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瑞岩部落留下歷史記憶──泰雅起源聖地與瑞岩部落的遷移
本期專題
第10期
2013/08
文╱黃美英
我們所背負的
不是一頁歷史
而是族的生命
期待
裂縫中的生命延續
-Terowr於瑞岩
2002年瑞岩部落。(攝影╱黃美英)
臺灣歷史文化的源頭
國內外學者將臺灣原住民族歸類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 )。南島民族分布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中數千個島嶼,其地理分布最廣,佔全世界2/3,人口也有兩億之多,是全世界幾個大民族之一。學術研究方面,語言、考古等學者對於南島民族的起源地或祖居地(homeland)與擴散(dispersal)方式有幾種不同的學說,尚無一致的結論和看法;其中比較盛行的一種說法是「臺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根據學者的研究,臺灣南島民族在本島上定居約有六千年的歷史了,換言之,臺灣是南島語族的老家,顯示臺灣原住民族在「南島民族」文化史中的地位。
若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臺灣的原住民族,自古以來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是以口耳相傳方式,一代代的承繼祖先傳述的語言及歷史文化。其中,各族群也有其「始祖」起源、祖先發祥地或祖居地的傳說,以及舊社與遷移過程的口述史;這些不僅代表各部落族裔對其祖先來源與族群傳承的認同,也是提供學界在追溯族群文史的重要參考依據,更重要的意義是,原住民各族的發祥地與口述史,是臺灣島嶼歷史文化的源頭。
泰雅族的發祥地與分散地
現今政府認定的臺灣原住民族14族,約有52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泰雅族分布在中北部山區,包括埔里至花蓮縣以北地區,目前人口約有81,848人(2011年4月數據)【註1】,為臺灣原住民族第二大族,僅次於阿美族。
相傳泰雅族的squliq(賽考列克)語系發源地是Pinsbkan(賓斯博干),s’uli(澤敖列)語系發源地是Papaqbaka(大霸尖山)。本文主要是綜述Pinsbkan和瑞岩部落的口述歷史,以此案例說明臺灣原住民的發源地遺址、舊社及部落遷移史,對於族群的延續與認同,乃至整體臺灣歷史文化溯源之特殊意義。
瑞岩裂石傳說
根據日人《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記載,本族的起源傳說如下:【註2】
太古時代,在叫sbkan的地方有一大石頭,有一天石頭裂成兩半,從中生出一男一女,此即人類的始祖。這兩人結為夫妻,逐漸繁衍子孫。留住此地者,即今之’tayal族,下到平地者,或成為其他的種族。sbkan又叫pin sbkan,位於papak waqa山的山腰。
所謂的papak waqa究竟是指何山呢?大科崁番謂屹立於Slbija北方的大霸尖山;qsya’番說是在hakul後方的山;而mli’pa和hakul番說是舊hakul社之地。【註3】
由於年代悠遠,當今族裔聽聞的口傳內容略有差異。根據2002年發祥社區發展協會林明炎理事長及幹部陳黃明(兩位皆出生於瑞岩部落)的敘述,除了提到祖先發源地Pinsbkan的始祖傳說,也提到古時族人的分散地Sebayan(斯巴陽):
關於泰雅族的發源地Pinsbkan(裂開之意)的聖石,有一段傳奇的故事。據傳:在太古混沌時有一座Pinsbkan的聖石,有一天巨石裂開。從裡面走出兩男一女來,其中一男認為來到這個世界真無趣,沒意義,而又走回巨石中,而另一對男女則認為來到這個世界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而留在地球上生活,這兩位就是賽考列克族的祖先。
後來族人人口逐漸增多,頭目就在Sebayan(分開之意)台地的石頭上,宣布開始泰雅賽考列克族的大遷移。從臺中、苗栗、新竹、桃園、宜蘭、臺北等建立新部落,雖然歷經數百年之遷移,這些遷移分離出去的部落的許多長老及老人,都知道他們來自Pinsbkan這個地方。
