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萬山社的歷史、語言與文化傳承 部落故事 9 2013/06

文╱本刊編輯部

      世居在中央山脈南端、海拔1475公尺的萬頭蘭山西方約2公里的原住民萬山部落,在清代稱萬斗籠社(Mantauran)。

      在族群分類上,萬山部落歸屬於魯凱族。1935年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等撰《臺灣高砂族所屬系統之研究》,將魯凱族從原先被歸為排灣族的分類劃分出來;1939年鹿野忠雄依地理的分佈和族群的自我意識,將魯凱族分為三個地方群:東魯凱群、西魯凱群、下三社群。下三社群即清代的墩仔社(今多納)、萬斗籠社(今萬山)、芒仔社(今茂林)。

      伍麗華〈萬山口述文本之詮釋研究〉;文上瑜、林惠娟《魯凱族下三社萬山部落(’oponoho)之社會組織初探》對於萬山起源所進行的調查都指出,最早到達萬山部落的是latavelengae家族(他們是從地底下遷至萬山定居)、以及住在部落下方而長著尾巴的lasavaraer家族。

      萬山部落的族人自稱歐布諾伙(’oponohu),譯為「萬山人」,萬山方言研究者林惠娟指出:’oponohu的內在深層涵蓋「自稱」、「我族」及「我群」的概念,顯示「我即萬山人」的身分。1956-1957年,萬山部落遷村,萬山人將原居地以ka-’oponoh-ae「真正的萬山人」或「舊萬山」指稱,其指涉的意思為ka-’oponoh-ae才是萬山人「完整的」、「真正的」文化的存在處。

      1866-1867年(同治5-6年)間,英國的「臺灣通」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走訪芒仔社、萬斗籠社,路經墩仔社,他的造訪與紀錄,留下十分珍貴的部落文獻;必麒麟提到芒仔社、萬斗籠社、排剪社、美?社和其他部落結合成聯盟,共同抵抗東部布農族施武郡群。

      荷蘭、明鄭、清領等歷代政治勢力,並未真正進入萬山部落。日本治臺20年後,六龜里支廳組成一支討伐隊向萬山社進攻,但攻勢受挫而退;1921-1925年間,日警利用飛機在原住民部落上空進行「飛行威嚇」、投擲炸彈,萬山部落始終是飛行威嚇的目標之一。到了1933年,隨著日本統治勢力深入山區部落、以及由茂林通往萬山的警備道修築完成,萬山部落與日本警方和談,頭目latahovetsahe(呂家)的呂三龍,接受日警頒發頭目章。1934年,萬山成立「蕃童教育所」,呂三龍的女兒呂玉枝,是創校時的學生,她在1990年代回憶起學校開辦初期還沒蓋教室,學生搬石頭當椅子,在芒果樹下上課,「有時候因為聽不懂就會哭,因為聽不懂日本話。後來我們就討厭上學而寧願跟父母去田裡。為此日本人就煮白飯混合黑糖給我們吃,然後又給我們衣服穿,這樣我們才喜歡去上學。」(齊莉莎、林惠娟:《不要忘記咱們萬山的故事:過去的回憶》)

      呂玉枝從她父親那裡聽到了「孤巴察峨」,這是發生在她家族祖先身上的故事。1970年代,屏東師專高業榮教授聽到這個故事,在濁口溪上游陸續發現「孤巴察峨」、「祖布里里」等岩雕,萬山岩雕群的文化遺址漸為國人所矚目。

      位於萬斗籠社遺址的獨萊(dholrai),代表著萬山傳統文化中特有的神石信仰,根據楊宜靜研究:萬山人形容dholrai有五官,跟人一樣會吃東西,並將之視為神石。無論在傳說或宗教信仰上,都展現了萬山人對石頭靈力的崇拜。(楊宜靜:〈魯凱族萬山部落靈石傳說之研究〉)

舊萬山模型

舊萬山社模型      萬山部落在1956-1957年遷村後,居住在新萬山的族人,稱呼舊萬山為ka-’oponoh-ae,意指「完整的」、「真正的」文化存在處。

      2009年8月高雄發生莫拉克風災,山路崩塌、橋樑壞毀,通往舊萬山部落的路徑日漸難行,為了替族人留下記憶中真正的故居,萬山人馬樂(Maler)多次前往舊萬山,透過拍照記錄與實地的測量,再根據部落中耆老的回憶,終以兩年的時間,利用石板建置出舊萬山社的模型,「如果山路、舊社壞毀了,我們還有希望,有一天能以此重新建立起舊萬山的模樣」,馬樂語重心長地說。在模型中可以看到石板屋沿山坡而建,是一座小而美的村落;這同時也是全臺灣目前唯一一座的舊部落模型。(文╱本刊編輯部‧圖╱馬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