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文化國土:訴說一段真實的歷史 本期專題 10 2013/08

文╱孫大川

前年年初我曾有七佳(tjuvecekadan)之行,那是中排灣重要的舊社遺址,面積雖然不大,但保留的頗為完整,政府已將其「評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5月中旬,參加臺灣原住民族文學作家筆會的活動,和一群文友重新踏訪牡丹事件沿線的遺跡。最後,登上石門村竹社溪畔山腰上排灣族paliljaliljau群的舊部落:「cacevakan」,意指切割石板的地方。占地很大,可以看得出是一個有規模、秩序嚴整的聚落。

 

根據耆老的口述,cacevakan石板遺址約有六百年的歷史,牡丹鄉四林、高士、石門等部落,都是從這裡分枝出去的。坐在遺址的中央,遙想百多年前此地的威勢和風華,不免悵然。我們因而談論起中央山脈這條龍骨上,千百年來臺灣原住民各族逐鹿其間、建立部落、遷徙生養的情形。雖然林木石板不說話,但由一處處部落遺址所串連起來的線索,卻清楚地訴說著一個真實的歷史,它是臺灣史的另一個側面。

 

在下山的路上,我和文友開始熱烈討論「文化國土復育」的構想。政府目前的「國土復育計畫」,較側重環境生態面;看到了「空間」的問題,卻忽略了「人」的存在。而長久以來,對於臺灣人的歷史、文化意識的形塑,也依舊圍繞在漢族文化圈內打轉,只談及四百年,往往忽略早在四、五千年以前,臺灣已有完整部落結構的原住民族。

 

美國知名生物地理學者、以《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聞名的Jared Diamond教授,曾在《Nature》雜誌(2000)上以「Taiwan is Gift to The World」為題寫道:「臺灣是南島原住民文明起源地,臺灣原住民很可能是南太平洋原住民族的祖先,語言文化是南太平洋研究的一把鑰匙。

 

作為遼闊南島語族中的重要成員,臺灣原住民存在過、並且正在生活著的這塊土地,有著值得被我們認識與記憶的歷史。原住民過去在法政、文化、學術上尋求確立,雖然已經渡過無數次驚濤駭浪,但直到如今,仍無法真正安居。臺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應該正視困處環境敏感地區的原住民各族的文化、生活與歷史記憶,這也是我們今天邀請劉益昌及諸位學者更具體地談「文化國土」理念,並透過案例思考如何使之落實於國土政策的關鍵環節上,最終的期盼之所在。

 

(本文作者為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