2004年中研院史語所考古學者劉益昌等人的調查計畫,指出Sebayan遺址的特殊重要性:Sebayan遺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在地理區上,歸屬於中部山區的中央板岩山地的脊樑山脈上。由力行產業道路下到瑞岩部落,遺址即位於瑞岩部落西南方的高位河階,北港溪與發祥溪會流處的東南方,瑞岩巨石矗立於遺址之上。本遺址海拔在1,040-1,050公尺。遺址的文化歸屬與年代,由於目前缺乏相關的考古研究,而無法確知。本遺址並未採集到任何的陶器,石器曾拾獲打製石斧、多量打製斧鋤形器,及砂岩打剝石片等。遺址的特殊意義在於,有許多打剝石器密集被堆放在石堤上,可能與石器製作地點有關。另外,瑞岩部落發源地的巨石Pinsebekan也在本遺址的範圍之內,馬淵東一曾在該地拾獲一些石斧。2004年的計畫依照發現的先後,將Sebayan與Pinsebekan遺址合併命名為Sebayan遺址。遺址在其重要性分類中,歸類於「重要性遺址」。【註4】
文獻中的福骨番(白狗番)
1940年代的瑞岩部落(圖片提供╱高明德)
今日的瑞岩部落,母語稱為Masitoban(邁西多邦)。往上追溯,此社族人是清代文獻記載的「福骨番」,於1722年(康熙61年)巡臺御史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卷六《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七〉附載有下列一段:「水沙連過湖半日至加老望埔,一日至描里眉,一日至望加臘,一日至福骨……」
日治時期《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記載:本番自稱hakul,「hakul」為深山之意,大概是因為本番居住地在深山中,而得此名。本番為沿白姑大山之南,即沿北港溪上游居住的部族,由三社祖成,戶口有90戶,人口有449人。東接mli’pa番,西鄰bb’ala,北至白姑大山,南以北東眼山與troku、tewca’兩番(sijiq)的領域毗鄰。日人稱之為「白狗番」。【註5】
1949年7月間,陳紹韾等十人前往瑞岩部落進行民族學調查,在報告書中記述福骨番(Xakut)再分為Masitobaon、Tepilun、Makanaji三社。泰雅族傳說中,有Pinsbukan和Papaqbaka兩個發源地,但以Pinsbukan發祥地的族人的分布範圍最廣,人口最多。【註6】
民族學的調查
1949年陳紹馨等人在瑞岩部落訪問一位最年長的耆老Yaui Sayun(男,推定為88歲),根據他的口述,部落拓荒者Buta和Yabox都是來自Sebayan,該族的人口眾多之後,向四周移居,後來更遷移到北方更遠的地方。
報告書記載【註7】:留在原地區的族人則在北港溪先後建立Kulitui和右岸的Telirao兩社,此約在200年前。1913-1914年間,因日警理蕃之故,被強制移住於Konao。之後,約在1929-1930年間,因日本的理蕃政策獎勵水田耕作,復將他們移住至Vataruk。
1934年,為方便集中管理,亦將住在Konao的Telirao人移住到對岸的Vahingon。這時恰值Konao之地瘧疾猖獗,一年中死亡達六、七十名的時候。1936年日警再將他們移居於Vataruk之上面的Babo Kaziman,這對日警的集中管理更見便利了。在此之前,兩社是各用各自獨立的名稱,至此卻簡略稱以Masitobaon,但在民間依然有彼我分別。
光復後,Vataruk的Mojan-Masitobaon大舉遷居於Babo Kaziman之上,造成部落的新局勢。又Mojan-Masitobaon和Telirao現均被稱為Masitobaon社,但第一鄰至第三鄰多屬Mojan-Masitobaon,第四、五鄰多屬Telirao系統。
兩社的遷移口述史
根據族裔的林德川牧師在2000年間的訪問,他的記錄如下:
泰雅族人分散後,留在起源地的族人主要居住在兩個部落,一個稱為Muyaw(家之意),又稱為Telirao(右邊的人),日治時期稱之為Tepilun社;另一部落為Tezihin(左邊的人),日治時期稱之為Mastbon社。【註8】
