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施菊花穿梭古今的五竿技法 部落瑰寶 8 2013/04

文/翁立娃

施菊花媽媽織布,代表的是傳統文化的呈現;像是有無形的魂魄,附著在她身上──崙山國小阿度爾.塔那比瑪老師。

 

花蓮縣布農族織布技藝已近失傳,僅存崙山村施菊花能織出代表性圖紋;2011 年,花蓮縣政府將她登錄為布農文化男子傳統服飾編織的保存者。

 

卓溪鄉太平部落的施菊花,59歲拜師學藝,從此生活重心以研究織布、製作傳統服為主,並在花蓮、臺東兩地尋找各種傳統圖案,四處請益,持續至今80歲,創作力仍然旺盛。

 

施菊花的織布特色在於以布農族地機,運用五竿技法織出傳統男子服飾後片橫向百步蛇圖紋,其風格除了師承馬遠村特色外,亦融入臺東利稻余榮妹耆老的夾織技術,使服飾兩旁的紋路多樣有趣,在傳統規範下仍見個人創意與豐厚的美感經驗。

 

難忘伴母織布的歲月

1934年出生的施菊花,唸到國小四年級(當時已經1314 歲),有美國軍機轟炸,學校關閉了,從四到六年級都沒有讀書,等到六年級回到學校就算畢業了。她還記得,國小三年級時,有日本人帶進化學染毛線,當時很珍貴,他們都是把毛衣線拆解下來,與苧麻線一起織衣服。

 

「我最難忘和母親相處的時光,以前媽媽利用晚上織布,點燃二葉松柴火照明,我要負責添加木柴。半夜我打瞌睡,媽媽會罵我:怎麼沒有火了!我就醒來加火。媽媽織布時,我在旁邊看,很有趣、很好玩。平日趁媽媽在山上工作,我偷偷摸摸練習,即使被媽媽罵了還是繼續做。」以前的人,織布什麼都要會,要種苧麻、刮麻、染色、用木灰煮線要花半天時間才會變白,再來製線。國小畢業前,她都要幫媽媽工作,所以這些過程她都會。

 

五十歲拜師重拾技藝

婚後以養育5 個小孩,平日到山上工作,飼養動物29 歲時,村內請人來教裁縫,3個月結業,施菊花自己付費,晚上到老師家學習未完成的部分,學會了做長褲。

 

會裁縫後,製作了不少男女傳統服裝,村內或卓溪鄉的族人,紛紛找她訂作。她對身型、尺寸有概念,族人要訂作男子傳統無袖長衣時,一片布要織多寬?要長到多少可以蓋住臀部?何處留出袖圍、腋下處與背部圖案?第二片織布的圖案,一定要拿布尺比對第一件圖案的位置等。有關織布與成型的種種細節,她都像老師傅一樣,心中已經有了一把尺。

 

當孩子都大了,老伴也走了,施菊花重燃織布的熱情。這回,潛藏已久的能量被釋放,如潺潺流水般不斷地流瀉而出。

 

「其實媽媽也會做複雜的織紋,但是我年紀小還學不起來。」當年施菊花只會做到布農族二竿斜紋(Lusauslun)。四處打聽之下,知道鄰近萬榮鄉馬遠的東光部落,一位八十多歲老阿嬤Lamu會織背部織紋(Mapatas),便與村內好友田玉明(Ali-vava)一同前往拜師學藝。

 

「我們每天晚上騎車一個小時到老師家,老師教一個小時,我們在旁邊看,其餘時間就練習,晚上累了就睡,早上4 點多才回家。我白天照顧孫子,晚上不管風雨喔還是騎車去。一共10 天,每天一人交1000塊給老師,要把技藝學起來。」老師教過的技法、講過的話,她都不會忘記,現在她也是將老師講的教給學生。

 

自從學會五竿織布技術後,施菊花的眼和手就沒有停過。「慶典時我都在看別人的衣服,如果有漂亮的圖案,我會試試看。」阿嬤發現了臺東利稻最會織布的阿嬤余榮妹(Mua is-nahaisulan)所用的夾織(Masuhaz)是她不會的,在打聽下,她來到臺東海端鄉初來部落的「麻打黑絲編織坊」仔細詢問。

 

一心只想「把織布傳下去」

施菊花心中感到欣慰的是她兒子阿度爾的大女兒高文心(Laquitanabima),就讀花蓮女中三年級,已經學會整經,她負責整經,由阿嬤來織布。阿度爾認為:「我媽媽織布,代表的是傳統文化的呈現,是她小時候成長的家庭故事,因為學習歷程跟著媽媽而來,所以她織布過程脫離不了祖先傳下來的文化。」

 

2012 8 月,負責辦理傳統編織課程的田桂花說:「我告訴堂姐,現在不要管什麼族的人,只要想學就教。」於是,79歲的施菊花就騎著機車,獨自來到卓溪國小傳授技藝。

 

阿嬤雖然眼睛不好,還是希望「每天織一點、織一點」。有人來交流織布技術,她很開心;若有學生來家裡請教她關於織布的事,她還會準備午餐,並送上自己做的糯米糕。「如果有更多有心人能學會織布,那該有多好啊!」這是她最單純的心願。

 

(本文摘自《LIMA原住民女性傳統藝術》一書。文‧圖提供/文化部文化資產局)