有遠自高雄梅山及本鄉其他部落的郡社群遷入,戰後,漢人及巒社群、卡社群等個別的相繼遷移,使得久美成為一個多族群、多語言的部落。
久美地區的鄒族與布農族共居、被迫中止祭儀、廢置會所,同時與布農族大量通婚,語言受布農族語同化;戰後,繼之而來的漢語同化,造成雙重壓迫,鄒語嚴重流失。日治以來,行政區之劃分,使本區鄒族與阿里山鄒族,缺乏聯繫而孤立,在社會上、語言上失去同族的支持補充,而更易受到同化。
日治時期的國小畢業證書。(攝影/文高明)
本計畫針對久美部落文進達長老、巫阿寶女士所做的生命史口述,充分反映鄒族luhtu社群劇變之命運以及族人之無奈。族群共居、通婚造成混血後裔,其實也影響其原本族群認同,至少出現鄒族、布農族的雙重認同現象,這對鄒族想要維持其文化獨特性相當不利,這都反映在巫女士與文長老之談話中,站在巫女士之觀點,鄒族文化語言以及儀式的振興的想法是正確值得肯定,但基於現實中已無族人全然像她一樣可以說流利鄒族語言,熟悉祭典儀式之意義與程序,則恢復鄒族文化非常困難,尤其已經中斷很久。
身為鄒族通混後裔的文進達長老,卻有強烈之鄒族認同,其幼時對儀式之記憶及與布農族一同求學、成長經驗,到後來當兵又娶了布農族女子為妻,還有以精湛的鄒族狩獵技術賺取子女學費,至今主張重建鄒族文化、會所,可見得雖然生活週遭都是布農族人,甚至子女也是混血之事實,卻仍然有著強烈捍衛鄒族文化之意念。
【關於鄒族】
鄒族主要居住於玉山西南方,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鄉、那瑪夏鄉,主要以嘉義縣阿里山為主。人口數約7,000人,分為北鄒和南鄒兩部分。
北鄒又稱「阿里山鄒族」,分屬包括達邦群(tapangu)、特富野群(tfuya)、魯富都群(luhtu),過去尚有伊姆祝群(imucu),但久經疾病瘟疫之摧殘,人口持續減少,戰後依附特富野及達邦群。前兩群主要分布在嘉義縣阿里山鄉的7個村,來吉(pnguu)、樂野(lalauya)附屬於特富野社群;里佳(niaucna)、山美(saviki)、新美(sinvi)、茶山(cayamavana)屬於達邦社群;鹿都群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之久美社區。
南鄒可分為沙阿魯阿群(lha’arua)與卡那卡那富(或稱勘卡那福)群(kanakanavu)。沙阿魯阿群目前分布在今日荖濃溪中上游兩岸河階地,屬高雄縣桃源鄉高中村、桃源村。在清代到日治時期,沙阿魯阿社會共分為四個部落單位:雁爾社、排剪社、美?社、塔臘社,因此過去被稱為「四社番」。卡那卡那富群分布於楠梓仙溪上游河階地流域,原為三民鄉,2007年改名為那瑪夏鄉,主聚落為達卡努娃(tanganua,原為民生村)與蚊子社(mangacun,原為民權村)。各部落有固定領域及會所制度。但約在百年前,居民因惡疾放棄原有部落,分散到山上居住後,固有部落組織因戰爭與獵首的停止,以及行政力量的滲透而解體。
(本文摘自「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記憶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鄒族研究報告書」,本項計畫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委託學術專業團隊執行。總計畫主持人汪明輝;共同主持人潘英海;協同主持人台邦‧撒沙勒;計畫執行暨報告書執筆人汪明輝,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