(一)Telirao(右邊的人):Tepilun社的遷移
日治之前,Telirao先移住今日之帖比崙溪上方的大台地,稱為Muyaw(家)。從老人家的口述【註9】:Telirao人在Muyaw stbon生活很好,子孫眾多,但為何要再遷移呢?那是因為日本人用砲彈攻擊Muyaw,使得族人不得不遷離,移住到Tngan,是個隱密有水的台地,Tngan的意思是「躲藏、瞭望」。居住一段較長的時期之後,有一些族人移居到Tngan下方的Qo-nawkrya【註10】之處,安居許久、人口增加。
在Tngan和Qo-nawkrya安居後,又面臨第二次的遷移,此次的遷移主要並非天然災害,而是日本政府的宣導,由於日人主動找族人、教導農耕等,並將他們遷到Bhngan台地。至於第三次遷移,根據今日的老者回憶,是因為在他們小時候,親眼目睹一場可怕的「瘟疫」,死了很多人,在悲傷無助之下,日本人用心勸導一定要遷離這地方,於是這裡的族人就全部遷到Bu-qziman的上方之地。這是Telirao的第三次遷移。
Telirao遷居到Bu-qziman的上方之地時,不知經過多少年月,臺灣就光復了。光復後他們繼續住在此地,但部落竟發生不可思議的自殺事件,自殺的女子名為Yungay Temu,此事件令人相當疑惑不安,族人因此出現兩種遷居的想法,有一部份人遷居到Bu-qziman的尾部,大部份人遷至Bu-qziman下方的Labin台地(今瑞岩公墓前)。後來Telirao(右邊的人)與Tezihin(左邊的人)逐漸遷居合併於Bu-qziman台地上,就是地震前仍未遷移的瑞岩部落所在地。
(二)Tezihin(左邊的人):Mastbon社的遷移
這群人原本分布在Gon mastbun(瑞岩溪)旁邊一處名為Galituy的地方。經過一段年月,不知為何就自然遷移到Galituy下方的平台,名為Muyaw stbon。根據耆老的口述【註11】:也是因為日本人用砲彈攻擊Muyaw stbon,大家不得不離開,這群人便遷到Telirao(右邊的人)居住的Gonaw下方的平台。
在Gonaw下方的平台居住不長的時間,便遷到Gonaw正對面、名為Tebusun的台地,這是第三次的遷移。經過不知多少年,就遷移到Tuluk,這是因為日人的宣導下,日人進此區教導農耕及生活事務,族人便逐漸接受日人的政策,也聽從遷居。臺灣光復後,第四次的遷居,是到Bugziman台地上。而Telirao(右邊的人)也來了,合併生活,就是瑞岩部落。
災區最大的遷村案
瑞岩部落位於今日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因本村所在地是泰雅族發源地,故稱「發祥」。本村位於仁愛鄉東北部,霧社東北方,在北港溪上游一帶山腹;現轄有瑞岩、紅香、慈峰、梅村等四個部落,全村共13鄰158戶1,458人,其中1-7鄰屬於瑞岩部落,共136戶,為本村四個部落中人口數最多者。
瑞岩部落座落於北港溪溪谷東側,為一小山頂上,四周群山環抱;海拔約位於1,100-1,200公尺左右,屬於溫帶氣候。主要聯外道路為投91線(力行道路),道路由霧社上去約4公里處,經發祥村及力行村,再經翠華村至臺中縣和平鄉梨山,全長約65公里,有支線經華崗直達梨山;另一條支線經由慈峰到翠峰,全長12公里。【註12】
九二一地震對瑞岩部落造成全倒8間、半倒15間,學校教室全毀,受損的住屋多分布於部落邊緣部分。根據原民會、農委會與防災專家學者的勘查結果,瑞岩部落因建築腹地縮小,有遷村之必要。2000年1月12日與大地工程師會勘,說明其中除部分毀損因地層滑動,其餘有一主因則為超建,房舍建築於不穩定之回填土上,以及擋土牆設計不良造成土石掏空所致。由於邊緣有崩塌危險,整個部落已無發展之腹地空間。
瑞岩部落一百多戶的集體遷村和住宅興建,還包括一所小學的遷建,成為九二一震災區最大的遷村案。然而,在實際推行上必然遭遇重重困難,包括居民遷居意願不一及無力借貸等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各項工程的招標與進度等頻出狀況,且因力行產業道路常發生坍方,因交通不便,營造廠商不願冒風險投標,歷經仁愛鄉公所多次發包均流標。後來由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的協助下,力求突破困難,以切合遷住戶及廠商之可行性。
直到2005年11月6日,瑞岩部落重建住宅新建工程遷住戶同意由坤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終於使延宕六年之久的遷村案起死回生。在震災之後,歷經重重波折,長達12年之久,瑞岩部落終於完成遷村工程,部落居民107戶,於2011年12 月25日正式遷入全新完工的新家。
左圖:瑞岩部落遷村基地。(攝影╱黃美英)
右圖:遷建後的瑞岩新部落,攝於2012年。(圖片提供╱發祥社區發展協會)
重返祖居地Gonaw
九二一地震前,瑞岩部落是由Tepilun社和Mastbon社兩社的族人,在近二百年來,經過三至四次的遷移,最後才在日本政府以易於統治管理為由,而將兩社族人遷居同一處。
回首百年前,因日人陸續進入此區,族人為了保護泰雅發源地和分散聖地,因此遷住到白狗山下的Gonaw平台。九二一地震之後,瑞岩部落的居民選擇再度遷回百年前祖先居住過的Gonaw地區。
仰望部落上方,那正是泰雅族發源的聖山,那巨岩裂縫的始祖創生的代代流傳,象徵著族群生命的延續與對祖靈的認同,那數千年的族群繁衍與擴散的歷史,已烙印在廣大的群山與土地上,那二百年的部落數度遷徙與生存記憶,正是今日部落文化傳承與再生的原動力量。
已逝的發祥社區發展協會幹部Terowr(陳黃明),生前曾努力投入文化重建工作,並寫下了泰雅族人深刻的期許【註13】:
泰雅族發源地傳說的Pinsbkan聖石及Sebayan台地上的聖石,就在我們瑞岩部落。非常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及遷移數百年的泰雅子孫回到祖先地,除了那兩塊大石頭,卻看不到自己文化的內涵根源,部落目前老人逐漸凋零,原有的傳統文化,如傳統技藝、編織、籐編、口簧琴、文物等無人傳承。而文物由於缺乏管理,漸漸流失,實在令人惋惜。振興部落生活文化,是迫不及待的神聖工作。
(本文作者現任暨南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曾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執行方案92年度第四區社造中心專案總執行)
註釋:
【註 1】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FAD81C01A21CEFD8。
【註 2】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 泰雅族》,頁18。
【註 3】同上書,頁17。
【註 4】尹意智,2009年9月9日撰,《臺灣大百科全書》,「Sebayan遺址」,下載日期:2013年8月10日,網址: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5456。另見: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南投縣》。
【註 5】同【註2】,頁17。
【註 6】陳紹馨等,1950,〈山地文化特輯〉,《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文獻專刊2:1。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註 7】同上書,頁4。
【註 8】林德川牧師與部落族人的標音是Mastbon,學者的研究標音是Masitobon。
【註 9】陳福春、高進勝、林水連等部落耆老的訪談。
【註10】其他有人記載為Gonaw(狗鬧)或Konaw(可納)。
【註11】2003年林德川牧師訪問當時的高余阿月(92歲)、陳春福(86歲)等人。
【註12】參考:仁愛鄉公所及發祥社區發展協會資料(2003)。
【註13】參見:〈重現泰雅發源地瑞岩部落傳統文化〉,92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21震災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方案計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